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郭春花 文/摄
一件T恤衫卖价1400元的底气何在?
本刊记者_郭春花 文/摄
项目名称:汉麻高效可控清洁化纺织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及其产业化
完成单位: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汉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恒天立信工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郝新敏、张华、张国君、高明斋、刘雪强、冯新星、刘辉、杨元、马德建、李新奇、张长琦、方寿林、王飞、杨伟巨、李伟
说起大麻,相信很多人都会避之不及,但在纺织行业,有人却把用它做成的T恤衫卖到了1400元/件,净利润达30%多,在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一项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开发的“汉麻高效可控清洁化纺织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及其产业化”技术。该技术针对麻纤维生产中污染重、能耗高、效率低、品质差等世界性难题,以节能减排、高效、可控、精细为目标,通过系统研发,形成了从工艺到设备、原料到成品、产品到标准、技术到产业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该项目也因此荣获了“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
汉麻是世界公认的绿色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排汗性、天然的抗菌防臭性、优良的吸附性、卓越的抗紫外性和独特的吸波消音性。但麻纤维普遍存在“污染重、能耗高、效率低、品质差”等生产瓶颈,特别是汉麻韧皮脱胶等难题没能攻克,导致国内外市场一直没有形成大批的生产规模,严重制约了汉麻纤维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
为攻克汉麻产业化瓶颈,军需装备研究所自2003年就开展了汉麻综合利用创新技术的研究。十多年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郝新敏博士和研究团队一起在汉麻种植、韧皮纤维加工、秆芯利用、籽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拉开了汉麻综合应用产业化序幕。
谈到开发过程的艰辛,郝新敏感慨道:“汉麻产业化难度最大的环节就是纤维加工,因为相比亚麻、苎麻等,汉麻韧皮纤维中胶质高出很多,而国际同行也都特别了解攻克这项技术的艰巨,因此都没有投入资金、精力去研究这项技术,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自己去研发。”于是,郝新敏拿着样品到亚麻、苎麻企业一家家去试验,在有的试验基地,郝新敏一呆就是两三个月。“那个时候,郝博士一年坐飞机的次数超过了140次,相当于一年就‘坐’出个金卡。”项目参与方之一、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明斋笑言。
“我们当前的纺纱设备大都是在棉纺设备上结合汉麻产业特色改进并加以创新而来,但这个过程特别难,小到一个间距都必须精确到符合汉麻纤维的特点,因为一个间距大小不合适,布面上的疵点就特别明显。”郝新敏谈到,“更艰难的是前道的纤维加工设备完全没有可以借鉴的,我们只能不断地与设备企业磨合、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整套原创性设备。”
有了原创技术,然后申请发明专利、申报奖项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郝新敏却带领汉麻研究团队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先产业化后申请专利。在有了属于自己的汉麻产业化原创技术后,郝新敏并没有立即去申请专利,而是联合雅戈尔集团于2009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规模为5000吨/年的汉麻纤维加工厂,可生产加工12万亩汉麻韧皮纤维。之后又于2014年在湖北嘉鱼成立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工汉麻高支纱,目前一期年产纯纺纱1000吨、混纺纱4000吨。
目前,该项目生产的汉麻棉型短纤维平均长度大于32mm,细度超过3200Nm,麻条纤维长度可调,细度可达2000Nm,指标远超过国家标准指标;纯纺纱可达60Nm以上,麻棉(55/45)纱可达100S以上,指标超过国标优等品。经过专家验收,认为该项目“加工技术和产品水平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通过几年的产业化生产,该项目带动了汉麻种植近万亩,解决农业、工业和销售产业链就业5000人。在产品开发上,成功研发出汉麻针织品、内衣裤、毛巾类、墙纸等产品,属于国际首创,实现了汉麻纺织品的功能化、高品质化和系列化。同时,研究开发了汉麻液氨加工技术、生物酶处理工艺及空气柔软的方法,大幅提高了汉麻织物的服用性能。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汉麻纤维和制品不仅具备了如棉纤维般的柔软抗皱性能,而且具有透气、快干、防臭等功能性的特点,为汉麻制品的差异性、功能性和高档化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汉麻系列产品已在军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军报记者甚至称赞汉麻军用产品是官兵们的新宠儿。”郝新敏说。
据了解,该项目近三年直接新增销售额49665万元,利税5649万元,间接新增销售248321万元,利税63242万元。
“几年的实践过程充分证明这个项目的确是可以产业化的,是确实可以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高明斋谈到。
而在郝新敏心中,对这个项目抱着更高的期望。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利用高支汉麻面料制作T恤和内衣共34万件,销售收入达到49346万元,利润17273万元,税收2468万元。“平均一件T恤衫的卖价就可达1400元,净利润率达30%多。”郝新敏算了一笔账。
把汉麻这个世界公认的绿色纤维的高价值做出来,正是郝新敏做这个项目更殷切的期望:“汉麻产业规模本身不大,不可能像棉花、化纤那样去拼量,而是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把它的高品质、高附加值做出特色来,做精做强汉麻产业,做出中国自己的品牌,让这个古老的行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对于汉麻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郝新敏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一是要做强规模,包括建设高效种植基地,让汉麻的皮、叶、杆都能得到有效应用,从而增加农民收益,对工业来讲,进而可以降低原料成本。目前,相关部门已有规划要在全国建立七个种植基地,种植汉麻百万亩以上,同时汉麻纤维加工厂的规模也需进一步扩大,然后集中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建设更多的汉麻体验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汉麻制品带来的优越舒适感。”
目前,汉麻高支纱已实现产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