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语用训练的应然选择

2017-06-19 11:45梁菁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用训练策略

梁菁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必须建立在扎实有效的语用训练上,而语用训练也只有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教师可以尝试紧扣生活需要,推进深度训练;针对不同场合,推进智慧训练;唤醒语用动机,推进积极训练。这样就能借助生活提升语用训练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链接生活;语用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47-01

陶行知先生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语用训练也只有与生活密切相连,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语用训练如何与生活链接呢?

一、紧扣生活需要,推进深度训练

不难发现,当下语用训练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思维的深度。要想真正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就必须让语用训练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现实生活的状态紧密相连。

如教学《早》这篇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紧扣作者描写的景点,任选其一,将课文内容创编为导游词。但学生的开篇几乎都是:“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随后,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机械照搬。文本的内容是作者作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其他游客也都能体悟到,这种脱离了生活实际需要的语用训练只是徒有其表,而无语文能力的实际提升。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作为游客,你们最想听到哪些介绍呢?”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听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蕴含着人文故事的内容。于是,教师引领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探寻课文中独具个性的内容,并适当补充了相关资料,为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用训练提供了鲜活丰厚的内容支撑。

对比两者的教学设计,第二位教师的设置契合了导游为游客解说的实践状态,是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创造性复述,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二、针对不同场合,推进智慧训练

语用能力的一个核心标志,就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运用最为得体的语言体系来阐述观点、表达情感。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将实践蕴藏在生活情境之中,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语言积累和语法知识之外,更要形成依托场合、相机表达的言语智慧。

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以警卫员的身份向老乡们为日本小女孩找奶吃。如何消除老乡的成见,完成聂将军的任务呢?很多学生以义正辞严的口吻,运用了课文中聂将军所说的“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的话语,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看似圆满完成了语用训练任务,但细细想来,首先,警卫员有求于乡亲们,怎么能以“义正辞严”的态度来沟通呢?其次,老乡们大都没有读过书,如果直接套用聂将军的原话,他们又怎么听得懂呢?显然,这样的语用训练不仅未能准确考量对话沟通的场景和对象,训练的内容也仅仅是机械的平移。而另一位教师在执教时,首先为学生明确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训练方向,让学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让老乡们明白道理,形成情感共鸣。这样的语言表达才更易于乡亲们接受八路军的观点,完成“找奶吃”的任务。

在这样的语用训练中,学生明确了要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展开对话与沟通。

三、唤醒语用动机,推进积极训练

纵观当下语用训练中的读写练习,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常常被置于强行练笔的尴尬之中。尤其是教材中一些以英雄人物或者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课文,教师常常设置“某某某,我想对您说”的对话训练。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认知冲动,在这样的训练中只能硬挤文字,形成了被动而消极的语言运用。

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教师引导学生以“站在林则徐像前”为开头写一段话,很多学生要么是无病呻吟地乱写一通,要么就是再现文本内容,训练效益十分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未能将文本的主题、练笔的情思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链接,导致了学生无话可写、无情可发。另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动笔,而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虎门销烟”的视频。鲜活的画面、感人的音乐,加上厚重的解说,让学生的身心意识仿佛一下子就来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看着中国人一副副皮包骨头的样子,再看看外国商人得意地数着从中国人手里赚来的票子,每个学生内心的冲动都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此时,教师再顺势而下,要求学生以“站在林则徐像前”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学生情動而辞发,内心涌动的情感转化为真挚而流畅的语言喷涌而出……

这样,情感有了保障,语言有了活力,语用训练也就水涨船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必须要建立在扎实有效的语用训练上,而语用训练也只有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才能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有效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用训练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警惕语用教学技术化与功利化倾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