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对缺血心肌术后复跳的影响研究

2017-06-17 04:10樊国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影响

樊国华

【摘要】 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缺血心肌术后患者的过程中, 评价应用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对术后复跳情况的影响, 为临床心内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68例心肌缺血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给予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心脏复跳情况和24 h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心脏复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每搏输出量(SV)为(70.5±20.7)ml/s、心输出量(CO)为(6.8±3.1)L/min、射血分数(EF)为(54.7±11.9)%,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6±21.3)ml/s、(5.3±2.7)L/min、(48.3±1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缺血心肌术后患者的过程中, 应用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复跳情况, 避免发生心律失常, 并改善低心排血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 缺血心肌术后;复合辅酶;门冬氨酸钾镁;复跳;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82

近些年,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 致使我国的动脉硬化患者越来越多, 这也引发了心肌缺血患者的增多[1]。而心肌缺血往往会提高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几率, 同时也极易诱发患者的猝死状况, 此外, 还可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严重威胁了患病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在其临床治疗方面, 除了药物治疗外, 还可予以缺血心肌术进行治疗, 但是缺血心肌术后会对患者的复跳产生一定影响。为此, 本研究旨在临床治疗缺血心肌术后患者的过程中, 评价应用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对术后复跳情况的影响, 为临床心内科治疗奠定基础,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自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 其中男38例, 女30例;年龄39~78岁, 平均年龄(51.12±8.76)岁;平均心房颤动时间(7.2±4.3)年;平均手术时间(159.7±22.3)min;

平均EF(48±5)%;平均外循环时间(98.6±18.7)min。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①所有患者予以常规的缺血心肌术治疗;②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治疗;③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现象, 予以改善循环及强心剂治疗;④维持患者的营养、酸碱、水电解质平衡;⑤降血脂、血压等治疗。

试验组患者给予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用法:200U的复合辅酶(注射用复合辅酶,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20002)、30 ml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B3020038)与15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 于静脉缓慢注入。术前5~7 d 1次/d;术中:完成中心静脉穿刺后, 以100~150 ml/h的速度输入。

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用法与试验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的心脏复跳情况(自动复跳、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和24 h血流动力学变化(SV、CO、EF)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心脏复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 SV为(70.5±20.7)ml/s、CO为(6.8±3.1)L/min、EF为(54.7±11.9)%,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6±21.3)ml/s、

(5.3±2.7)L/min、(48.3±1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 低钾血症及低镁血症极易诱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 如不能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则极易导致患者猝死[3]。深究其猝死机制可能为镁离子水平降低可影响钾、钠离子的表达水平, 增强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进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4];此外, 低镁还可导师冠脉外周血管阻力变大, 聚集血小板, 促使机体处于高凝的状态, 进而诱发心肌梗死[5]。复合辅酶是一种保护细胞的优良药剂, 其成分均为天然的, 有研究显示, 其可增强自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 清除自由基, 同时有利于Na+-K+-ATP酶活性的增强, 进而减少缺血后对心肌细胞的急性损伤[6]。此外, 当其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时可激活ATP酶活系统, 协同改善心肌缺血现象, 进而减少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同时聚集细胞内的钙离子, 保护完整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 避免发生心肌顿抑, 增强复跳能力[7]。

在本研究中,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心脏复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均验证了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的成功性与优越性, 与都彩菊等[8]研究结果相一致, 联合治疗可显著减少复跳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并避免发生心脏低心排量的现象。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缺血心肌术后患者的过程中, 应用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复跳情况, 避免发生心律失常, 并改善低心排血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桂根, 陈真祥, 陈莹.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10):75-76.

[2] 何健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当代医学, 2012, 18(20):98-99.

[3] 陈春娟.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液黏附状态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4):103-104.

[4] 武雯涛, 王莉.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效果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15):5-6.

[5] 程建, 杨鸿英.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1):134-135.

[6] 萧毓萍.复合辅酶、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6):579-581.

[7] 陈志强.门冬氨酸钾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3):17, 24.

[8] 都彩菊, 李献兵, 赵晓华, 等.复合辅酶及门冬氨酸钾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复跳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 2012, 28(5):

538-541.

[收稿日期:2017-04-01]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