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 吴 勇
小声音里的习作大世界
——象声词习作微课程开发实践
◇特级教师 吴 勇
编者按: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里,象声词只是文章的一个点缀,觉得习作中有没有象声词是无关紧要的。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一般不会关注到象声词;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一般也不会用到象声词。可是,江苏的吴勇老师和他工作室的同人们,却发现了象声词的另一张面孔:象声词开场,可以让故事先声夺人;象声词转换,可以让故事跌宕起伏……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微小”的切口,并且从习作教学这个“大蛋糕”中,主动切分出这些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微小”,这样,习作教学之难也许就会逐步化解。
有声有色,这个世界才会生动鲜活。每个人每天总是在和各种声音相遇:一大早的闹铃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菜市场上的叫卖声,马路上车辆的喇叭声,通信工具的提醒声……生活的世界声音弥漫,文字的世界也绘声绘色。细腻而精到的声音描写,能让人物跃然纸上,让景观呼之欲出,让读者身临其境。
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教学资源丰富;声音耳熟能详,变化多端,因此儿童喜闻乐见;声音清晰可辨,可以描摹,因此习作不可或缺。基于此,我们充分开掘象声词资源,构建象声词习作微课程,为儿童的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抓手。
结合具体的习作教材,针对各年级段儿童认知特点,我们积极进行象声词习作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从单一到整组,从画面到场景,从写话到构段谋篇,从低年级段到高年级段,我们将象声词这个微观的习作要素,做成了一个微型的单元整体习作课程。
▲习作内容:认识象声词。
实施年级:一年级。
习作目标:让儿童了解象声词,学会用象声词描摹声音。
习作流程:列举熟悉的声音→出示相应的象声词→填写语境中的象声词。
训练例举: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水龙头“________”地唱着歌,给嫩绿的小白菜洗了个澡。“________”,爸爸将白菜倒进了锅里,“________”,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呼。放上作料后,爸爸又从橱柜里“________”地拿出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菜。
▲习作内容:具化象声词。
实施年级:二年级。
写作要求:结合语境,将象声词转化成具体的人物语言。
习作流程:播放单一音响→用象声词描摹→进行象声词扩展。
训练例举:
“叽叽喳喳,叽叽喳”,一群小鸟站在云房子上,有的在说( ),有的在说( ),有的在说( ),有的在说( )。小鸟们飞过来,又飞过去,你到我的房子里来玩耍,我到你的房子里去做客,真开心啊!
▲习作内容:联结象声词。
实施年级:三年级。
习作要求:将象声词有序地联结起来,想象具体的场景,用象声词描述场景。
习作流程:逐个出示象声词→想象各个画面→将画面联成场景→用象声词描述场景。
训练例举:
想象“嗡嗡嗡”“呜哇——呜哇”“嘻嘻,嘻嘻”这几个象声词背后的画面,将这些画面连接成一段有趣的故事或场景。
▲习作内容:组合象声词。
实施年级:四年级。
习作目标:在一组象声词中,根据特定的语境选择象声词,并将选择的象声词组合成一个故事场景写下来。
习作流程:出示一组象声词→选择象声词匹配语境→组合象声词想象情节→场景描写中运用象声词。
训练例举:
(1)象声词“大聚会”。
嘭 嗖 咩咩 哞哞 嘎嘎 呵呵 轰隆
簌簌 叮咚 嗒嗒 扑棱 扑哧 滴答 扑通
哐啷 嘎吱 咕噜 咯吱 呼啦 咕嘟
呱呱呱 笃笃笃 嘀哩哩 嗡嗡嗡
叽叽喳喳 叽里咕噜 咯吱喀嚓 噼里啪啦
(2)象声词“分类秀”。
森林音乐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暴风雨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学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象声词“故事会”。
A.根据象声词顺序,拟定故事提纲。
B.以象声词为导引,说写故事场景。
▲习作内容:叠加象声词。
实施年级:五年级。
习作目标:根据故事发展需要,不断选择和添加象声词,让故事完整具体。
习作流程:出示象声词,引出主角→添加象声词,故事有起因→再添象声词,故事在发展→再添象声词,故事掀高潮→象声词收尾,故事大结局。
训练例举:
(1)“喵”——这是谁的声音?
(2)“喵”+“唧唧”,谁出现了?它们相遇会发生什么?
(3)“喵”+“唧唧”+“咣当”,出现了什么意外?意外是怎么造成的?
(4)“喵”+“唧唧”+“咣当”+“轰隆”,又出现了什么意外?意外是怎么造成的?
