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锭
“虎山庙”尘封的历史闪金光
张金锭
虎山庙,位于闽北武夷山市“双世遗产地”南麓的一座百年古庙,与武夷山青山绿水遥相辉映。可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第三战区在这座古庙的茶树林里秘密制造了一起屠杀新四军的历史事件。
国民党第三战区,为何会在武夷山“虎山庙”秘密制造一起屠杀新四军的历史事件?史料记载有三个背景:其一,因为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了皖南事变而造成的历史悲剧;其二,为了迫害被俘的新四军,国民党第三战区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建立集中营,用这个人间地狱来关押被俘的新四军;其三,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直接威胁上饶,集中营于6月5日随同第三战区机关向闽北崇安转移。6月17日,集中营第6中队新四军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赤石渡口成功举行了集体越狱大暴动,激怒了国民党第三战区高官。敌人于6月19日以重新编队为名,从集中营其他中队抽出所谓的“顽固分子”和“危险分子”59位,押到“虎山庙”的茶树林里进行集体大屠杀,除秦烽1人幸存,58位新四军全部罹难。对此史学界概括是三个斗争的“继续”: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斗争的继续;赤石暴动是上饶集中营斗争的继续;“虎山庙”大屠杀是赤石暴动斗争的继续。
为了抢救闽北新四军五团的红色资源,笔者最近翻阅封尘了七十五年的“虎山庙”大屠杀历史档案,发现在58位新四军烈士名册里有5位是闽北新四军五团的烈士。他们都为抗战胜利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生命。现分别介绍于后。
1915年出生于福建永定县塘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在闽西南抗日义勇军新兵连当兵,由该连党支部组织委员熊宝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义勇军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他担任三营司务长。1938年2月,林开凤调新四军第三支队,先后任支队民运股长、五团三营营长、副团长。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林开凤怒不可遏,痛骂蒋介石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他与五团徐锦树团长共同指挥全团奋勇抗击顽军。在激战中因弹尽粮绝,林开凤在带领部队突围途中,不幸被国民党泾县地方武装拦住盘查,关在县看守所。同年5月,林开凤等军事干部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军官大队”第五中队。在第一期“训练”快要结束时,敌人对被囚的新四军举行一次书面政治测验。林开凤在中国国民党填空题一栏,义正辞严地斥之为“民族败类”。在中国共产党填空题一栏,自然写道“民族救星”,当场被敌人毒打一阵。特务指导员在林开凤评语中写到“中毒太深,难以感化,严加管训”。同年9月,敌人进行第二次编队,将林开凤编入“军事顽固队”第三中队“受训”。
1942年4月,上饶集中营对外改名“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后,林开凤仍被囚于“军事顽固队”第三中队。同年6月5日,上饶集中营跟随第三战区机关向闽北崇安方向转移。6月17日,第六中队的新四军在崇安赤石渡口举行集体暴动成功后,第三战区中将主任卢旭从建阳赶来崇安,召集大小特务开会,布置屠杀一批新四军,林开凤属于“编训以来考评成绩最劣”而又是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副团长等情形,被列入屠杀名单。
6月19日下午3时左右,林开凤等14位新四军,由宪兵押到离赤石的角亭村,关在虎山庙西边的一间空屋内。接着,一个个被反绑着双手,押到庙后茶树林一个土坑边屠杀。临刑前,林开凤带头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1917年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青阳镇。1937年锡澄沦陷前夕,薛克凡与瞿淑(女)毅然离开家乡,踏上革命征程。在武汉,两人结为伴侣。这年底,他俩抵达延安,分别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薛克凡、瞿淑相继毕业,分配到湖南衡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薛克凡公开身份为衡阳火车站西站站长。他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参加策动“一二·八”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国民党军警追捕,遂转移至广西桂林。经八路军驻桂办事处介绍他和瞿淑一起到新四军军部。1940年8月,薛克凡分配在第三支队五团任军需主任,瞿淑分配在第二支队三团任服务团团员。
皖南事变中,薛克凡与瞿淑在敌军搜山时一同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周田村。他被编在“军官大队”第三中队,经常通过秘密传递条子的办法,与同囚在集中营第五中队三区队的妻子互相勉励,坚持革命气节。瞿淑在狱中,被三区队共产党员们推举为秘密党组织负责人之一,薛克凡十分快慰,于是传条子给瞿淑说:“我以有你这样一位妻子感到自豪,我们要坚持斗争,以清白之身争取活着出去,更好地为党工作。”
1942年5月,日军进犯浙赣铁路,进逼上饶,上饶集中营往崇安县转移。6月17日,第六中队80多名新四军干部在狱中秘密党支部领导下,成功举行了暴动。敌疯狂报复,于6月19日下午在虎山庙进行集体大屠杀。薛克凡、瞿淑夫妻双双遇难。他俩的闪光人生永留人间!
