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2017-06-19 01:23朱嫣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概括能力阅读教学

朱嫣

[摘 要]概括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概括能力是学生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题内容、文体特点、核心词句等方面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进行概括,帮助学生形成概括意识、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概括能力;主题归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32-01

目前,在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必备的基本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但由于没有目的性、序列性等,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怎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一、主题规整,培养概括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在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概括意识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站在全局的、整体的角度上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引领学生对文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如,苏教版第九册的第五单元有《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类的文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还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概括意识和能力。笔者是这样对学生进行概括意识培养的:“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它们在描写内容与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概括梳理以后,完成下表。”

在表格的提示下,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在回顾、梳理与总结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得到逐步的提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根据本单元课文的性质特点,借助表格引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把整个单元的内容梳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可以把厚书读薄,使学生自觉养成归纳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概括意识。

二、文体梳理,构建概括框架

不同文体的概括方法是不同的,记叙文概括的方法一般是六要素归纳法,说明文一般采取段意汇总的概括方法。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课文的概括方法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搭建简单的概括框架,使学生学会按图索骥、举一反三,提升概括能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时,笔者这样引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

时间:1839年3月17日夜晚;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

在这里,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上述表格,然后再进行概括课文内容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概括得具体完整一些。这是概括记叙文常用的六要素归纳法”。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善于根据文体特征,帮助学生总结出不同文体文章的概括方法。在基本框架的指引下,学生概括起文章来也就更为简单、轻松。

三、找准核心,学习概括表达

在概括能力的培养方面,找准文章的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是关键。否则,容易使学生的概括抓不住要领,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一般来说,概括内容的核心就在课文题目、中心句、关键词中。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核心问题,找到切入点,使学生学会概括、学会表达。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詹天佑》一课,课文开头就直接写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既是课文的总起句,又是文章的中心句。在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这句话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于是,围绕着“杰出”与“爱国”这两个关键的词语,学生从詹天佑在修建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如何解决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而且使他们对詹天佑的爱国之情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鼓励学生從关键词句入手,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概括课文时有据可依、有路可循,有效促进了学生概括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教师只有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入手,注重对学生概括意识、方法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概括能力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让概括有“法”可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如何提高记叙文的概括能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