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鸿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痛苦,不可能是完美的。面对痛苦要同对待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把心放宽,那痛苦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你广阔胸怀里的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身受腐刑的司马迁,后半生受尽世人的白眼,他的遭遇即使不放大,内心的痛苦也足以使他郁郁而终。但宽阔的心胸与坚强的意志却使他握起那杆沉甸甸的史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他那坚毅的眼神似乎在说,你们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们却摧不毁我的抱负,打不垮我的精神。“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心宽一寸,痛退一尺,司马迁的生命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的苦难。
《我与地坛》使我第一次听说了史铁生这个名字,并让我渐渐走近了他创造的精神殿堂。1972年,史铁生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81年,他又患了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三次的透析维持着生命。然而,他痛定思痛,经过一段痛苦的心灵挣扎,不但没有颓废,反而能够放宽心态与疾病顽强斗争。他用残缺的身体,宽广与豁达的心胸,写出了最为健全的思想感悟。他陷于生命的苦难,却用明朗的思想,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为我们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点亮了一盏灯。只因为他穿越了苦难,用自己的生命消解了痛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由此带来的痛苦也在所难免。面对痛苦,用最宽广的心胸去对待,就会发现,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放寬自己的心胸,让一切痛苦变成烟雾,随风散去。要时刻记得——心宽一寸,痛退一尺。
教师点评
文章标题“心宽一寸,痛退一尺”不仅切合材料主旨,而且形成鲜明对比,耐人寻味。作者开篇运用比喻手法,以“把心放宽,那痛苦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你广阔胸怀里的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来暗示观点。主体部分分别以司马迁和史铁生的故事分析论证,一古一今虽然有别,但是他们化解痛苦、战胜苦难的方式有相同之处,举例典型恰当;引例有详有略,扣题分析得当,既有事例本身内在的说服力,同时还有作者自己的理解感悟,二者有机统一于自己的观点之下,结论严谨自然,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7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