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亚 孔江平 汪锋 李永宏 胡阿旭
题记
祁连山南北古道在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演化过程中占有关键位置。2015年10月上旬,北京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茶马古道联合考察队环绕祁连山考察了祁连山北路古道和南路古道,其后又几次对连接祁连山周围的古道做了考察。在茶马古道兴起以前,北方丝绸之路分两支出西域:祁连山北路和祁连山南路。这两条道路独立互补,祁连山是分水岭。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起,祁连山南路和祁连山北路开始转型为茶马古道,祁连山深处各民族的恃茶行为也开始兴起,连接山南山北的茶马古道也开始形成,祁连山南北通道从间断性的独立互补古道转换成持续性的关联并行古道。祁连山南北古道的关联极大的推动了欧亚大陆交通的发展,古道网络上民族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接触,汉语的声调开始归并,一些没有声调的民族语言开始产生声调,类似五屯话这样的混合型语言或方言开始出现,复杂多样的语言和文化接触类型为认识人类语言的演化和接触提供了窗口,也为认识古道语言学和古道类型变化提供了机会。这些独特的现象正在消失,记录祁连山南北古道上的濒危语言、语言濒危特征、语言濒危接触方式和文化接触方式极为迫切。
祁连山北路:欧亚大陆主要的衔接通道
祁连山北路古道又称河西走廊,是古代西域道或丝绸之路的主要段落。重要的文明通道需要有绿洲和重镇来支持。古代的祁连山北麓有比较好的农耕条件,因此在祁连山北路沿线上形成了很多绿洲和重镇。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弱水、疏勒河等重要河流为河西走廊的生存环境提供了自然条件。石羊河流域孕育的凉州(今武威),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有东汉墓“马踏飞燕”出土,见证了东汉青铜铸造艺术的精美,也证实了东汉凉州的重要性。发源于祁连山北侧黑水河和托来河汇集成弱水,即额齐纳河。弱水曾在河西走廊上构成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三角洲,汉代已经有发达的农业灌溉工程,民乐、张掖都是弱水流域城市兴旺的见证。发源于祁连山北侧的疏勒河流域有玉门、敦煌等重要城市。由于祁连山北路有诸多的绿洲和重镇,为祁连山北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古道条件设施。以驼帮为主的商队出入频繁。汉武帝和匈奴交战,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控制河西走廊。
由于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祁连山北路成为连接欧亚大陆主要的衔接通道,是西域道或丝绸之路的主要段落,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线路。最有力的见证是诸多城镇的分布和佛教遗址的分布。河西走廊上重要的城镇有武威、民乐、张掖、嘉峪关、玉门、敦煌等,重要的佛教遗址有开始于西秦的炳灵寺,兴于北魏的山丹大佛寺,始于隋唐以前的莫高窟、榆林窟,兴于宋代的西夏大佛寺,这些佛教寺院和洞窟构成了佛教传播线路最有代表性的主干道。嘉峪关、玉门关、阳关等诸多关口的设置证明了祁连山北路在西域交通上的军事地位。这些城镇和佛教遗址的年代不少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
在阿尔泰山以北有草原丝绸之路,由于沿途寒冷气候,能够支持古道运转的城镇和聚落分布远不如河西走廊。祁连山南路的河南道,由于穿越高原环境,城镇和聚落的分布也远不如河西走廊。如果不是因为文化冲突暂时阻断,远征的商队和僧人都会选择河西走廊在欧亚大陆之间穿越。
祁连山南路:河南道
据我们的初步实地考察,祁连山南路又可分为柴达木北线和柴达木南线,柴达木北线沿柴达木盆地北沿西行,经过乌兰、德令哈、大柴旦,在阿尔金山与祁连山连接处北上穿过当金山垭口,与祁连山北路古道汇合后从敦煌出西域。2015年我们茶马古道考察队即沿相反的方向从当金山口取道祁连山南路经大柴旦、德令哈到青海湖。
