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丽
[摘要]“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其核心是“创新”。“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对“互联网+”概念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互联网+学科服务”发展模式下应呈现的常态特征,提出了“互联网+学科服务”的融合路径,为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学科服务;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1005-6041(2017)02-0001-04
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1]为特征的“互联网+”现已发展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订“互联网+”行动以来,各行各业都积极投入到了这股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图书馆界也不例外,“互联网+”的提出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业务,学科服务更应顺应时势,努力提升和拓展自身的服务能力。
1“互联网+”与图书馆学科服务
11 “互联网+”概念内涵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其核心是创新,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方式,完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如:互联网+传统红娘=相亲网站,互联网+传统医院=春雨医生,互联网+传统交通=滴滴打车等等。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通过“互联网+”完成产业升级的行业不仅仅只是把业务互联网化,而是重构了商业模式和业务体系,通过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行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目前的“互联网+”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各行业对“互联网+”还在进行论证和摸索,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会带来更多传统行业的“破与立”。所以,各个行业都应积极探索和思考“互联网+”大背景下的行业发展方向,图书馆界也不例外。
12 互联网+图书馆学科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JP2]图书馆也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新兴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准。“互联网+”[JP]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有助于解决图书馆长久以来存在的管理和服务中的很多难题和困境,因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业界关注和研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可以依托信息通信技术与图书馆服务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更新业务体系、重构服务模式、优化信息资源等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图书馆学科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决定了一个高校图书馆能否真正完成“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任务。因此,把先进的“互联网+”理念融入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范畴,可以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新的发展与生机,为图书馆良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互联网+”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模式特征
“互联网+”下的学科服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服务模式,“互联网+”的理念与技术对信息资源的来源、传播、利用和共享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合成了学科服务模式的新常态特征。
21 互动性——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
在传统的学科服务模式中,图书馆根据自身对服务对象的理解,通过被动服务或一些简单的主动服务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用户是学科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同时由于信息资源、服务水平等的限制,很难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能为图书馆和用户之间搭建一个快捷实用的互动平台,让用户能与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充分互动,将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告诉学科馆员,甚至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需求,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出谋划策,亲自参与到学科服务的建设中来。学科馆员则可以根据用户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说,“互联网+”间接促进了学科服务的个性化趋势,让学科服务更有针对性。
22 合理性——优化了学科服务结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服务模式更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化、个性化的需求。用户在体验“互联网+”下的学科服务时,不仅仅能够得到快捷实用的信息服务,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本身也将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学科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各种创新特点,使用户能够体验到与传统的服务模式截然不同的感受。互联网可以逐渐培养用户享受获取知识化、个性化学科服务的舒适性和便捷性,用户也就会逐渐习惯于“互联网+”下的学科服务所提供的“唾手可得”和“无所不及”的服务和精神享受。同时,互联网通信技术有助于实现时间、空间错位下的供求匹配,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科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双方的福利水平,进一步优化学科服务结构和用户的信息需求。
23 分享性——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行为
AIDMA是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最初接触到商品到最终完成购买经历五个阶段: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诱发兴趣,D(Desire)唤起欲望,M(Memory)留下记忆,A(Action)购买行动。该模型主要适用于实体经济时代,对互联网消费者行为的解释则不够准确,因而学术界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网络消费者的AISAS理论。该理论前两个阶段与AIDMA基本相同,第三个阶段变成了S(Search),即消费者在互联网背景下主动进行商品服务的搜寻,第四个阶段变为了分享即S(Share),将购买心得与他人分享。这种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理论模型变化同样适用于学科服务用户的行为分析。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科服务用户会更主动地检索信息,能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信息资源,并将信息服务的使用体验与他人分享。学科服务用户自主搜索和分享行为的普遍性,能使信息资源以网络为中心聚合扩散,从而产生成倍的传播效果,对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和享受信息服务的模式带来革命性变革,用户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其他用户分享的各类信息,使得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由图书馆的单向推荐行为向图书馆和用户共同传播、分享转变。
24 包容性——实现了跨学科、跨时空服务
传统的学科服务模式由于文献资源、时间空间人力等的限制,在学科服务提供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而“互联网+”下的学科服务则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传统学科服务的资源限制和时空限制趋于消失。首先,现在的学科用户在信息资源的选择上是没有范围限制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学科发展逐渐呈现交融化、协同化的趋势,学科服务用户的信息需求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科领域,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各类优质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图书馆学科服务可以利用互联网以无限的信息资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互联网+”下的学科服务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的O2O服务模式。网络技术发展下的信息是无边界的,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也同样不受时空限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文献服务。
3“互联网+学科服务”融合机制研究
“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学科服务”就是在传统学科服务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的思维、理念和技术,对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深化,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互联网+学科服务”的融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图书馆学科服务当中
