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钧明 阚子凤 赵芳 闫蓓
【摘要】 目的 探究利妥昔单抗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 高于对照组的69.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 低于对照组的13.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过程中, 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效果良好,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6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指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 结合红细胞表面抗原, 或激活补体加速破坏红细胞的溶血性贫血, 属于获得性溶血性疾病。有统计资料表明, 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溶血性疾病发病率的30%, 仅次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 多为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占总体的80%[1]。同时,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程绵长, 其临床表现为黄疸、头晕及乏力等, 存在引发循环衰竭或全身衰竭的可能性。鉴于此, 本文重点探究利妥昔单抗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86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纳入研究,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73岁, 最小43岁, 平均年龄(49.1±8.0)岁;观察组:男22例, 女21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42岁, 平均年龄(48.6±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 并签署实验同意书。两组患者均符合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4个月内均不存在特殊药物或输血史;3个月内均未接受手术治疗;均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口服强的松, 1次/d, 1.5 mg/次, 口服叶酸, 1次/d, 5 mg/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稀释液, 1次/周, 每次375 mg/体积表面, 并静脉注射乙酰氨基酚1 g/次及氯马斯汀稀释液2 mg/次, 1次/d。上述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血红蛋白指标基本正常, 网织红细胞相对值<5%;有效: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80~120 g/L, 女性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80~110 g/L, 网织红细胞相对值有所减少;无效:患者血红蛋白指标及网织红细胞相对值均无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4周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 有效15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69.77%;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 有效1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0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4周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头痛3例, 皮疹1例, 低血压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观察组患者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获得性溶血性疾病, 按疾病类型可分为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寒冷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其中, 温抗体指患者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5~40℃,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又可细分为温性自身溶血性贫血及不完全性温性自身溶血性贫血。同时, 按化学结构,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 IgG温抗体又可细分为IgG4、IgG3、IgG2及IgG1四个亚型。有统计资料表明, 单一不完全温性自身抗体的发病率占总体发病率的65%以上, 而IgG2及IgG4亚型较为少见[3]。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程绵长, 其临床表现为黄疸、头晕及乏力等, 存在引发循环衰竭或全身衰竭的可能性。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来看, 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单一, 以药物治疗为主, 存在着一定的治疗难度。利妥昔单抗又称美罗华, 属于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 能特异性结合跨膜抗原CD20, 并存在内在化CD20的可能性, 无法以游离抗原形式于患者血浆内循环, 无法形成抗体竞争性结合。
综上所述, 在治療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过程中, 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效果良好,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欣, 王海军, 赵丽云.利妥昔单抗治疗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评价.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 18(1):102-104.
[2] 孔秋红, 周凡, 刘景华.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15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观察.临床军医杂志, 2014, 42(10):1017-1020.
[3] 王吉刚, 周凡, 刘彦琴.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温抗体型AIHA临床研究. 临床军医杂志, 2015, 3(12):1211-1214.
[收稿日期: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