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涛
[摘 要]文本作者常常通过对事物矛盾之处的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整合文本中矛盾处,并注重激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矛盾,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并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
[关键词]教材矛盾处;教学价值;文本;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37-01
如果以对立统一的观点审视文本,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统一的地方。作者通过对事物矛盾之处的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换而言之,文本中所蕴含的矛盾对立,事实上是为了文章整体内容更深层次的和谐与统一。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矛盾处,帮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挖掘矛盾处,激活学生探究思维
教材文本中所蕴含的矛盾问题是形成文本特有张力的重要途径。作者在文章中对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进行描述,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得以进一步凸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文本矛盾处所存在的重要意义,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矛盾,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文章描写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感情的语句有哪些?”此时,通读全文,学生能够一一列举文本中的描述,如,“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等。然后,教師再引导学生思考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态度的转变,特别是“发火”“怒吼”“不耐烦”等词语与前文描述产生了矛盾。在挖掘出文本所蕴含的矛盾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对这些前后不一致的描写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理解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的战友情谊,并感受到为了战士们能够顺利走出草地而不得不牺牲大黑骡子的矛盾、复杂、无奈的心理。
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文本蕴含的矛盾,引导学生对这些矛盾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感悟。
二、整合矛盾,凸显教材主题内容
一般情况下,教材文本中的矛盾描写常常是分散的、零碎的。教学时,教师要对这些分散的、零碎的矛盾描写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凸显教材主题内容、升华文本思想的目的。具体来说,在教学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文本的内容,整理文章中所有的矛盾描写,并将其与作者表达主旨进行相互联系,使教学达到最大的效益。
例如,在苏教版的《水》一文中,存在许多的矛盾处。“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 ”这句话的描写中,水的“倾注而下”与“缓缓地滑过”之间存在明显矛盾;“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句话中,将“渴”与“饿”两种感官感受进行混用,体现出矛盾。以上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在体现人们对水资源的珍惜与渴望。此时,教师将矛盾处进行有机整合,使所有矛盾描写的目的得以清晰显现,即为主题思想的表达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各种矛盾,帮助学生触摸到文本的情感与意蕴,理解了文本的主题内容,升华了学生对文本思想的理解。
三、激化矛盾,重构文本教学价值
教材文本只是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情感的基础,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有限的教材内容给学生的启迪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挖掘、整合教材文本矛盾的同时,可以适当地激化矛盾,重新构建文本的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理解需求。
例如,教学苏教版《珍珠鸟》一文,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对珍珠鸟的喜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信赖之情了然于心,也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相互信赖之情。但是,有部分学生提出:“如果作者真心喜爱珍珠鸟,那么就应该打开笼子,让它回归真正的大自然。因为只有自由、广阔的自然,才是珍珠鸟真正的乐园。”这一问题的提出表明学生的认识与文本内容之间存在矛盾。此时,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看法,再鼓励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讨论交流,使得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适当地激化学生认识与文本内容之间的矛盾,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此时,文本的教学价值得以重构,突破了文本原来价值局限。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逐步提升对生活、情感的认识,而且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