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明++于璐
一、 传统文化元素是国产动画剧本不可或缺的创作来源
我国动画的起步就是与传统文化深深地缔结在一起的。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题材取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铁扇公主》除了在动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外,也是一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正是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形式的交汇融合,我国最初的动画创作和探索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故事题材和剧作参考。20世纪60至80年代末,国产动画剧本的创作题材大多取自我国的传统文化,制作出了许多至今仍被人称赞的优秀作品。“当时的动画运用了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结合了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1]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动画,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美。
国产动画在长期的探索历程中,非常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将中国传统绘画、手工艺、戏曲、民间音乐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运用到动画创作之中。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思想文化、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使国产动画创作有了丰富的题材选择。《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宫》这两部动画作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融入了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是由工笔和写意两种创作方式完成的,每一个画面都可以看成是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大闹天宫》则充分运用了传统的戏曲元素,角色的脸部形象设计参考了中国的戏曲脸谱。除此之外,早期的国产动画作品也参考和借鉴了我国的剪纸、皮影戏、折纸、壁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从我国第一部黑白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到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从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到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从传统手绘动画到现代数字动画,国产动画一直在探索和尝试构建自己的民族艺术风格。而在国内动画市场日益多元开放、激烈竞争的当下,这种探索和尝试对于国产动画的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有助于在创作剧本时挖掘出更加具有艺术意义的题材。古典诗词,戏剧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为动画剧本创作增添民族艺术性。考究的古典文学用词和经典的民间传说,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动画剧本不同于小说和散文,剧本是一剧之本。动画剧本创作中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语言对白设计等都可以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最终创作出的动画作品通过一系列的镜头设定,为观众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情,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叙事空间。文学典故和民间小说等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积淀,为动画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动画剧作家需要不断进行积累和探索,在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创新,制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优秀动画剧作。中国动画事业起步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也因传统文化而逐渐壮大。从早期的传统动画到当下的数字动画,中国原创动画将会因其传统文化根基逐渐成长得枝繁叶茂。
二、 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传统文化的坚守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动画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动画开始涌入国内与本土动画一争高下。面对欧美、日韩动画的冲击,国产动画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国外商业动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动画外围衍生品来说,音像制品、玩具、卡通书籍、服饰等充斥着日益繁荣的动画市场。此外,国外动画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传输到国内。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日本动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等,都通过动画渗透到了国人的精神价值领域。“日本动画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性格渗透在作品的一点一滴之中,使之与动画的表现形式完美地融合,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风格,并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2]中国如果不能以强势姿态把握国内动画的发展走向,不难预测未来的国产动画将会丢失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日趋多元化的国内动画产业环境也使观众的审美發生了改变。受日本以及欧美动画的影响,一些国产动画的创作走上了效仿之路。一味的模仿带来的后果就是观众的审美疲劳,无法使动画作品深入人心。因此,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剧本创作之中,不但可以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够增加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
201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因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使之显现出了独特的东方古典神秘气质。在欧美、日韩强势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中,《大鱼海棠》的出现显得尤为抢眼。影片中瑰丽的画风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该动画电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道家经典著作《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开场,为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同时也为动画场景以及人物角色塑造提供了意境悠长的想象空间。除了故事取材于中国的文化典籍之外,该动画的场景设定也加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主角椿居住的楼房场景取自于客家土楼,灵婆住的如升楼以及雨夜椿从村庄跑过时路过的土楼都做了较为真实的还原。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精致的细节相呼应使《大鱼海棠》成为近年难得的国产佳作。
