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峰,韦继光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 210014)
蓝莓生产中常见的虫害
——斑翅果蝇
蒋佳峰,韦继光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 210014)
斑翅果蝇是一种危害多种水果的毁灭性果实害虫,近年来在多个种植区发现蓝莓斑翅果蝇虫害,果蝇虫害扩散迅速,种群繁殖增长快,危害损失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控与防治,防止其造成危害。
斑翅果蝇是一种小果蝇,其特点是翅膀上有明显的斑点(图1),雌性果蝇在交配7~10天后在蓝莓果实内产卵,一般在一个果实只产一个卵(图2),其在15~30天内可产25~100个卵,卵5天后即孵化出蛆,蛆取食果肉17~22天后长至0.7厘米长,被侵入的蓝莓会很快变软,皱缩,蛆掉落在地面后,钻入土壤2.5~15厘米处化蛹越冬。
可以通过带有醋酸铵的黄色粘板进行成虫监测(也有国内学者提出混合用黄绿蓝三种色板效果更好)。粘板放置在田间和田块边缘可以判断果蝇是外部移入或自带的。
粘板每6亩地放2~4块,放置在树体背阴挂果处,高度在膝盖到腰之间或置于树体2/3处,避免树叶触碰。在每周每板抓获3只或者整个田间抓获5只时需进行防控。
图1 斑翅果蝇
图2 斑翅果蝇幼虫
有机管理的蓝莓园可以在花瓣脱落果实开始膨大时喷施刺糖菌素类杀虫剂或高岭黏土,杀虫剂每7天喷施一次,因为该类杀虫剂易分解。
吡虫啉是一种高效杀虫剂,但是会对授粉蜂产生毒害,仅在虫害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使用。杀虫剂喷施时添加一些水解蛋白有利于提高杀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