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革丽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阿司匹林治疗, 实验组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 效果比较理想,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61
临床中将脑梗死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指因为颅内血液供应出现障碍, 进而引起患者脑组织因为缺血、缺氧而出现的缺血坏死或脑软化[1-4]。本研究主要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 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 同时经常规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CT检查证实;排除精神障碍患者、系统性疾病患者等。其中男54例、女46例, 年龄54~72岁, 平均年龄(64.1±2.6)岁;9例患者合并冠心病, 2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15例患者伴糖尿病。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 1次/d, 0.1 g/次。实验组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阿司匹林的治疗同对照组,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 1次/d, 75 mg/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判定标准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5]:临床疗效分为无效、进步、显效和治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35例, 显效10例, 进步4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8.0%, 对照组患者治愈25例, 显效4例, 进步2例, 无效19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2.0%,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显著不良反应。
3 讨论
波立维和阿司匹林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6-9]。相关指南指出, 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能让卒中死亡率有效降低, 降低早期卒中的复发率, 有效减少卒中伴发的心脏并发症[10]。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在卒中发病后48 h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价格也比较经济[11]。应用阿司匹林能对血小板环氧化酶进行不可逆抑制, 进而让血栓烷A2(TXA2)的发生被阻断, 最终实现抗血小板效果;然而阿司匹林却不能对血小板在损伤血管内皮的粘附进行有效抑制, 另外部分患者还存在阿司匹林抵抗[12]。氯吡格雷作为噻氯匹定的乙酸衍生物, 是一种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抑制剂, 能和血小板表面的腺苷二磷酸受体进行不可逆结合, 而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活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氯吡格雷具有抗血小板效果。因为结构上存在一定的改变, 所以和噻氯匹定相比, 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更高。
总之,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 效果比较理想,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玉年.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3):2627.
[2] 张东亚, 胡亚妮, 姜超.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98例疗效分析. 延安大学学報(医学科学版), 2011, 9(2):7-8.
[3] 李树森.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44):60.
[4] 彭建. 脑梗塞应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效果研究. 今日健康, 2016, 15(2):20.
[5] 张悦.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45):141-142.
[6] 王亚娟.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8):1341-1342.
[7] 闫建军.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42例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1):5-6.
[8] 洪声娥, 谢紫明.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9):1329-1332.
[9] 姚丽娟, 张秋实, 张振东. 补阳还五汤联合拜阿斯匹林对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131-132.
[10] 王有谦, 李妙兰. 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35):135.
[11] 凌孟晖, 吴敏玲, 江慧玲. 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26):17-18.
[12] 温计萍. 口服叶酸片干预脑梗塞发生的疗效观察. 大家健康旬刊, 2012, 6(7):19-20.
[收稿日期: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