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小型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计量分析与对策

2017-06-19 17:54林菲菲
图书馆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计量分析对策

林菲菲

[摘要]通过对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非自助式文献传递进行计量分析,包括总体情况、时间分布、文献语种与类型、用户类型、学院分布、文献来源,阐述高校中小型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文献传递;计量分析;对策;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2-0058-05

文献传递是将读者所需的文献复制品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读者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1]83。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于2011年成为Fulink(福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成员馆之一,该平台为师生自助式文献传递服务的主要渠道。2015年4月我馆开始规范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标志为增设非自助式的文献传递服务,服务对象为本校及附属医院的教职工及研究生,费用均为图书馆补贴,由参考咨询部承担,设专门馆员负责。读者通过邮箱向参考咨询部提交申请,馆员查找文献后通过邮箱向读者传递文献。

由于Fulink共享平台存在权限以及读者资料完整度不够的问题,本文将选取我馆非自助式文献传递服务表单数据进行详细计量分析,旨在为福建医科大学进一步改进该服务提供借鉴。

1文献传递服务的计量分析

11 非自助式文献传递服务的总体情况

我馆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通过文献传递服务邮箱共接收文献传递申请314篇,完成文献传递281篇,总满足率为8949.%。没有完成文献传递的主要原因为:1)读者提交的信息有误或不全,无法查找到文献;2)本馆未与文献馆藏地的图书馆建立文献传递联系;3)受到版权限定,一些高校不能提供学位论文;4)国内无馆藏,国外数据库传递费用过高;5)文献年代过早。

12 非自助式文献传递量时间分布

据图1分析,我馆增设非自助式文献传递服务以来,排除学生寒暑假传递量减少因素,申请量有较为显著的增长。这与图书馆业务的宣传有较大关联,很多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并不熟悉,需要借助文献检索课程或读书月等活动的开展进行宣传。传递量虽有一定增长,但普及面还远远不够,文献传递的宣传和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13 非自助式文献传递语种与类型分析

图2显示,申请传递文献的语种以英文为主,比例高达8758.%,中文占1178.%,韩文占064.%。随着医学外文文献量的与日俱增,医学期刊的价格却以每年20.%—35.%的自然上涨率增长,图书馆有限的采购经费使外文文献传递量尤为突出。另外,我校设有口腔医学院,而韩国的口腔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存在零星的韩语文献。

從图3看,期刊论文需求比例最大,占9172.%,学位论文次之,占605.%,还有223.%的会议文献。期刊作为专家学者发表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文献数量多,出版周期短,发行速度快[2,3]757,故所占的比例最高;学位论文存在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2]757,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对于研究生科研的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都颇有帮助,其较多收录于各高校的特色数据库,因此存在一定的需求量;大部分的会议论文未连续出版,检索较为困难,也具有一定的传递量。

14 非自助式文献传递用户类型分析

从图4分析,用户群中研究生占8442.%,传递篇数占8949.%,是文献传递需求的主体,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参与科研学习,撰写论文都需要参考大量文献,但获取文献能力有限,需求量大。教师和临床医护人员在用户群中也有一定的比例,人次分别占909.%和519.%,篇数分别占860.%和127.%,比例较低。我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交叉,各大附属医院设有教研室,承担学校部分教学工作,传递量低的原因可能有:1)对图书馆增设的服务渠道不了解,尤其附属医院人员,需通过Ireader远程访问软件使用我馆电子资源,且对各项服务更新情况了解不及时;2)部分文献获取交由学生完成;3)部分教师获取文献能力较强,渠道较多;4)年老教师可能对电子信息资源使用率低。

15 非自助式文献传递各学院传递量及人次分析

据图5分析,从学院(或附属医院)遍及率来看,文献传递读者涉及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部、口腔医学院、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申请文献传递的学院有人文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体育教研部、外国语学院。其中有文献传递申请量的学院都与生物医学密切相关,医学作为基础学科涉及面较广,相关专业的读者对科研动态关注度高,有较高传递需求。我校对文科方面的文献保障率并不高,但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却均无人次提交传递申请,图书馆应加强同此类学院的联系。