(5)“喵”+“唧唧”+“咣当”+“轰隆”+“叮咚”,此时,谁出现了?故事发生怎样的逆转?
▲习作内容:分解象声词。
实施年级:六年级。
习作目标:捕捉音乐中的象声词,串联象声词,想象故事或场景,并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习作流程:初听音乐,捕捉熟悉声音→再听音乐,象声词记录声音→串联象声词,想象音乐里场景→运用象声词,为音乐写解说词。
训练例举:
(1)播放乐曲,感受情境。
A.播放电影《喜盈门》片头曲。
B.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听到这首曲子?
(2)再放乐曲,记录声音。
A.在这首曲子中,你听到了哪些熟悉的声音?
B.再听一遍,试着用象声词将这些熟悉的声音记录下来。(“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嘀嘀嗒嗒”的唢呐声……)
(3)联系象声词,想象场景。
A.轻轻地读读这些象声词,你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画面?
B.这些画面会在哪些场景中出现呢?
(4)展开想象,写解说词。
A.根据你脑海中的画面,给这首曲子起个名字。
B.运用你记录的象声词,给这首曲子写一篇解说词。
以象声词为核心的阶梯习作课程,力求将现实生活、儿童想象、言语思维打通,有机地将声音、画面、言语融汇,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为儿童铺设一条幸福快乐的习作旅程。
象声词习作微课程源自我们“童化作文”工作室的一次研讨活动。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4。在课堂观察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象声词在这次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始终追着故事或场景“奔走”,教学的拼凑感特别浓。执教者很委屈,因为教材就是这样要求的:“请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这时我抛出话题:如果化被动为主动,让象声词走向场景或故事,该是怎样的情景?请大家在所在班级自行实践。几周后,各班级老师纷纷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我们惊喜地发现,象声词这个小小的教学切口里,竟然别有洞天。经过几番研讨,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习作微课程就此诞生了。综观这次习作课程开发,我觉得这样几个课程视角值得重视:
一是“切分”。习作课程是由无数“课程点”组成的,有些重点和难点常常是破解儿童习作困境的密码和通道。象声词在习作课程的体系中,视角微小,甚至微不足道,可它在故事和场景表达中却作用巨大。象声词开场,可以让故事或场景先声夺人;象声词转换,可以让故事或场景跌宕起伏;象声词组合不同,所体现的言语视角各异。小小的象声词,可以将触角伸向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延展到各种文体的字里行间。像象声词这样的微视角,在习作教学中数不胜数。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微小”,更重要的是,能从习作课程和教学这个“大蛋糕”中,主动切分出这些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微小”,这样,习作教学之难就会逐步化解。
二是“阶梯”。习作课程许多重点和难点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持续的“线性”训练历程。象声词微课程就真实演绎了这样的过程:认识象声词→具化象声词→联结象声词→组合象声词→叠加象声词→分解象声词。学段在提高,训练台阶在攀升,经历其中的孩子,在微课程的每次教学中,既感到亲切和熟悉——后一次训练总是以前一次训练作为基础,又总遭遇到陌生与新鲜——习作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梯不仅有“纵向逻辑”——象声词习作微课程的内部必须上下贯通,层层推进,还有“横向逻辑”——象声词在各年级的微课程需与本年级其他习作课程协调一致,不存在教学内容和习作知识上的冲突。
三是“立体”。象声词习作,是以象声词为核心内容,以想象为教学路径,以语篇达成为教学目标的。不少教师一提到象声词,就立即与想象作文联系起来,这样的理解无疑是浅陋的。象声词习作微课程,不仅是线形的——以象声词数量递增使学生每次步入新的台阶,也不仅是平面的——构建以象声词为凭借的想象类习作训练截面,更是一个立体的课程系统——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用具体的教学内容构筑习作课程。为理解象声词,我们设计了使用象声词到扩写象声词;为打通象声词,我们设计了联结象声词和组合象声词;为创新使用象声词,我们设计了叠加象声词和分解象声词。象声词在主题性习作课程体系中,从词到句,由句至段,自段而篇,新的习作知识不断开发,儿童的思维含量也不断提升,儿童的想象空间在不断扩展,儿童的习作兴趣在不断蓄积。同时,象声词在故事或场景语篇中,主体作用也不断加强;儿童在习作过程中,使用象声词的意识和习惯也逐渐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课程系统中脉络交错,互融互渗。
小小象声词,竟然开拓出一片习作教学的新世界。象声词习作微课程的开发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习作教学的多元视界和无限空间,更提醒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习作教学的变革既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更要有见微知著的入口。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上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