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引导,校准学生阅读思维坐标

2017-06-19 19:37李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李燕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厘清阅读关联方:文本、生本、师本及作者。其中,生本是阅读主体,师本是阅读发动者、引导者、服务者,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庐山的云雾》具有多重美感体验,教学时从不同角度校准学生的思维坐标,对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贴近引导;思维坐标;校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2-01

为塑造学生的阅读素质,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多重调研,还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找到文本与生本的思维对接点,这样便可以进行更为贴近学生的教学引导设计。《庐山的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深受学生青睐。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要从几个维度展开,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一、整体阅读,圈定阅读思维外围

在展开整体阅读时,教师要给出必要的引导。首先,给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其次,给出阅读问题: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庐山的云雾美不美?作者描写的语言美不美?阅读文本后,你有什么感悟?学生有了阅读经历,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显得非常轻松,在谈到具体感悟时,大家各抒己见,课堂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生1:庐山的云雾真美,像仙境一般,让人流连忘返。

生2:作者文笔很美,将庐山云雾描绘得诗情画意的。

师:庐山的云雾真的很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杯香茗、一坛老酒、一桌丰盛的大餐,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教师阅读引导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情感熏陶。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沉醉于文本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中,这也是整体阅读所要达到的至高境界。

二、片段阅读,定向启动阅读思维

所谓片段阅读,是教师给出具体的阅读范围,有针对性地挖掘阅读内涵,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核心,形成更为深刻、立体、鲜活的阅读认知。

教师给出阅读思考问题: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展开描写的呢?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首先搜索相关信息,确定相关认知点;然后展开定向阅读,围绕问题展开集中探究。他们很快找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教师继续引导: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体现在哪些方面?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又是如何體现的呢?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展开细致的阅读、讨论。

生1:庐山的云雾像一顶白色的绒帽戴在庐山上,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玉带,那山谷中的云雾就是茫茫云海了,还有那挡住山峰的云雾,就是巨大的天幕。

生2:庐山云雾变化非常迅速,刚才还是一缕轻烟,一会儿就变成了九天银河;刚才还是一匹白马,瞬间就变成了一座冰山。

师:说得太好了,庐山的云雾变化无常,同学们的表达也是妙语连珠啊。庐山云雾的美还需要有美的语言来描绘,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精美的语言吧。

教师引导学生对庐山云雾的特点展开分析,实际上是对学生阅读思维进行定向启动,让学生理顺阅读方向,从整体到局部、从表象到内质,展开阅读思考,以形成具体的阅读感知。

三、词句阅读,校准阅读思维坐标

《庐山的云雾》语言运用最大的特点是比喻句的成功应用,这也是学生最为敏感的地方。教师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比喻句,体味修辞手法的应用效果。

生1:“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这个比喻太形象了,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

生2:“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这个比喻很生动,同时给人神奇的感觉。

师:一篇小文,比喻一个接着一个,甚至形成了比喻链条,让人不由得产生许多遐想,这就是语言运用的魅力。如果给出一种语言表达格式,你会如何来描绘这些云雾呢?

出示练笔格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学生思考讨论,进行练笔)

生3:庐山的云雾一会儿像满山的绵羊,一会儿又像是新娘的婚纱,一会儿又成为洁白的乳汁,让人欣喜。

生4:这些云雾真顽皮,一会儿飞到山顶,一会儿跑到山谷,一会儿又绕着山腰打转,仿佛要与大山捉迷藏。

从阅读欣赏到实践应用,已经实现了阅读认知的转化,这正是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庐山的云雾》充满了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画出清晰的路线图,从面到点、由远及近、由读到用,让学生的阅读实践经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