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聂启元
摘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精神动力,是永葆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固基之本。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思想教育实效性不强、社会思潮多元差异、主体自身知行分离、理想内涵凝练不足等问题。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要以投身社会实践为前提,强化理论学习为核心,拓展方式方法为基础,健全评价机制为保障,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2-0080-05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高度关注,从2012年11月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到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充分反映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背景下,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促进党员干部守住自己的政治底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强基固本的“钙”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因此,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是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的本质要求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支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领袖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时,都把接受党的章程作为加入政党的前提条件,强调党员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也就是要求党员坚定对党的纲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把承认党纲、党章作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一直强调党员必须承认党纲、党章,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相反,如果一个政党、一名党员丧失了理想信念,这个政党也就失去了根基。苏东剧变就是最好的证明。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筑牢我们党的根基,永葆我们党的生机与活力,使党立于不败之地。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实现奋斗目标需要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同样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干事创业才能明确前行方向,才能激发前进动力,才能经受各种诱惑。大浪淘沙,那些被历史淘汰、腐败变质的党员干部,其根本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丧失,精神支柱的坍塌。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走好新的长征路。
(三)坚定理想信念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是需要精神的。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我国古代文人志士提出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格言中的“志”就包涵着“理想”的意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每一个个人、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精神追求,一个人在有限的、短暂的生命里,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实现精神的“万古流芳”。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凸显个体生活的意义,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四)坚定理想信念是永葆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固基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早期曾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毛泽东在革命时期也指出:“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95年来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净化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当前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明确、信念坚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然而,由于国际复杂环境与国内社会趋势、历史的沉积与现实的诱惑、物质追求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庸俗等等,都使得当前黨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思想教育实效性不强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内在挑战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是前提。理想信念是科学理论的升华、历史经验的结晶和群众实践的总结,只有不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加深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认同,才能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以及为什么和怎样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激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热情和决心。然而,现实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载体的拓展、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在教育理念上,“我说你听”的固有教学理念早已不适应现代党员干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缺乏实质的内容,教学内容对于实践的适用性不强,没有和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没有在教育中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教育方式上,教学措施和方法单一,形式主义过于严重,强制性灌输这种传统的方式方法效果甚微。思想教育实效性不强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巨大挑战,一些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实质难以把握。
(二)社会思潮多元差异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外在挑战
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流文化的强势是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然而,由于苏东剧变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变革,导致我国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化,优秀传统文化呈现衰微之势,网络负面文化产生较大影响,红色基因文化遭到恶意诋毁,社会核心价值面临虚化弱化。“当代社会各种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以‘糖衣炮弹式的学术策略与知识伪装汲取社会资源与吸引社会力量,对‘连根拔起的一代(海德格尔语)形成了蛊惑之势。‘历史终结论、‘意识形态的终结、‘大失控——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死亡等虚势言判,以激昂的高喊与掷地的虚张,对价值的反叛、迷惘、虚无的一代形成了侵袭之势。‘传统秩序的破坏、‘传统联结的碎片、‘打倒孔家店等历史之链,在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借意叙事下,对重拾价值信仰的一代形成了蔓延之势。”社会思潮多元异质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巨大挑战,一些党员干部也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凝聚力、感召力。
(三)主體自身知行分离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主体挑战
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知行的统一是根本。毋庸置疑,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能够较好认识和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懂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要性、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多元化的变革、市场逐利化的增强,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只注重工作实效,不重视自身理想信念的培养,政治意识弱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政治坚定性,行为上把对事物价值的评定准则定位于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发展,以“一切向钱看”为行为准则,视“有钱就图、有利就想”为价值取向,对于金钱、权利、美色的诱惑自制能力低下,甚至少数党员干部否定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主流意识,迷信鬼神,信奉宗教,严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党员干部知行不一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巨大挑战,一些党员干部价值取向紊乱,价值目标迷失。
(四)理想信念凝练不足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客体挑战
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内涵的凝练是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党员干部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有高度凝练理想信念的内涵,促使理想信念内涵“通俗化”、大众化,党员干部才能易学、易懂,从而做到真信、真行,才能促使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将理想信念落地、生根、开花。凝练理想信念内涵,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中,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的感悟中,确立其所反映的制度特性、内在属性和价值内涵。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西方社会思潮的强势,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我国社会价值取向都产生极大冲击,不仅共产主义理想在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中处于边缘化、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受到极大质疑,甚至少数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缺乏认同,误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想信念凝练不足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巨大挑战,一些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难以理性认同,更难以内化接受。
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困境的破解对策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寻找破解对策,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前提、以自觉学习科学理论为核心、以拓展教育方式方法为基础、以健全教育评价机制为保障。
(一)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以积极投身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实践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能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能够逐步满足人类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就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党员干部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感受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经过“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然而,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会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越来越艰辛。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化发展,从实践切入,以实践立论,用实践破题,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
(二)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以自觉学习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核心
坚定的理想信念除了来自实践之外,还来自于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也就是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就很难建立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即使建立了,也是一种盲信,很容易产生动摇。因此,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就要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当前就是要认真学习党规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深刻总结实践活动的理论成果;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是推动新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引。只有深刻把握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才能够从根本上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为系统的学习、较为全面的掌握,就不可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以不断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為基础
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没有恰当的方式方法,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就会大打折扣。正如毛泽东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因此,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就要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持之以恒地将传统条件下有效的教育方法加以运用和发展,又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群众;充分发挥榜样与模范的功效,以人人敬重的模范和榜样激励党员干部正确看待人生、正确行使权力、无私服务群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也要不断改革创新。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就要求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要观照现实,积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攻坚克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不走极端、远离偏颇、杜绝片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同时,要跟上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进行理想信念宣传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好现代传播媒介,办好党建网站,利用好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载体进行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四)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以努力健全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机制为保障
“理想信念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结果,除了受主客体两个方面的影响,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而言,其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形成还受到党组织评价的影响。如果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能够受到党组织的认可和表彰,而那些缺乏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能够及时受到党组织的批评乃至免去领导职务,这样就会“在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理想信念的社会氛围”。因此,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就要强化制度建设,以健全的评价机制为保障,促进党员干部在自警自省中牢固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一论述既深刻表明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判断标准,也深刻反映了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这就要构建责任落实机制,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落实。要构建激励机制,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员干部个体的内在需求相结合,将理想信念化为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的内在动力。要构建评价机制,确定统一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党员干部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奖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也号召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今天,踏上实现民族复兴新的长征路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只要我们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够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不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何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