从学院分布人次分析,人数不多,且分布不平衡。以传递篇数较多的学院来看,基础医学院传递14人次,63篇,其中一人次传递22篇,一人次传递10篇,合占该院总篇数5079.%;口腔医学院传递7人次,46篇,其中一人次传递21篇,一人次传递19篇,合占该院总篇数8695.%;护理学院传递6人次,37篇,其中两人次分别传递10篇,合占该院总篇数5405.%;第一临床医学院传递5人次,51篇,其中一人传递44篇,占该院总篇数8627.%。读者邮件反馈对能及时获取文献的好评度高,并在短期内会多次提交新的文献申请,可见该服务的开展对于读者获取文献是极有帮助的,但由于知晓度不够,传递人次少,覆盖面窄,服务利用率很低。

16 非自助式文献传递主要来源数据库及主要获取渠道分布分析

第一,PubMed和Elsevier ScienceDirect均为主要传递文献主要来源数据库,分别占总申请量的7261.%和2580.%。PubMed数据库主要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献摘要,较多读者会选择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取全文。Elsevier ScienceDirect为我校未购买数据库,在读者咨询反馈中,希望后期能购买的意愿较为强烈,加之文献来源分析比重较高,可以作为荐购信息参考。

第二,万方、CNKI和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在来源数据库中比重分别占541.%、446.%、318.%,外文数据库Wiley、Springer作为来源库比重分别占924.%和478.%,这5种数据库为我馆购买数据库,却存在一定的传递量,可能的原因有:1)对本馆电子资源不熟悉,部分文献并未对馆藏进行检索就提交申请;2)将数据库平台文献传递渠道与我馆邮箱文献传递申请混淆;3)来自我校直属医院或临床医学院的读者,若未使用远程访问软件,没有权限使用我馆电子资源,产生一定传递量。

第三,其余具有一定来源量的外文数据库有EBSCO、EM|consult和Karger,分别占605.%、541.%和510.%,可结合后期文献传递量综合分析,考虑是否必要作为荐购信息。

第四,目前我馆文献传递主要获取渠道有百链云图书馆文献传递、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CALIS)(与该中心还未完全对接成功,本馆申请仅由馆员审核后填写,读者无权限自主申请)以及我馆馆藏数据库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获取量分别为181篇、63篇和32篇,占总获取文献比重分别为6441.%、2242.%、1139.%。可见,百链云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满足率很高,并且免费,可考虑将其链接嵌入图书馆资源页面,方便用户自主提交申请,完成传递。FMRS可加载Pubmed,有一定的全文满足率,较多读者并不了解该功能。CALIS系统成员馆众多,资源丰富,在获取文献上有独特的优势,后期我馆应跟进与该系统的集成和对接,将其转换为非中介式的用户自主传递模式,对于后期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提高用户获取文献便捷度,都有重大的意义。

2存在问题及建议

21 我校文献传递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文献传递宣传力度不够,用户群小,服务利用率低。本校开展非自助式文献传递服务一年多以来,传递量与该校师生科研学习需求极不匹配,服务普及面不广,总体利用率低。传递主体为研究生,教师比重极低。另外,我馆学科服务开展不够,暂未配备学科馆员,深入各馆宣传培训,与临床医学院的沟通联系不多,各学院的传递情况分布也很不平衡。

212 用户對文献传递服务渠道缺乏了解,传递操作过程不规范。我馆存在的文献传递渠道主要有Fulink大学城共享平台、馆员参与非自助式文献传递以及数据库平台提供的文献传递服务,用户对文献传递概念模糊,只会利用其中一种渠道或将几种渠道互相混淆。传递操作中常见的问题有:1)用户提供的文献申请信息不全。较多用户填写表单容易出现字符或是断词空格错误,卷期号、年份、页码、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全,馆员需花费额外时间查证,或是传回文献未能及时反馈读者,造成资源浪费,文献传递满足率下降。2)反复提交相同申请。一是在同一时间,对操作界面不熟悉,担心申请未成功,反复提交;二是在不同时间段,因不了解文献传递需要一定反馈时间,认为馆员可能未及时处理,再次提交相同文献信息,增加馆员的工作量。3)同一个用户大量申请文献。部分用户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参考大量文献,但并未对所查找的文献的内容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是否为有价值文献,或仅根据一些文献的参考文献直接提交申请[4],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13 用户检索能力不强,对馆藏资源不熟悉。部分用户在确定文献线索后,对馆员存在依赖心理,未先进行确认馆藏是否收录后就提交传递申请;或是并不了解馆藏数据库使用方法,无法正确检出文献,就认为该馆没有收录。这样导致馆藏资源受到冷落。

