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16年,垃圾分类得失待检视

2017-06-20 23:02连海平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试点公众垃圾

连海平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称,将设置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设置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訪中发现,不知道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区居民的难题。

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其作用得到世界公认,但知易行难。即使垃圾分类到“严苛”级别、被公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日本,经过40多年的努力,也还没达到100%的水平。不过,北京与上海、南京等作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已经“试”了16年,公众仍不知如何分类,这份成绩单有点难看。一方面,当然与城市垃圾总量不断攀升有关。据权威部门预计,至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会达到每天2.8万吨。每天一座“垃圾山”,处理起来确实令人头疼。另一方面,垃圾分类推行本身是否也有需要完善之处?

公众对垃圾分类认知水平低,当然与公众的公共意识有关。有些人能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有些人不愿意,公共意识是分水岭。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习惯、新素养,公众需要在生活中不断适应、反复习得,才能内化为一种素质,外化为一种习惯。这一过程中,政府也要有所作为,引导、帮助公众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在日本的垃圾分类指引中,一个塑料饮料瓶被分为瓶盖、塑料纸、瓶身等几部分予以投放。反观国内,垃圾分类普遍处于粗放状态,分类简单且缺乏标准指引,公众难以准确拿捏。还有就是公众教育,对成年人更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相关教育。这方面,许多城市乏善可陈。16年试点,假如一开始就从幼儿园抓起,当年的孩子如今都踏入社会了,垃圾分类意识也都深入这一代人心中了吧!

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参与水平。在公众参与维度,公共管理是否做到无缝对接?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分类开始,不同种类垃圾经过不同渠道进入不同处理终端,这样的分类才算彻底。一些垃圾分类较成熟的国家,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对那些不能再生的垃圾分门别类送至不同处理厂,最大程度减少垃圾总量。而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后端处理往往跟不上,结果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老百姓在前端仔细地做好垃圾分类,并按不同种类分别投放,却被环卫工人一股脑儿扔上车运走,导致前功尽弃。久而久之,公众参与热情也就被浇灭了。

垃圾分类必须有一系列的保障——硬件配置主要体现在后端处理上,要让公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软件配置主要体现在制度保障上,成文制度既约束城市管理者,保证垃圾分类成为一座城市恒久的公共政策,也要约束普通公众,譬如利用经济杠杆,对不守规矩者进行处罚等。

16年的试点、试错,得失几何心里应该有个谱。下一个16年,路要怎么走,还请多费心、多尽力。

(选自《京华时报》2016年11月7日,有删改)

文章开篇引用新闻报道内容,联系与主题“垃圾分类”相关的材料——日本的垃圾分类情况与我国的垃圾分类现状作对比,指出亟须解决的两个难题:垃圾总量大、垃圾分类推行难。

对于这两个问题,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或阐释垃圾分类的意义,或剖析现实垃圾分类推行中的失误。在剖析的过程中,作者联系社会现实,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即垃圾分类必须有一系列的保障。

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相关,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与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关,是我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大课题。

猜你喜欢
试点公众垃圾
垃圾去哪了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