随着欧美、日韩等动画的引进,中国动画观看群体的年龄层次也在不断扩大。儿童不再是国产动画唯一的观众群,成年观众也可以从国产动画中受到启发,获得新的艺术认知。“卡通动画作为叙述故事和视觉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为世界各地各年龄的人们带来欢乐和信息。”[3]任何一部动画作品如果缺乏当下性就会变得僵化,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应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在富有当下社会性的剧作中,传统和现代进行有机统一。毕竟观众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其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如果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没有任何关联,也难以激活观众对观看动画作品的兴趣。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根据《西游记》改编,以当代价值观作为落脚点,同时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该片不但保留了原著中的角色形象,而且延续了原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典型性格——不知善恶,无仁之心,强人所难,过度追求自我。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所以他需要改变,需要完善自身。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动画剧本创作,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力下,动画作品不但能够使儿童易于接受,也同样适合成人观赏。
三、 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传统文化的创新
20世纪80至90年代末,国产动画由于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创新而发展缓慢。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难以对故事题材本身的来源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产生新的创意。传统文化的表述通常会结合一定的意境,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从前期的角色定位到细节的绘制都需要严格把控,延长了制作周期,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在剧本创作中的运用很难被低龄儿童接受,过于抽象化,因此难以推广。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因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而备受关注。《大鱼海棠》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风情的解读,《秦时明月》对侠文化的表现,《大圣归来》对悟空形象的颠覆与创新。动画中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从角色形象、场景表现和故事特色出发的,并非一味地遵循历史的形象设定。国产动画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传承中国民族文化,使传统文化与国产动画形象相结合,注重艺术的表达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展示。
正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传统元素的运用为切入点进行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是动画剧本重要的创新手法之一。以国外经典动画《功夫熊猫》为例,在我国传统艺术形象与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加工改编使其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该影片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熊猫阿宝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俄罗斯的一位艺术家曾经这样说过:“艺术表现就是要追求一种陌生感。”[4]因为生活中的现实已经被人们所熟视无睹了,通过将熟悉的传统文化题材进行陌生化处理,这在某一种程度上更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同样的道理,观众对于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好奇心则会逐渐消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不断克服观众对于老套情节模式的概念化说教,从观众审美情趣的需求出发,发挥想象力推陈出新,创作出富有新鲜感和时代美感的动画作品。
在《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形象,尤其是该影片主角选择了中国独有的熊猫。在影片中熊猫阿宝不断克服挫折和困难成为“神龙大侠”,熊猫阿宝的恩师传授给阿宝的功夫也都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典型,比如虎鹤双形、猴拳、螳螂拳、飞檐走壁等。其次,片中随处可见中国特色的事物,比如红砖绿瓦的围墙,传统样式的生活用品,包括饮食各个方面也都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将故事角色和场景绘制包装成中国风格,实则隐含的是浓厚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美式的英雄主义确实为梦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中国风”。反观国产动画,虽然近些年国内动画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动画作品涌现市场,然而相对于国外动画,我国的大多数动画作品还处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尴尬困境之中,其深层原因是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理解不足,缺乏创新能力。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在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进行大胆创新,形成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艺术风格。
从剧本的故事内容入手进行情节的扩充和簡化,也是动画剧本改编的一种创新方式。被人传颂经典的古代小说,可以补充和扩展剧情发生的因果,使角色的成长历程符合动画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题材在创意改编中,既要保留多年传承下来的情节精华和精神魅力,又要进行审美趣味的融合创新,要努力以新颖表达,趋同于当代观众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观。”[5]在《大圣归来》的剧本中,增加了孙悟空被江流儿从五指山下解救出来法力全无的情节。这一改编,不同于之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使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孙悟空,创作者为大圣赋予了更多的人性,使其成为有着普通人思想感情,具有喜怒哀乐的落魄英雄。在后时代的文化语境里我们也容易感受到孙悟空的舍生取义、自我救赎的情感历程,更加符合当下的“现代英雄主义精神”。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需要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与加工,这就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和把握不应只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应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改造,使动画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进而提升作品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结语
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运用有着广阔的空间。古老的壁画,凄美的民间传说,丰厚的文献典籍以及凝结着古代匠人辛勤汗水的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青睐和认同。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在探索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的结合点,但这一过程是艰难且曲折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动画实际创作中,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中国动画电影不仅需要坚守自身的叙事手法和风格,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赋予时代精神。在此基础上开拓思维,引进国外优秀元素丰富动画创作,而不是故步自封或者一味模仿,促使中国动画电影长足发展兼容并包。将传统文化与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元素进行融合,创作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动画剧作,使传统文化散发出别样的艺术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