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莲
[摘 要]文本的创作表达存有“虚”处,这正是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契机。对文本之“虚”进行拓展、补充,就能实现认知视阈的多维呈现。教学中要拉近推远,切换认知维度,延伸作品“虚”处;把握生成,充分拓展联系,补充作品“虚”处;置换角色,利用不同维度,拓展作品“虚”处。
[关键词补白;切换维度;把握生成;置换角色;多重视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0-01
为了表达需要,作者在创作文本时常常会呈现出 “虚”处,当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文本之“虚”进行拓展、补充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必将更为宽广。笔者以《最佳路径》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悟与感知。
一、拉近推远,切换认知维度,延伸作品“虚”处
真正有眼光的人,可以将远处的事物拉近细察,也可以将近处的事物推远而望。以这样的方式观照文本,正是切入文本、整体把握作品的重要视点。
如在教学《最佳路径》一文时,教师提问:“这种独特的设计需要灵感吗?这种灵感一般源于何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学生指出:“灵感需要在自己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会迸发出来。”此言自然有其道理,但仅仅如此显然还不能达到本真之道。这就需要教师将文本不断拉近、推远,触摸文本语言和背后故事的内涵。
对此,教师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联系前面一课《苹果里的五角星》,自由畅谈灵感和创造力的根源——“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2)出示《辞海》中对“灵感”一词的解释,体悟其意义中的核心要素;(3)回归文本:联系课文中描写格罗培斯度假前的状态,紧扣课文中的“总是”“最先”“修改50多次”来感受路径设计方案是以前期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为前提的。
正是这三个步骤的教学,使学生从原本“灵感是从悠闲中产生的”这一逼仄、单一的认知渠道中抽离出来,逐步向“多行道”上聚拢。
二、把握生成,充分拓展联系,补充作品“虚”处
笔者曾经聆听一位教师执教《最佳路径》,一个学生的质疑引发了课堂的热议:“如果有人不够诚信,不投钱就直接拎走葡萄,那怎么办?或者在里面碰到酸的葡萄,就直接扔掉,这不是一种浪费吗?”教师一时语塞,表情窘迫,显然对学生的生成性质疑的准备不足,对当时法国乡村的人际交往以及商家诚信的良好风氣了解不够,甚至在后来的课堂研讨中,还出现了“安装监视器”这种既不尊重人格、又不契合时代特征的无厘头说法,使得课堂陷入了尴尬之中。
试想,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法国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介绍,就不会引发学生如此巨大的波动了。老太太的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其实本身就蕴藏着对人信任和尊重之意。这是老太太对当时的为人准则和社会风气综合考量下,做出的自然之举。
教师对学生当堂形成的问题解释得如此费劲,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教师牵引得太多、太浮,但却并没有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其实,只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老太太的行为就失去了比较、联系的价值。在这样的契机下,教师可以再次完成对文本“虚”处的补充:我们学习的校园、生活中的超市,如果能够建立在一个相互尊重、信任的渠道上,类似于课文中的愿景自然就能出现。
三、置换角色,利用不同维度,拓展作品“虚”处
不同的角色会形成不同的视角,对文本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解读成果。因此,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也应该成为补充文本“虚”处的重要路径。比如,站在游客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希望路径简单呢,还是复杂呢?假如自己来到迪斯尼,会喜欢有一条怎样的路径呢?
为此,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引导:
(1)如果你是评委,你会给他颁发“最佳 奖”,因为 。
(2)这种“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设计理念仅仅适合公园里的路径吗?你觉得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这种理念会带给你怎样的启发呢?
在引导(1)中,教师将学生从感知文本的客体转化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推测、想象中,丰富了认知能力,拓展了认知视阈;在引导(2)中,教师由文本逐步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突围、聚拢,拓展了文本核心主旨的适用范畴。其实,这也正是作者将这个故事写成文章的核心用意,即以这样的故事来感知、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形成独特而多元的认知感受。
总而言之,文本的创作表达存有“虚”处,这也正是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契机。这需要我们教师引领学生在文本当中进行辨析揣摩、体验认知,从而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眼界,给予学生一条独特、鲜明、广阔的阅读之路。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