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娟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中学)
摘 要:中学历史学科历来就不被部分学生及其家长重视,加上当今的网络、微信、声光电色娱乐活动的挤占,历史学科越来越被部分学生边缘化。对此,历史老师要认清形势,要在课堂教学中调整策略、改变教法,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精讲精练,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活化教材
说起历史学科,很多学生甚至家长在思想上几乎都不够重视,认为学习历史学科,无外乎就是死记硬背,加上网络、微信、声光电色娱乐活动对学生的诱惑,还有一些老师把历史课上得枯燥无味,这就必然使历史课失去应有的青春与活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极少的历史课时内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能在考试中有所提高,活化教材、精讲精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兴趣
“读史可以明智”,但是学生若没有兴趣,即使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一切都是白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话大家都非常熟悉,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
1.设计好导语
每节课能否有一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很快地拉入课堂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避免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导语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以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讲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可以把热门的电视剧《锦绣未央》的部分镜头裁剪为导入视频让学生看,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2.讲述历史故事
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如《三国鼎立》中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巧设历史知识的考点,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成语故事也能成为很好的素材,像诸侯争霸中的“退避三舍”“一箭之仇”“桐叶封侯”;像楚汉之争中的“四面楚歌”、淝水之战中的“风声鹤唳”等,这样把教学内容故事化,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组织历史知识辩论会
充分利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如秦皇汉武的功过是非、哥伦布是英雄还是魔鬼、工业革命的利与弊等等,只要组织得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促进他们形成的正确历史观。
4.坚持正确的评价方式
历史课堂上有很多的主观题,尽量避免单纯的对与错的评价,要注意尊重学生,多以肯定为主。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大胆尝试,增强他们答题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好学、乐学的良好氛围。
另外,鼓励学生编排历史剧,推敲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活动等等,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利用这些方法,再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然会提高。
二、活化教材
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历史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历史学科的知识量很多,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比较和关联。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认真备课,谈到某处知识能够信手拈来,增添一些教材中没有罗列的知识,这样就不至于照本宣科而显得枯燥无味了。例如,讲到巴黎和会,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五四爱国运动;讲到两极格局,可以串联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讲到淝水之战,可以连接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例。这样,教师用“一泉水”,就能满足学生的“一碗水”。
用教材教,要注重教材的前后关系,要大胆取舍。就教材前后关系而言,以新民主革命时期为例,其内容庞杂、洋洋洒洒,就需要帮助学生理清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十年内战,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样的一个脉络,由此带出的重大事件会形象、生动地烙在学生的记忆里;就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言,也需要我们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的时空模型。对于教材的使用,我们要大胆地取舍: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较少的内容,我们就要“惜墨如金”,对于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章节内容,我们就要“用墨如泼”。
三、精讲精练
大多数学生把课余的时间都给了所谓的主科,很少把课下的时间用在历史学科上。鉴于这一事实,历史老师要调整策略,科学利用仅有的课堂时间进行精讲精练。精讲精练,顾名思义就是要做到讲得精、练得精,当堂能解决的问题当堂完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把历史文本、历史教参、历史课外资料揉碎、重组、过滤,最终提炼出一颗课堂教学的“金丹”, 再用这颗“金丹”教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历史老师的责任。
总之,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历史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历史教材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精讲精练,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快快乐乐地接受历史知识的洗礼,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编辑 温雪莲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