薛聪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专业类别院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增强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有助于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学生党支部 实效性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合格、贯彻落实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格、共产党员行为和作风合格、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合格的目标要求,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2017年初,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并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标准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医学生学习压力大、学制年限长、实习时间久等,给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改革与创新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方法途径,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团结和凝聚广大学生党员,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之在管理和教育上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是做好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
1.一些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支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存在重视学生医学专业教学、忽视学生人文教育的现象,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需从思想、组织、队伍、作风等多方面强化[1],但现实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可行的方法与措施,一些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仍停留在宏观角度,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医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具体措施与制度,使得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1.2党员教育培养不够深入。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需要贯穿培养、考察、发展及入党后的全过程。然而,部分医学院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存在重前期、轻中期、略后期的现象。目前,医学院的党员教育主要依托党校进行,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有规范的课程,教育效果较好,但对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入党后的教育往往缺失,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积极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
1.3组织生活落实不够规范。
由于医学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压力较大,大部分时间都被学习、科研等占用,因此,部分学生党支部存在“三会一课”制度表面化、形式化,谈心谈话、民主评议敷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并且组织生活形式简单、内容单一,与医学专业特点结合较少,影响了组织生活对学生党员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制约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1.4先锋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由于学生党员数量较团员、青年少,部分医学院校存在重视班团活动、党支部活动无从下手的现象,使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医学院校的学生党员主要集中在大三以上的年级,这些党员的政治觉悟、知识积累、社会实践等各方面能力都较全面,但这部分党员大部分在校外见习或实习,使得高年级党员与低年级党员之间沟通困难,无法进行传帮带,大大削弱了学生党支部的先锋活力。
2.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研究
2.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线负责”,确保学生党支部建设。
医学院校要重視学生党支部这个最直接、有效的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学生党建工作体系,责任明晰,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全校各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负责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打造学校党委对学生党建工作负主体责任,学校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院系党组织对院系学生党建工作负主体责任,院系党组织书记负主要领导责任,副书记负直接领导责任的贯彻一线的负责制度,将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确保学生党支部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2严把党员入口,依托“两个课堂”,实现学生党支部队伍精英化。
目前,大学生党员发展逐步从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向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转变。因此,把好党员“入口关”尤为重要。根据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党支部要积极了解学生情况、严格政治审查、加强思想引领、规范培养程序。强化共青团推优制度,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的唯一条件。在学生党员教育方面,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党员后续培训课程教育。医学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托党校,分阶段分层级地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的培训教育,明确不同阶段各类培养对象的培训内容、形式与课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2]。
2.3强化服务能力,抓好“三个队伍”,保障学生党支部工作科学化。
医学院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引领,配强党建工作队伍,提高学生党支部管理、教育、服务的能力。医学院校要统筹院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组织员、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干部等队伍建设,按照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要求,选优配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抓好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共青团干部三个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注重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并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特别是根据支部换届情况加强党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实践能力的培训;在学校党建工作队伍中,遴选党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党务工作教师担任组织员,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抓好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在广大青年团员群体中的吸引力,切实做好共青团推优工作,为党组织建设提供新鲜血液,储备后备力量,实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2.4创新建设形式,完善“四个制度”,促进学生党支部工作现代化。
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医学院校在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团组织等建立党支部,探索学生党支部建设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学生党员,哪里就有学生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立健全党内学习制度,举办党员发展基础班、党性教育读书班、党员领导力培训班、党员综合素质提升班等专题学习班,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学习教育[3],使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从而构建学习型党支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与帮扶制度,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党员民主权利,支持学生学员广泛参与班级、院系和学校的管理工作,畅通学生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在评功评奖、升学考研、毕业推荐等方面加以激励;对遇到生活困难、突发事件的学生党员在心理、思想、经济等方面关怀与帮扶,真正做到从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党员。建立健全党员考核制度,为鼓励大学生党员的干劲,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支部要建立個人成长记录,对每名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思想表现、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记录党员的成长过程,同时对大学生党员起到提醒、警示作用,从而促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为了扩大党团互动机制,使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遴选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联系低年级学生党支部或“后退党支部”,指导其党员发展、教育、实践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团建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党支部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凌子平.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1):19-20,33.
[2]陈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9):22-24.
[3]张磊,唐艺华,洪佳明.对医学院校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