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中国改革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结构,探寻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道路,带动全国各省市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给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机遇,如何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贸易优势,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自贸区;进出口贸易;改革
一、绪论
1.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坐落于上海浦东区的自由贸易园区,面积120.72平方公里,由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七个区域组成。建立至今,基本上实现了计划要求的目标,制度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中,七个区域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产业经济网。
上海自贸区在区内实施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力求打造一个便利、透明、自由、完善的深度开放贸易环境。在投资领域中,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便利投资程序,优化市场信息网,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市场行情,吸引外来投资者。在贸易领域中,一是创新发展模式,重点聚焦贸易便利化,在業态和功能上寻找突破点。二是完善物流体系,整合资源,重点发展多种方式联运,使整个运作系统智能化、简便化,提高整体运输水平。在金融领域中,国家根据政策导向,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放开外汇交易平台、支持开展多种类型的资本项目等措施,拓宽了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了上海自贸区的资金融通水平。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期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共计约25万亿元,大大促进了我国的资金融通和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上海自贸区深度开放各个领域,借此推动整个中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对外贸易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及2001年加入WTO,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出口的产品结构低级,对外依存度较高。并且欧美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提高配额限制量,对外资企业增税,提高市场进入门槛,造成贸易壁垒。据统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出口企业遭遇贸易壁垒问题。现阶段,随着经济结构升级的要求,发展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逐渐失去了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外贸优势。
笔者认为中国外贸正处于外贸发展的瓶颈时期。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货物总值下降,说明了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低迷。2017年,就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外贸走势虽有所上升,但由于世界经济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国际关系不稳定等因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必须集中火力对我国外贸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升级改革,重点探究如何创新外贸的发展新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外贸发展道路。
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促进对外贸易加速增长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及其区内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加速增长。据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统计,2016年,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6.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1.5%,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8.3%。其中,出口4.1万亿元,同比增长0.3%;进口2.8万亿元,同比增长3.3%。2016年,上海口岸出入境旅客38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其中邮轮出入境旅客287.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75.6%,当年上海口岸出入境(港)国际邮轮1027艘次,同比增长49.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海2016年进出口货物量呈良好增长态势,反映出上海良好的贸易环境,也显示出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自贸区从通关、物流、结汇、退税等一系列流程上进行改革优化,促进外贸交易方式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推动了外贸的加速增长。
2.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便利化”水平
上海自贸区简化了以往繁琐的贸易程序,推动创新外贸发展新形式,极大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一是上海自贸区实施分线分类监管。监管系统化地分为两条线路,一线“先进后报”“进境免签”“申报前检疫”,二线“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汇总纳税”“预检核销”。据统计,实施分线分类监管后,通关时间平均缩短三天,通关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左右。二是设立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16年,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了2.0版,形成“监管+服务”的高效贸易模式,多个部门联合建设,普及口岸货物通关作业全流程和国际贸易相关业务。上海港口95%的货物和船舶申报都通过2.0版单一窗口办理,使用用户达到5000家,服务企业约17万家。2016年12月30日,上海单一窗口从2.0版升级为3.0版,相较2.0版,升级版加大改革力度,规定企业可以跨地区申报进出口货物,提高了贸易效率,增强了区域之间的灵活性。三是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系统,实时推送和共享最新信息,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相互交流和沟通,方便企业筹备相关贸易事宜和完善区内监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四是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创新和开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跨国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配套服务,帮助其资金调拨和融通。
3.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