214 到馆文献管理欠缺,未能二次利用。中介式的文献传递模式,使得该类获取文献从某种意义上是已购买文献,但由于其未能加入馆藏相关数据库,从而成为不可流动的死资源[1]85,资源利用率降低。

215 馆藏资源不足,文献传递渠道有限。我馆的文献传递服务开展时间较短,文献来源渠道比较有限,且配备数据库资源并不充足,比如SCI、Elsevier ScienceDirect这些大型外文数据库未购买,难以保障较高的文献传递满足率。我馆在CALIS平台上,几乎都为满足本馆用户请求,能够接收和处理的外馆请求极少,也反映出了我馆资源的不足。

22 完善文献传递服务的思考和对策

221 加大图书馆文献传递宣传力度。针对文献传递服务用户群小的问题,可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让读者更深入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内容和使用方法。1)利用图书馆的主页介绍、微信公众号、海报展览、发放宣传小册子等形式;2)图书馆在学校相关会议上向院系相关领导汇报工作中提及此服务[2]758;3)利用文献检索课程、读书月、电子资源宣传日、数据库培训讲座等与师生互动环节;4)深入院系、附属医院等阵地,接触较少来到图书馆参与活动的用户。通过多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推广,培养用户利用此项服务查找本馆馆藏未收录文献的使用习惯,充分发挥该服务应有的价值。

222 提高用户文献检索信息素养。针对用户对馆藏资源的熟悉和利用能力的缺乏,可从以下途径着手:1)图书馆应与教务处等部门协作,提高学校对文献

检索课程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选修该课程,提高课程品质,利用课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技能;2)邀请数据库讲师针对学院教职工开展文献检索培训,提高其文献检索能力;3)定期举办文献检索相关竞赛,通过鼓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23 合理建设馆藏资源。我馆属于中小型图书馆,采购经费有限,馆藏的合理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与学院、直属医院合作,打破“有形资产”观念[5]45,互惠互利,争取资金,积极购置所需的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和分析读者需求,充分了解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使数字资源在增长的同时,优化配比,尽可能提高图书馆文献保障率。

224 拓宽文献来源渠道。我馆目前文献传递来源渠道有限,应扩大合作地域范围,与更多图书馆(尤其是医科院校图书馆)、文献情报机构联系,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文献传递服务组织[5]45,推进各馆之间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的模式,拓宽文献来源渠道。同时可以多方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免费资源,如笔者在数据分析中发现,申请传递的314篇文献中,有244篇在学术交流网站ResearchGate上可以获取下载,满足率高达7771.%。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225 重视馆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图书馆员应具备较强的图书情报检索、筛选信息资源、熟悉馆藏资源以及解答用户咨询问题的能力[1]85,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背景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这就要求馆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觉悟,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经常与同行交流,虚心求教,不断进步,时刻保持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同时,图书馆应重视学科服务,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学科馆员,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

3结语

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有助于弥补各馆经费和馆藏资源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读者服务品质。为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持续发展,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1]85,研究推进符合各高校实际发展需要的文献传递服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肖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发展现状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为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5):83—85.

[2]胡小飞,梁红妮,何晓萍.网上文献传递服务的定量分析与对策——以南昌大学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5):756—758.

[3]秦霞.文献传递业务分析与思考——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S1):112—114.

[4]黄丹.文献传递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06(2):53—55.

[5]李瑞芹,孙志梅.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统计分析——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J].晋图学刊,2012(3):41—45.

猜你喜欢
计量分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的变化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的Reissner—Nordstrom空间研究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