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
2014年10月,丹阳中等专业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根据丹阳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丹阳市职业教育中心、技能鉴定中心、社会培训中心和中小学技能培训中心。
然而新校园更需要理念先行和顶层设计,即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积淀、一种价值观,先进文化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作为一所有着33年发展历史的职业院校,以迁入新校园为契机,重新凝练学校地域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大众心理文化和校本文化,萃取精髓,正式启用江苏中等专业学校校徽、主题、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道路名称,构建起“乐”文化体系。
一、乐业砺能
乐于教学事业、乐于修习学业,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核心在于学习职业技能,磨砺己身,锻炼能力,精益求精。学校文化引领能否让师生“乐融融”,将决定学校的精神面貌,左右学校教育的方向,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果。丹阳中专校打造“乐”文化,意在秉承传统,老师乐学、善教,心情愉快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善思、好学,文明阳光,在学校这一乐园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积极向上,健康成长,让师生在此学习、生活、工作乐融融,让校园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自迁入新校区以来,积淀形成教职工层面主流文化:我即代表学校;主动赢得认可;机会就是待遇;经历就是财富;身体力行、以师育生,敬业乐业;教育活动是教学资源。学生层面主流文化:学生明理砺能、积极向上、乐学会学、健康成长。
1.至德修身
季子齐梁地,“镜”界丹阳城。在这块散发着浓郁墨香的土地上,丹阳以其教育大家为人所熟知。古有季子吴氏“至德三让,世家第一”的典故,被指孔子所称赞“三让天下”的精神;近有马相伯、吕叔湘、吕凤子、匡亚明等教育大家。这些典范所凝聚的“至德修身”的“师”“范”境界,已固化为笔者学校的校训。
2.乐业为基
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从中领悟出趣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守。学校应该成为师生为之向往的精神乐园,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对于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敬业,而且要从中找出教育的乐趣,将教书育人当做人生最大追求之幸事,在教育中享受快乐、享受幸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甘于奉献、甘于清贫,才能坚守教育这块净土。对于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中“乐滋滋”,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3.砺能为本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以“职”为业,砥砺师生的技能。校训中“砺能”表示学校要持之以恒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科学管理能力和现代知识技能;学校要办出专业内涵和特色,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为社会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技能型人才。
“至德修身、乐业励能”是校训。
二、乐群自强
1.尽责乐群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意思是第三年就要考察学子是否能够潜心学习、融入群体。笔者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调查表明:在社会分工更细和独生子女居多的大背景下,企业和社会要求职校的学生能够专心学业,热爱自己的专业;能够团结同学、相处融洽,诚信宽容、厚生益众,热爱集体、同舟共济。宋代大儒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就是说,凡是做一件事,便要专心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面,一点不旁骛。梁启超先生说:“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达生》中孔子评价一老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礼记·中庸》中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都是讲的是尽责的方法与道理。笔者学校把包含爱业、勤业、精业、创业等多种境界的“尽责”和与自然共存、与他人共存、与社会共存等培养学生“学会共存”的能力的“乐群”结合一起,找出最大公约数,意谓师生热爱岗位、忠于职守、笃学求精、践行“三创”。
2.爱岗自强
作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对生源没有筛选和挑剔的可能,因此对学生格外注重人文关怀。丹阳中专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项目入手,构建了纵横交织的爱岗自强教育网。横向上,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江苏省特级教师蒋伟凤名师工作室为引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广大师生时刻体现出对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自觉认同,在本职工作中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戰胜自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暴自弃、不丧失信心,力求精益求精。纵向上,以“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为依托,构建生涯规划,即建立第一、二学期开设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操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第三、四、五学期围绕学生形式的职业规划以选修课的形式分别开设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职业规划与职业素养等课程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尽责爱岗、乐群自强”是校风。
三、乐教爱生
所谓教风,就是学校的教育风气,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从教风格,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教学水平、治学态度,也可归结为教师的德、才、学、识、仪(貌)。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持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的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态度,这种影响常常是无形的、潜在的、长远的、深刻的,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可以说,教风的高下是衡量学校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
1.德技双馨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内涵与品质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笔者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放在管理工作首位,以“加强学习”为切入点,“师德为先”为制高点,“张扬个性”为发展点,通过骨干示范、青蓝工程的方式“乐得”,通过职业境界、专业境界、事业境界三个层次“乐道”,通过教师结对帮扶、公开课、技能比武、经验交流、科组评比等活动“乐事”,通过“教学改革”的校本培训、“技能提高”的企业培训、“理念提升”的专家培训、“升级固本”的省培国培等四个层次“乐享”,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近两年来笔者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江苏省“两课”比赛,笔者学校自2011年以来共有43位教师获奖,形成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丹阳市名师工作室、各级学科带头人、各级教学骨干为梯队教师团队。
2.乐教爱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乐教”,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敬,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的传授,更体现了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正确态度和以教为乐、快乐从教的高尚情操;“爱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体现出广大教师对学生们的无限关爱,寓意教师用自己的全部真情培育学生们成长。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要形成“乐教爱生”的教风,阻力是不少的,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层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创设“乐教”环境,尊重教师,以师为本,发挥好教代会和工会的作用;二是提供“干事”平台,营造干事文化,给教师创设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舞台,鼓励教师成名成家,笔者学校现有丹阳市级学科带头人86位。一个良好教风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笔者学校距离“乐教爱生”蔚然成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决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尽最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尽责爱岗、乐群自强”是教风。
四、乐学精技
育人是职业学校的核心任务,要在强调就业导向的同时,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既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更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学校德育注重“养成教育”,在三自管理中注入“崇德尚美,乐学精技”。
1.崇德尚美
“崇德”,就是崇尚和发扬高尚的道德品质;“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尚美”是学生对心灵、语言、行为、环境之美的崇尚与追求。在教室,讲究公共秩序,对教师要讲尊敬、讲礼貌,要尊重每位教师的劳动,形成自修:在宿舍,团结尚能,对同学要讲团结、讲诚信、讲文明、讲爱心,形成自立;在家庭,讲孝敬,要做好儿女,形成自为。丹阳中专校机电部、商贸部、信息部利用早读时间开展“悦读”活动,所选作品都是充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的作品。2014年4月份,笔者学校请劳模进校园,学习他们鼓励他们崇尚科学、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美好品德。
2.乐学精技
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民生教育,也是就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抓住了学生技能,学生毕业就业创业自然会成为香饽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學习的动力源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在不懈的学习中磨炼技能,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定能立足社会,站稳脚跟。近两年学校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国赛一等奖1个,江苏省一等奖4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19个,列镇江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名。
“崇德尚美、乐学精技”是学风。
五、小结
苦耕春时片片地,笑采秋后粒粒珠。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丹阳中专校以“乐”为校园文化核心,师生乐于心,快乐人生;乐于行,知行合一。入驻新校区,丹阳中专人播种理想,改革发展,有为有位,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排头兵;砺能精技,竭诚服务,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高地。探索永无止境,发展是永恒主题,丹阳中专人向只有更好出发,幸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