上海自贸区建成以来,针对进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自贸区中鼓励培育新型技术企业,为其提供有保障的筹资渠道和信贷担保。同时,重点发展技术出口,如将我国的高铁技术、通信技术出口到一带一路、东南亚等国家。积极开展境内外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外贸业务,使外贸方式由“粗放式”向“精致式”转变。自贸区内针对进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质量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高效的措施,从多个领域可以体现:一是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近三年来大幅增加,其中的电子信息技术、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态势良好。二是国际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我国不仅把握住传统的欧美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出口增长迅速。三是对外贸易模式积极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国际旅游等服务贸易、一达通等新型外贸服务平台发展态势良好,实现“生产-销售-通关-物流-结算”一条龙式服务。四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比重提升,反映出我国的市场活力增强,资金流通加速,经济动力十足。五是高科技大型设备出口增多,我国企业加大在海外大型公共设施工程投资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我国先进的高铁、管道、通信等高新技术,拉动国内的装备生产和技术产品出口。由此可见,我国的外贸结构和外贸质量都在逐渐的优化升级,逐渐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三、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速金融开放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上海自贸试验区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良好发展,第一要义就是要在金融方面进行创新改革。金融业是进出口企业的的强大资金支持体系,也是企业融资投资所需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新时期、新阶段下的金融促进外贸发展的新道路。面对新趋势、新目标,下一阶段,一是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实行金融偏爱政策,对创业板中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给予金融政策上的倾斜,以鼓励其快速发展。同时整合筹资渠道,促使集资形式多样化,提供多元化的投资、融资选择。并完善金融保护体系,保护资金链安全,降低其投资风险,创造一个安全的金融市场环境。二是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政府简化政权,缩短审批环节,节约审批时间,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在可控范围内逐步放开外汇管制,设立电子货币网络兑换平台,实现线上兑换功能,便利外币兑换操作程序。三是优化金融监管体系,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创新监管模式,利用电子网络平臺进行全网系统化监管,第一时间发现不法行为,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形成一套全面、高效的监管新模式。
2.扩大服务贸易发展,推进外贸转型升级
我国的外贸产业要想全方面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将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点。服务贸易利润率高、附加值高、形式灵活,例如旅游服务、通信服务、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发展前景十分良好。由此可见,服务贸易已成为现代贸易的一大发展亮点,必须充分引导鼓励发展。一是给予优质服务贸易企业信贷担保,帮助其融资、拓展市场和技术研发。二是减轻发展潜力巨大的服务贸易型企业税务压力,例如在其应缴税费的基础上再降低15%。三是降低中小型创新服务贸易企业准入门槛,为成长中的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发展指导和财政补贴。四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型服务贸易企业,保护其专利技术产权并提供优先发展渠道。综上所述,重点地引导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和方便融资的方式,有侧重地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水平,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多方面完善我国外贸信用管理体系
我国在外贸信用的管理上仍处在成长阶段,且在细节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从国际贸易兴起以来,信用问题层出不穷,极大阻碍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蓬勃发展。在企业的贸易合作中,信用是维系良好贸易关系的重要纽带,一旦信用崩塌,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其在信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淡薄,因而造成不必要得损失,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其中,一部分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过于侧重于订单成交量,不重视对国外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导致应收账款逾期,拖欠行为频发,资金周转困难从而引发公司经营危机。为完善和健全我国对外贸易信用管理体系,一是推动企业加强信用建设。设立一套对内约束自身,对外评估客户的完备信用管理制度,及时防范风险,保证公司及整个外贸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完善外贸法律体系。根据国际形势,及时调整法律法规,并借鉴之前贸易纠纷的案例,总结经验,弥补漏洞,完善立法。三是要强化对外贸易信用服务体系。增加信用服务的有效供给,完善外贸信用服务产业链,搞活信用服务市场,扩大信用消费,发展信用经济,促进跨境电商业务和对外贸易增长。四是要设立网络资信评估平台,建立统一的评定规则,要求各企业在网上注册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审核材料,平台通过多方面考量评出信用良好的企业。
4.加强外贸法治环境建设
安全稳定的贸易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注重我国对外贸易的法制环境建设。一要建全和完善专利技术认证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品牌商标、技术专利等纠纷,加大力度保护技术专利。创新企业专利技术认证模式,开发互联网电子认证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认证服务,提高技术认证便利化水平。二要完善和优化监管体系。在不断完善立法制度的同时,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并且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扩大影响力,及时发现并遏制违法行为。三要规范政府部门权责。明确规定政府权力范围和服务范围,严禁跨范围管辖。肃清虚假贸易行为,设立打假分队,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并定期汇报工作成果,与上级部门和各大企业进行交流,提升执法水平。
四、结束语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举措。自贸区在金融、教育、医疗、法律等多个领域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改革,转变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促进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这要求政府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及时弥补政策漏洞,创造一个有法律保障的良好自由贸易环境。目前,自贸区已经进入了3.0时代,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新方向,调整的同时并引入新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改革和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的范围。总之,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娜,马秋.自贸区法治环境建设探讨.法制与社会,2017.1.
[2]董淼.浅谈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智富时代,2015.10.
[3]侯本乾.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经济管理者,2016.
[4]徐德顺.多方面完善我国外贸信用管理体系.国际商报,2017.1.
[5]孙司琦.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国际经贸,2013.06.
[6]孙泽华.加快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国际商务论坛,2017.1.
作者简介:胡婉雪,籍贯:浙江温州,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