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变”作文教学法初探

2017-06-19 10:02黄芳琼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一题多变思维方式作文教学

黄芳琼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学生在考试中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想要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难题除平日的多读多写之外,还得教会他们一些作文技法。在多年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 “一题多变”的作文教学法是较为可行的。针对“一题多变”作文教学法的几种思维方式提出见解。

[关键词]一题多变;作文教学;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82-02

所谓“一题多变”,就是将一个抽象型的题目变为一个具体的题目,然后按照这个具体题目限定的范围进行作文,以便作文时容易把握重点;或者将一个没有写过的题目,把握其重点词(或题目的中心意思)之后,变为一个已经写过的作文题目,以减少学生对题目的陌生感,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作文题目的共同点、交接点、相通处,再进行借鉴、仿效、翻新、补充、创造,最后顺利完成一篇作文。现将其思维方法介绍如下:

一、把握中心,将命题作文题进行发散思维,再综合归纳

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这么一组题目:①《××二三事》②《我们的好伙伴》③《大家都夸他》④《我了解的一个人》。纵观以上题目,可以归纳出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用两三件事来写一个人,表现这个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或某方面的个性等。如何针对这组题目进行有效的训练呢?我选取了《××二三事》这个题目为中心题目进行发散思维,变为更多的变式题。如,这二三件事是写我的好伙伴的,那么题目可变为《我的好伙伴》;假如这几件事是写一位思想品质差的学生如何转变的过程的,那么这个题目可变为《他变了》;由于这个学生变为一位好学生,得到了师生的好评,那么题目又可以变为《大家都夸他》。那么由中心题目《××二三事》变出来的题目就有好几个,已经包含这单元中所有训练题的题目,然后我们再进行综合,把握其中心。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二三事》的材料,可以适应其他变式题。由此可见,一个作文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只要掌握这个变式的思维方法,碰到其他未写过的题目只要一变,就可以变为熟悉的题目,由此消除了学生对陌生作文题所产生的恐惧感,其思维方式如右图示。

二、找出或补充中心词语,变抽象题目为具体题目

一个抽象的作文题,往往可写的内容很多。然而,正是因为可写的内容太多,范围过广,学生往往抓不住关键,作文泛泛而谈,枯燥无味,甚至写成了流水账的文章。例如,《一個星期天》就是一个只给时间限定的抽象题目,没有定出具体的写作内容,又如,《捉迷藏》《书店见闻》这一类的题目则为有内容限制的具体题。鉴于这些差异,我们作文审题时就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准确地找出中心词语,确定其写作范围。比如,作文题《家庭趣事》,中心词是“趣事”,只要将趣事的发生过程放置在限定的内容空间“家庭”中即可。

2.没有中心词的题目要补充完整。又如,《一个星期天》这个题目,只给予限定的时间范围,该写什么内容才能表现出一个新鲜的主题呢?这就关系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的内容了。教师将题目进行变式,可概括为:在一个星期天,我在家乡看到(或参与)了一件新鲜事。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材料。

学生A提供: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捣毁了村头的土地庙,要在那里建一个灯光篮球场。

学生B也不示弱:星期天,我们村自编自演了美丽乡村卡拉OK音乐会。

…………

这一变,新鲜的内容就出来了。抽象题目《一个星期天》就由《摧庙记》《乡村卡拉OK音乐会》这类具体题目代替了。其思维方式如图所示:

此类题目如果是以地点为限制的,其思维方式如图所示:

这类文章可用以点代面的写法,针对乡村某个现象点的变化进行写作,反映现代农村的新情况,新思想,新风尚,点出故乡的变化这一主题。

三、巧妙运用双向思维,变陌生题目为熟悉题目

这类思维方式较以上两种思维方式全面、综合。运用学生顺向思维及逆向思维相结合,顺向选材或逆向选材,难度较大。比如作文题《微笑》,乍一看,不知从何处着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为例引导学生:《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是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何事留下的?文中共出现了几次?作者以此表达了什么感情?借此,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微笑》这个题目也是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其微笑的特点,大胆地运用逆向思维或顺向思维,对《微笑》这个作文题进行变式,找到相关的材料,进行写作。

经过变式,《微笑》这个题目就变成一组我们较为熟悉的题目,也有了一个较为充实的材料网,这样,学生就能胸有成竹地作文了。

四、双向思维结合,将题目进行发散后再进行综合选择

这类思维方法也较为综合,也是最为适用的一种。比如,作文题《从他身上看到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审题:1.确定本文是写人的。2.“看到的……”是指看到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某种思想品质或精神面貌。审题之后,学生将产生两种思维:第一种是顺向思维,由题目直接思维产生材料。第二种是逆向思维,由这个题目回想到以前写过类似的题目,然后再从已写过的材料中进行选择,来完成新的作文。其思维方式如图所示:

然后综合选择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所得到的材料,很容易就完成了新的作文《从他身上看到的……》。

以上介绍的是“一题多变”作文教学法的几种思维方式。这种“从一个基本作文题,变出多个相类似的题目”的方法就好比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使学生在临场应考时无论碰到哪种类型的题目,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思考有路,这比猜题碰运气更有把握,所以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再也不怕写作文,语文教学质量就自然得到有效而全面地提高了。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一题多变思维方式作文教学
“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