柴达木南路沿柴达木盆地南沿西行,经过都兰、格尔木,在茫崖翻越阿尔金山与丝绸之路的塔里木南路汇合进入若羌,再去西域。2010年我们进行的茶马古道大环绕考察,即从南往北翻越昆仑山后到格尔木,沿柴达木盆地南沿东行去青海湖。
在前茶马古道时期,祁连山南路一带就是古羌人活动地带,有很多考古遗迹,语言分布复杂,接触频繁,这一带对了解汉藏语和阿尔泰语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形成至关重要。
祁连山南路地处高原,人烟少于祁连山北路,穿越难度大。由于祁连山南路一度在吐谷浑控制之下,吐谷浑国又称河南王国,所以史书称祁连山南路为“河南道”或“吐谷浑道”(唐长孺1983、严耕望1986)。《南齐书》卷五十九《芮芮虏传》最早提到“河南道”这个词:
“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P1025)
甘陕入祁连山南路
从东进入祁连山南路有两条主要的入口,一条从甘肃兰州出发经过青海湖西边的日月山。《洛阳伽蓝记》卷五记录过一条路,正是这条线路:
“神龟元年(518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今青海西边日月山),即国之西疆也。皇魏关防,正在于此。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从吐谷浑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今若羌)……。”(周祖谟校釋《洛阳珈蓝记》,中华书局1963.P182-18/)
这条线路经过西宁。1956年在西宁城内挖掘出76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夏鼐1958)这是相当重要的证据。萨珊王朝是波斯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的统治王朝,当时祁连山南路所穿越的地带在吐谷浑王国控制之下,吐谷浑和南朝保持有联系,这为古道穿越青藏高原伸向萨珊王朝提供了条件。
巴蜀入祁连山南路
从东入祁连山南路的另一条重要线路是走四川若尔盖一带。南北朝对峙期间,祁连北路长期在北朝控制之下,南朝诸朝代不能利用祁连山北路,祁连山南路开始活跃,成为南朝出西域的重要通道。这条线路从四川都江堰等地顺岷江北行到龙涸(今松潘),再往西取道昴城(今阿坝县),穿越积石山南侧和巴颜喀拉山北侧的黄河谷地后到扎陵湖、河源一带,再翻越昆仑山到格尔木。《南齐书》载:
“河南,匈奴种也,……,在益州西北,亘数千里,其南界龙涸城(今松潘),去成都千余里。”(《南齐书》卷五十九《芮芮虏传》,中华书局1972,P1025)
古文献还将西通芮芮(柔然)、河南(吐谷浑)的这条道路与汉代的河西走廊并举,可见其重要性:
“益州,镇成都,……,西通芮芮(柔然)河南(吐谷浑),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也。”(《南齐书》卷十五《州郡志》,中华书局1972,P298)
《梁书》还提到吐谷浑与益州贸易的情况和相互学习语言文字的情况,留下了语言接触的痕迹:
“其地(吐谷浑)与益州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教其书记,为之辞译,稍桀黠矣。”(《梁书》卷五十四《西北诸戎传》,中华书局1973,P810)
这条线路必经地是岷山一带,即走岷山道:
“是时西北徼外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梁书》卷三+《裴子野传》,中华书局1973,P443)
滑国在帕米尔以西,可见出岷山道的祁连山南路可以伸向西域。
目前已经在岷江沿岸出土了很多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与成都西郊万佛寺出土的南北朝佛教造像很相似(陈良道1996),当时由成都、都江堰沿岷江线路去祁连山南路再出西域的通道应当很有活力。
梁时的北魏控制区包括西宁、河州(临夏)、临洮,并以这三处的连线和吐谷浑为界,即大致以西倾山为界。由于当时北魏已经控制了西倾山东北部分,河南道不能从岷山道翻越西倾山,只能继续西行进入吐谷浑。
据我们考察队局部调查,从昴城(阿坝)顺黄河西北行,也就是在积石山(阿尼玛卿山)以南和巴颜喀拉山以北之间的黄河沿岸行进,可达青海果洛玛多县,进入扎陵湖一带,再向北翻越布青山可到达都兰。目前在都兰一带发现了数座墓葬,有北朝至晚唐的各种丝织品,多数来自中原,也有中亚、西亚织品,还有古藏文木简牍以及大量来自中原的器物,其中有一枚拜占庭狄奥多西斯二世(公元408-450)时期的金币(许新国、赵丰1991)。都兰应该是河南道经过的重要地带。有的墓葬延伸到玛多县。于是从阿坝县顺黄河逆行到玛多县,再去都兰,很可能是河南道的一条主要线路。