福建人,1917年出生,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排长、连长、侦察参谋等职。
皖南事变中,陈冠军参加了战斗,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1月14日他随部队突围时,在大坑谷口被顽军所捕。同年3月,他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囚禁在“军官大队”第四中队。
1941年9月,敌人进行了第二期“训练”编队,陈冠军被编到“军事顽固队”的第三中队。他入三中队后,特务区队长林贤良经常找他的岔子,非打即骂。一天,陈冠军打了个呵欠,林贤良说他有意“藐视长官”,硬要罚他吞黄烟丝。在敌人淫威面前,他毫不示弱,一挥手将黄烟丝打落在地。林贤良动手欲打,冷不防被他一推,一个踉跄栽倒在地,这个特务怏怏走开了。他勇于对敌斗争,表现出铁的新四军大无畏精神。
1942年6月,日本鬼子发动浙赣战役,国民党顽固派匆匆将上饶集中营迁往崇安。6月17日途经崇安赤石渡口时,第六中队80多名新四军举行了暴动。6月18日,敌人将其他五个中队从下梅宿营地押回到赤石村。18日傍晚,陈冠军双手被反绑着。他已置生死于度外,神态自若,高唱《国际歌》。19日下午,敌人将第一批新四军押解到虎山庙茶树林里集体屠杀。陈冠军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革命献身的誓言。
龙岩市东肖镇邓厝人,1922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37年,经人介绍到广东南雄县龙岩一家同乡开的商店当学徒。在南雄,他结识了思想进步的同乡吴不忧和吴庆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1939年初和吴庆秋一道秘密奔赴皖南,参加了新四军。
在皖南,他见到时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的伯父邓子恢,伯父非常高兴,留他在新四军政治部住一段时间。他向伯父提出要工作或学习的要求,被分配在教导队青年队学习。1939年3月加入了共产党。同年7月,他与哥哥邓毅生调到军部学习做翻译电报工作。1940年秋邓复生调到第三支队五团三营任书记员。
在皖南事变的战斗中,邓复生作战勇敢,奋勇杀敌。1月12日的“东流山血战”,邓复生是营部书记员没有武器,他从敌人手里夺过枪支,与五团战友并肩战斗,顶住正面敌人的反复冲击。这天夜里,邓复生随同军部一道突围时不幸被顽军所捕。敌军审问他时,他隐瞒了共产党员和职务的真实政治身份,说是班长,没有参加共产党。敌人无从查实,便以他的班长身份与其他被捕的新四军班长、连部文书、军需一级人员囚入上饶集中营第一中队,后又被押到铅山县永平“受训”。
1942年春,囚禁在铅山县永平“军士大队”和石塘“步兵第二大队”的新四军,被分别拨补到国民党野战部队二十六军。1942年6月初,邓复生利用上山做苦役,乘机越狱逃出。他在往武夷山寻找地下党和闽北游击队时,不幸被崇安国民党第一绥靖分区指挥部抓获,经特务认出他是“军士大队”的逃犯。此刻正值上饶集中营转移到了崇安,敌人将他就地送到集中营。6月19日,邓复生在虎山庙大屠杀中英勇就义。
安徽含山人,1923年出生,七七事变发生后,张鸿九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由其三叔介绍到运槽新生书店当学徒。1939年5月,张鸿九毅然独自到泾县云岭参加了新四军,经民运部陈茂辉介绍到教导队学习三个月,结业后分配到第三支队五团任文化教员。
张鸿九在皖南事变突围中被顽军五十二师所捕,被转送临溪“皖南特训处”囚禁。在狱中,他与杨立平等被囚人员经常唱《新四军军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由于他立场坚定,斗争坚决,增进了他与被囚战友的了解。在狱中战友的鼓励帮助下,他不断提高了对敌斗争的觉悟。一天,训导科提审了他,在照例问过他的姓名、籍贯、年龄、党派和新四军任职等情况后,又进一步审问道:
“你为什么要参加新四军?”
“抗日救国”,张鸿九答道。
“新四军是叛军,参加叛军是误入歧途,你得悔过!”
“我只知道新四军是抗日的部队,抗日没有错,无过可悔!”
“你要回到国军这边来。”
“我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1941年5月中旬,张鸿九被押到上饶周田村,关在集中营“特别训练班”学员中队三区队。在狱中秘密党支部领导下,由于他坚决不肯自首,坚持对敌斗争,被特务考评为“思想顽固”,被囚入“军事顽固队”第三中队。
1942年6月5日集中营从上饶周田村出发,6月17日下午到达崇安县赤石镇。第六中队80多名新四军,在狱中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举行了徒手大暴动。嗜杀成性的特务匪徒,疯狂报复,将张鸿九列入屠杀名单。6月19日下午,张鸿九被敌人杀害于虎山庙的茶树林里,就义时年仅19岁。
人生的价值在于无私奉献,闪光奉献是人生的主旋律。闽北新四军五团这5位烈士的闪光人生价值观,是千千万万抗战英雄传承这个主旋律的代表人物。
(作者单位:武夷山市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