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波 舒建平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现有经济制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建筑建设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力量,使得我国城市发展更具有现代化发展规模,为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文章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对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裂缝预防;裂缝处理;公路路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12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10.06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深入,社会群众收入水平的增加,对物质的要求逐渐增加,多数家庭都能够配置相应的汽车作为日常的代行工具,加上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城市中的公路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日益增加的公路交通压力,使得公路工程对路面的维护修养工作极为关注。沥青路面建设工程具有减震性、抗滑性以及耐久性的优势特点,但同时沥青路面也容易发生裂缝现象,对公路质量的提高带来影响,同时也对城市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
1 现阶段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发生的形式以及危害
就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来说,对于沥青路面的建设多会选择半刚性的沥青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这种面层建设使得公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裂缝问题,导致大量自然水分、生活用水等流入裂缝中,导致公路路基产生严重的老化现象,使得公路的承载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公路路面的承载力影响到公路的正常运行。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现象是现代社会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常见工程问题之一,不同城市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选用的沥青路面铺设材料各不相同,从而在后期公路的使用环节中,会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造成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现象。但是通常情况下,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现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即荷载型沥青路面裂缝以及非荷载型沥青路面裂缝。
1.1 荷载型沥青路面裂缝
通常情况下,由于公路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来自交通荷载的压力,使得公路沥青路面发生疲劳性的裂缝。尤其是我国城市中常见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铺设的过程中,基于合理的设计原理以及高质量的施工条件,沥青路面由于荷载作用,导致路面层出现裂缝,这种单纯由于荷载作用发生的沥青路面裂缝称之为荷载型沥青路面裂缝。
1.2 非荷载型沥青路面裂缝
非荷载型沥青路面裂缝是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得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于低温造成公路沥青路面收缩发生严重裂缝现象,同时也会因为温度疲劳造成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
1.3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
在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交通荷载的作用下,公路沥青路面在早期中出现的裂缝现象,多数情况下对公路的使用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性能。但是由于我国在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对公路工程建设经常会使用的铺设材料为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材料,这种铺设材料会因为自身的干缩现象以及温度变化影响产生的胀缩现象中,会发生加大的拉应力,同时这种拉应力会远远超过半刚性沥青混凝土铺设材料的自身常衡的抗拉强度,使得公路路面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材料中的薄弱轻度处发生断裂现象,并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延长路面断裂线。这条沥青路面断裂线会沿着路面表层逐渐的向上、向前扩展,并从横向处延伸裂缝,使得裂缝不断增加,同时也不断增大这条断裂线的宽度,导致横向延伸出现的裂缝线再次不断地向纵向方向延伸,最终使得一条裂缝线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裂缝块。
在后期沥青路面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公路地表水的作用,比如自然降水、社会群众的生活用水等,使得地表水深入沥青路面裂缝中,导致路基含水量超标,从而使得路面的承载力受到影响。并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使得公路路面出现沉陷等情况,导致公路的结构发生变形,影响到整条公路的承载能力。
2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2.1 提高公路工程路基工作强度与工作稳定性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环节的质量好坏是影响路面施工的关键因素,路基工作区域同样是交通运行荷载影响路面的深度区域,这就使得路基工作区域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工作强度,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交通运行过程中车辆反复通过带给沥青路面的压力。如果路基工作区域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则极为容易在沥青路面正常运行的环节中受到来自多种多样的压力,导致沥青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使得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现象。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在对公路进行日常的维护以及建设过程中,重视路基工作区域的强度以及稳定性,采用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得路基工作区域在施工结束后,其自身的沉降量得到有效的降低,尽可能地在后期公路使用过程中减少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