“互联网+”概念的走强表明了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功能特征和人们实践方式互联网化的重要趋势[2]。“互联网+”不仅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生活,更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全新变革。“互联网+”思维是对互联网思维的延伸和实践成果。互联网思维涵盖了跨界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但其中的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等虽然都是对互联网思维的总结概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复描述了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时需要关注的重点。而互联网思维的实质要义是:“任何环节的信息交流均会被加速,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能”[3],即借助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信息的传递,由此引发了各种联动反应。所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学科服务时要首先基于这个前提。而图书馆在进行学科服务时该做怎样更具体的考量,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311 资源整合,建立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标准体系。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资源获取、传输的方式,图书馆作为专业的信息资源提供者和集散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这是信息资源发现的一个导航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科间相互渗透,学科界限逐渐模糊,呈现出交融化、协同化的趋势,这不仅导致信息资源的无序和分散,还由于信息资源在结构、分布、传播范围和途径等方面的复杂多样性造成检索的困难。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提供学科服务之前,对结构功能和数据对象迥异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组,从而形成一个效率更高的有机整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图书馆在“整合多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如何更有效率地进行整合,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是什么”等问题上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体系,使资源整合有据可依,从而使学科服务得以更高效地开展。
312 服务创新,确立用户反馈纠错机制。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20是“互联网+”发展的灵魂。图书馆学科服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贴近学科用户的需求。打造用户参与的互联空间也将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核心要义[4]。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学科服务供需双方沟通渠道更加通畅,图书馆完全可以将用户反馈纳入到学科服务的建设和纠错机制中,形成内部创新的标准化体系。实时地关注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微创新,快速迭代,使学科服务更加健康长久地发展。
313 结构调整,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学科化服务。“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结构重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也使图书馆学科服务原有的业务结构和关系结构受到冲击。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用户,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图书馆在提供学科服务时,必须要有更加精准的用户定位和更专业的服务才能留住用户。为此,图书馆一方面应对学科服务团队结构进行调整重构,结合学科和人员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科馆员分配。另一方面,对学科服务内容和模式进行梳理深化,结合高校学科特点,将普适学科服务(投稿指南、讲座服务、馆藏揭示等)和专业学科服务(定题服务、科技查新、学科竞争力分析等)进行区分,在做好普适学科服务的同时,对高校重点学科开展更加专深、精准的专业学科服务,拓展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密度、深度与广度。
314 开放共享,构建有效的用户连接机制。将“互联网+”应用于图书馆学科服务,目的之一就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学科馆员和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物质世界和互联网虚拟空间之间的有效连接。让用户通过这种连接,能够便利地获取和分享资源与服务;让图书馆通过这种连接,更加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更有效地提供服务。这种连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图书馆的服务推广渠道,与传统的服务推广不同,这种方式的推广,用户参与度更高,也更积极主动,对学科服务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构建这种连接,要充分考虑到连接应用的服务场合、学科服务参与者的特征,各种规则、服务协议和信息技术等等。
32 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寻求突破
“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些以信息服务为主的行业,正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在重新构建新的竞争形态。作为专业的信息集散地和信息服务提供者,图书馆必须对其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积极主动寻求突破,避免被边缘化,学科服务更要借助技术的力量来突破目前的服务瓶颈,提高服务水平。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有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拥有开放、共享、移动和交互等优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服务特点主要有:智能化的移动终端设备,信息接收的及时性,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学科服务可以利用移動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融合来提升服务覆盖面,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如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图书馆、手机APP等移动新媒体,使学科服务能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线上线下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也能增加学科服务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互动功能和分享机制,让用户主动参与到学科服务当中,借此深入了解用户关注点;利用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将信息服务由点对面服务转化为点对点的服务,打造互动和精准的服务。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5],是指在目标实体上安装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传感技术实时采集目标实体的信息数据,并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利用传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可以实现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可以再现现实世界的业务。学科服务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将信息传感设备接入科研或教学设备中,实时收集动态的数据信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形成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学科服务信息内容,这种信息内容形成过程更加客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科服务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海量数据,并分析挖掘出其中的潜在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对用户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出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和受关注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整合,以盘活存量信息源。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找到用户需求点,从而打造学科服务精准的内容定位,进行个性化服务。如利用用户在学科服务网站上点击资源和服务的类别和频率等痕迹来挖掘用户偏好,从而设置个性化服务内容。
云计算的优势在于高效节能、扩展性强和节约成本。云计算是“互联网+”技术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对数据的搜集处理,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都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数据库和存储功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图书馆服务与之相互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云计算可以对各类学科服务资源进行深层次管理、挖掘,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科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实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知识化和智能化。
33 打造专业的学科服务团队
把“互联网+”真正地融入到图书馆学科服务当中,有一个前提和决定性条件——专业的学科服务团队。[JP2]团队成员是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人才,[JP]不仅要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检索、分析等基础服务和业务,也要有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专业背景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图书馆对专业人才进行引进和培养,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标准的制定,做好顶层设计和业务流程规划,使“互联网+学科服务”能够真正科学地得以实现。
4结语
[JP2]以往每一次服务理念和信息技术的革新都会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相信“互联网+”[JP]的出现,也会带来图书馆和学科服务的长足进步和发展。虽然“互联网+学科服务”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如很多业内人士对“互联网+”还不太了解,尚未具备“互联网+”的服务理念、对“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等等,但相信随着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和深入研究,借助不断成熟的技术,一定会实现“互联网+学科服务”的完美融合,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62.
[2]刘卫平.“互联网+”呼唤思维方式深刻变革[EB/OL].[2015-04-28].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4/28/c_127740785.htm.
[3]王义之.“互联网+思维”大起底[EB/OL].[2014-01-17].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4/28/c_127740785.htm.
[4]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書与情报,2015(4):63—70.
[5]物联网大规模应用还需时日[EB/OL].[2016-09-29].http:∥iot.ofweek.com/2016-09/ART-132216-8500-3004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