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观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的生本对话,要么只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要么就是游离于生本对话之外的第三人,以至于儿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一直处于稚化状态。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真正走進语言之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创境、入境、出境,在生本对话中给学生言语智慧和心智成长提供真正的帮助,并将母语教育与审美教育完美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本对话;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3-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中年段的目标中明确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由此可见,新课标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提倡学生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然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的生本对话,要么只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要么就是游离于生本对话之外的第三人,以至于儿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一直处于稚化状态。
如何让儿童真正走进语言之境呢?在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笔者无意之间收获了学生与文本间丰满而又充满灵性的对话。下面就以《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的生本对话教学片断为例,解析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语言之境。
一、创镜——实现生本对话的前提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人物故事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很难走进课文的情境中,去体会人物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徐悲鸿励志学画》就是这样一篇课文,课文中的故事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当时的中国国情和现在学生生活的时代有着天壤之别。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以消除这种隔膜。而学习这篇课文,最恰当的方法就是适时地补充资料。
在教学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时,教师适时介绍、补充背景资料: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严重落后,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资料补充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不仅仅是徐悲鸿个人的屈辱,更是对祖国尊严的践踏。
但如果补充资料、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国情,那么学生还仅仅是个旁观者,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没有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创设情境之后还应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化身为文中人物。这样,学生学习者的身份就会变成文中人物的身份,角色效应会让学生更易于入情入境。所以,在补充完资料之后,教师又问学生:“孩子们,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徐悲鸿,孤身一人在国外学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纷纷站在主人公徐悲鸿的角度,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文本中的角色,实现了与人物的心灵沟通、思想交流,形成了情感共鸣。
二、入境——实现生本对话的途径
要让学生穿过文字符号的隔断,触摸语言内里的温度,真正进入语言之场,这是十分有难度的。即使之前我们已经为消除这种隔断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学生们也未必能够真正进入语言之场。
如何让儿童真正进入语言的场景中,和文本来一次深入透彻、酣畅淋漓的对话,去体验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呢?“体验”二字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只有让儿童亲身体验,他们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体验是什么?体验就是儿童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朱小蔓说过: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们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只有做到让“教”和“学”过程中的认知和体验相互整合、相互支持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也在于体验,让体验成为语文课堂的存在方式是激发学生和文本进行亲密对话的重要途径。唯有让儿童成为语言文字中的一个,真正的体验才会开始。儿童时代的身份意识具有角色模糊性,这是因为儿童过的是一种童话式的生活,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童话世界交融的“第三世界”里。我们让儿童住在语言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那么文本本来属于他者的性质,在从儿童住进去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你”,儿童和文本的对话,就成了“我”和“你的对话。简言之,我们应该让儿童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课堂、进入文本”请看教学实录——
师:默读课文第五、第六自然段,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用“ ”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标注)
生1:“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生2:我体会出徐悲鸿非常喜欢画画,每逢节假日就去练习。
师:你说得很对,有没有补充?
生3:我体会出徐悲鸿在勤奋练习,每个节假日都去,从来不休息。
师:请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生4:“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生5:我体会出徐悲鸿画画非常刻苦专心,都忘记了时间。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果课堂教学的设计到此为止,学生对徐悲鸿的奋发努力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仅仅是表面上的认识而已,并没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仍然处于旁观状态。要想真正达到课堂忘我的状态,就只有将生本对话的过程还原成学生的生活过程,把课堂情境还原成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成儿童的生命活动,让儿童住进文本中,成为其中的一个,这样才能实现生本对话。如以下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博物馆。(教师出示场景图片)结合书中的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徐悲鸿?他在干什么?
生1:今天是节假日,徐悲鸿一早就来到了博物馆门口排队。
师:是呀,他要抓紧开馆的一分一秒。
生2:我看见徐悲鸿在努力地画呀,画呀,一刻都没有停过。
师:是呀,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生3:我看见徐悲鸿一直画到中午、晚上,已经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口渴。
师: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生4:我看见徐悲鸿画画都忘记了时间,博物馆要关门了他都没发觉,还是别人把他叫出来的。
师:如此勤奋、专心,我们一起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在学习第六自然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中,把自己当成徐悲鸿,说一说自己的体验。通过“你觉得苦吗?累吗?为什么要这样奋发学画呀?”这些问题的交流,进入课文情境中。课堂教学只有如此关注童心体验,将对话置于儿童的期待视野里,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这样的语文才是儿童可亲可近的语文,这样的课堂才是儿童生命成长的乐园。
三、出境——实现生本对话的基石
語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乃为语文之根基。这就意味着,阅读中我们要做到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和作者是怎样写的问题。
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当学生走进课文情境中,看到了一个丰满而富有生命力的徐悲鸿之后,教师可启发学生研读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徐悲鸿的奋发努力的,从中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如以下教学片段——
“每逢……就……”
师:学习用这个句式表达,说一个句子,表现某某人的爱好或品质。
(生练习,教师点评)
对比句子:
(1)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2)他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体会加上“画呀,画呀”时,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
如此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够达到入境时的情感痴迷状态,又能够达到出境时对语言形式的清醒认知状态,学生不仅受到了情感熏陶,更获得了思想启迪和语言发展。
让儿童住在语言文字里,儿童在此过程中感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作品所独有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此过程中识字、学词,积累语言,学习表达;在此过程中学习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在课堂上的生本对话中,儿童获得了言语智慧和心智的成长,在生本对话的过程中,母语教育与审美教育得到了完美融合。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