第一,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从而保障施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可以采用优秀的填筑工艺控制路基工作区域的强度。一般情况下,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是路基施工较为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要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石料、砂料以及砾料等一系列类土材料作为施工单位的首选填筑材料;一些含有砂、砾的黏土类材料作为施工单位次要选择的路基填筑材料;低液限黏土类材料为最后选择的路基填筑材料。至于一些粉质类的土料、有機类的土料则不能够使用在路基的填筑施工环节中。
第二,要重视路基施工中的压实度,认识到压实度对路基工作区域强度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地要求施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严格地检测路基施工的压实度,要能够保障路基压实度达到相关单位要求的规定值,从而提高路基工作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三,施工单位要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施工现场的低下水位,从而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众所周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面以下80cm是正常开展路基施工的重要位置,这个路面以下深度能够直接地吸收来自路面的交通荷载压力,并能够承受来自路面交通荷载的扩散应力。鉴于此,施工单位在实际的路基施工环节中,如果发现了低下渗水,不参考低下渗水的实际流量,而是直接对低下渗水进行有效化处理,使得低下水位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另外施工单位在需要填筑的施工区域中,要尽可能地选择价格合理、高质量的填筑材料进行填筑,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土质较差的施工区域,施工单位要灵活施工,采用换填处理方法,以此提高路基工作区域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2.2 合理的基层厚度
表1 Za值表
层位 高速以及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以及三级公路
沥青层面 1.645 1.500
路基 2.000 1.645
基层厚度同样是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要重视基层厚度的重要性,要依据实际施工现场中的土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实际建设要求,合理的设计公路基层厚度,从而降低不合理基层厚度给沥青路面带来的裂缝风险。通常情况下,基层厚度越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就越高,像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厚度增加,其路面的承载能力就随之而增加,如10cm厚度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的基层厚度增加到25cm厚度的时候,这条公路的沥青路面承载能力就随之而提升到原来承载能力的3倍左右。通常可以参照基层厚度Za值表进行实际的施工,如表1所示。
2.3 修筑防裂路面
根据有关报道指出,修筑防裂路面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现象有着极为明显的防止作用。公路面层厚度的增加可以使得面层的反射裂缝现象得到显著的降低,每增加15cm的沥青厚度,都可以直接地影响到路面面层发生的反射裂缝现象,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公路沥青路面发生受拉疲劳裂缝以及交通荷载裂缝。在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贫混凝土进行铺筑,当铺筑厚度增加到100cm时,其可以在公路面层形成反射裂缝前,有效的积累10×10次的通过标准轴,同时对贫混凝土的铺筑厚度每增加10cm时,其可以积累20×20次的通过标准轴,当对公路面层铺筑的沥青厚度增加到175cm的时候,该条公路工程的面层反射裂缝现象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放心使用。
2.4 选择性能好的防裂材料
施工单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沥青路面的施工重要性,从而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正确地认识到防裂材料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單位要选择抗冲刷性能佳的沥青路面施工材料,同时也要重视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温缩系数、干缩系数以及抗拉性能。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施工材料会选择一些温缩系数不高、干缩系数较小以及抗拉性能高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材料作为主要的基层施工材料,而施工骨料则选择一些温度膨胀系数不高的材料。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面层材料选择也极其重要,一般选择松弛性能佳的沥青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同时要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注重该沥青材料的基本指标,从而保障施工结束后,沥青路面的稳定性以及防裂性能得到集中发挥。
3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路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路面裂缝现象成为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分析公路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现象的主要形式,深入地认识到公路沥青路面发生裂缝现象带来的危害,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从路基强度以及稳定性着手,并重视基层厚度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认识到防裂路面的修筑作用以及防裂材料的重要性,从多方面以及多层次提高我国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以及处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红.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措施与预防技术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3,(19).
[2] 史良智.浅谈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
[3] 徐丽玲,王翠丽.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4] 姜会玲,阮洁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J].科技信息,2008,(30).
[5] 崔亚莲.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预防和处理[A].开拓进取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
作者简介:黄志波(198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舒建平(1981-),男(苗族),湖南怀化人,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施工及技术。
(责任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