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精准识别的实践探索

2017-06-19 21:51杨春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资助辅导员实践

杨春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资助对象实行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管理的学生资助工作方式,是探索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思维。本文从一线从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辅导员的视角阐述建立一套可供量化的系统,建立可操作的细则,旨在减少人工劳作,提高效率,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辅导员;资助;精准识别;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1-03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中,帮扶贫困学生是一件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的重要工作。有效做好贫困学生精准资助的工作,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学生爱国感想、自立、自强,诚信友善,为培养学生德才兼备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精准扶贫”做了深入的阐释和部署,对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实践空间。大学生资助虽然有其外在物质财富传递的载体,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质财富的载体所表征的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引导学生塑造与生成一种合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自我意识,是资助工作优化学生人生的重要内涵,也是一种价值期望。

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或方法,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践改良,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机制和学生自主评价机制相结合使冒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可称之机。

一、辅导员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一)贫困生认定操作标准难确定

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认定标准有:以生源所在地居民低保证为依据;建档立卡户、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属最低,如: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单亲家庭,且家长下岗或失去劳动能力;边远山区的农村贫困家庭,城市双亲下岗等。但是,这样的标准很难精准地对贫困生作出认定。

(二)贫困生认定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首先会根据学生生源地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来进行初步认证,辅导员对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只能采取以“贫困证明+自我申请+老师意见+民主评议”的方式,根本无法核实每一个贫困生的真实情况,这就引发了各方面的不满,争议较大,虽然程序合法但效果令人不信服,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由于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标准难确定,认定方式不科学,可操作性已经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瓶颈,使认定工作的参与者都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感,贫困证明受质疑、贫困程度受质疑、民主评议受质疑。

二、精准识别:辅导员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贫困生认定方法

要想真正将贫困资助工作做好,做到实处,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基本前提。除了以国家、学校相关资助管理的条例及规定为蓝本外,笔者在辅导员工作岗位多年工作实践中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并且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把模糊的无法操作的概念变成直观的数据。

(一)量化贫困生认定的多层次指标体系

科学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级、二级指标和多个主要观测点。设立能够反映家庭真实经济状况的观测点和能够体现学生真实消费状况的消费行为是认定其是否贫困的基础。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关键在于构建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指标体系。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学生家庭属性,学生生源信息、学生家庭情况、特殊情况等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对应的信息,按照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程度不同进行区分。细化了主要观测点,多个维度识别资助对象(见下表)。采用的评定标准都是客观数据可核查的,如家庭成员是否有残疾、重大疾病,家庭是否有住房、直系亲属是否享受低保等。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补充。[2]

(二)学生自主评价基础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排序法

第一步,学生根据认定指标标准体系得到量化分数,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序A1。第二步,每个学生对班级内的全班学生基于个人对他人(包括自己)的量化表进行贫困程度的排序(升序)。然后,对每一个学生所得的排序数相加,得到一个总数,再对全班学生所得排序总数值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初步的班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排序A2。[3]第三步,召开班级评议小组会议。对比A1和A2排序。看排序是否有明显偏差,是否合理,并得出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综合排序A3。第四步,对量化分数与学生自主评价排序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核实。

(三)对班级的贫困认定排序进行纠错

上述排序方法对班级进行贫困程度排序后,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能真实反映贫困程度的情况,要开展相应的纠正处理。

例如:(见表二)一,小张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由单亲母亲养育,性格上就非常孤僻,害怕与人交往,其他学生对他(她)的家庭情况不了解,而本人也害怕同学嘲笑自己家庭困难。对这类学生,就必须要给予帮助教育,同时要保证资助资金到位,真正解决其经济困难问题,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二,小李量化分较高,家庭经济真正困难,但是虚荣心较强,表面上生活显得较宽裕,实则生活捉襟见肘,掩盖了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对这类学生,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教育要进行思想教育。三,小王量化分数为35,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善于钻营,人际关系较好,在学生中相互拉票,在小群体内承诺获得资助后利益均沾的学生排名靠前,导致贫困程度排序出现大面积不正常情况。对于这类的学生,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对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学生,发现根本达不到贫困的标准,與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时,要通过家访,查明真相后,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诚信教育。以量化为基础的学生自主评价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自主评价进行微调,成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猜你喜欢
资助辅导员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