川藏北线到昌都后,也可北上进入吐谷浑,与河南道连接,但由于沿途海拔高,特别是要翻越海拔5050的雀儿山垭口,所以南北朝时期可能不是主要通道。还有一条古道从甘孜经过石渠,沿途也要翻越高海拔地带。石渠县海拔4200米,这一带还没有足够的考古遗存。
祁连山南北古道的关联
自古以来,祁连山南北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形成对立。祁連山北路的河西走廊地势较低,多为农区。祁连山南路的河南道穿越青藏高原,这一带牧业发达,由此长期形成两种传统。两种不同的传统带来了华夏顺祁连山出西域的两个相互独立互补的通道格局:北路受阻时,可走南路:南路受阻时,可走北路。尽管这种独立互补通道格局有利于应付民族冲突、瘟疫流行、宗教冲突等复杂局势,但南北古道同时受阻时,出西域的丝绸之路必然会中断。
从唐宋开始,随着祁连山南北各民族恃茶行为的形成,南北古道开始转型为茶马古道(陈保亚2011)。祁连山南路也不再因为北路受阻才活跃。祁连山南路以吐蕃为主的恃茶民族需要茶叶,南路需要持续畅通。于是祁连山南北古道都同时畅通,南北古道上的民族对茶的依赖使古道不再中断,从此南北古道进入不间断时期,祁连山古道也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命脉。
在祁连山深处的裕固族等民族也需要大量的茶叶,这些民族的语言中有大量带有cha(茶)词根的词,茶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必须有茶马古道通向裕固族村寨才能满足茶叶的需求。连接祁连山深处的茶马古道既可以从祁连山北路的河西走廊延伸,也可以从祁连山南路的河南道延伸,从此以后,北路和南路的关系进入密切的关联时期。古道网络上民族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接触,汉语的声调开始归并,一些没有声调的民族语言开始产生声调,类似五屯话这样的混合型语言或方言开始出现。
由于祁连山深处运茶的需要,关联祁连山南北古道的线路有多条,其中有三条最为活跃。一条沿岷江北上,经过若尔盖草原,再过临夏到兰州连接祁连山北路。另一条从青海湖北上,翻越祁连山扁都口即可和祁连山北路汇合。扁都口是出入祁连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甘青之间的重要通道。祁连山一带的民族恃茶行为兴起后,祁连山北路的恃茶民族可直接穿越扁都口到西宁一带取茶或做茶马贸易。扁都口一带有世界著名的马场,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马的重要来源地,这些马可直接出扁都口,在茶马互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再另一条是祁连山西端和阿尔金山连接处的当金山口,翻越当金山口可和祁连山北路汇合。
祁连山北路佛教主要为汉传,南路佛教主要为藏传,祁连山深处的马蹄寺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结合,马蹄寺见证了北路和南路佛教传播的密切关系。由于运茶的需要,祁连山深处的民族村寨和聚落开始成为茶马古道的重要客栈和连接地,对南北古道的连接和南北古道的繁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恃茶行为的兴起,祁连山南北古道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成为欧亚大陆最为重要的连接带。祁连山南北古道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使古道网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祁连山南北及山地深处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古道都得到了扩展,这为蒙古帝国为开发欧亚大陆交通建立众多驿站(即站赤)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丝绸等大宗商品的运输也得以持续实现。
科学中国人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