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冬梅
摘 要:探究式学习的广泛实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却常常游离于探究活动之外,充当了无聊的看客。教师应精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对学困生要区别对待,实施分层次教学,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探究;学困生;差异;帮扶;同质分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18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活跃、开放的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参与、展现自我,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发展。但是在探究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常常游离于探究活动之外,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学困生不动脑也不动手,完全成为了一个看客。
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往往是:识字少,很多常用字不会读,不会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写字不规范,错别字多,标点不规范,朗读水平低,拖长音,不会断句,易破读,整体理解能力差,找不到关键词句,语言组织能力差,不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语句不通,参与意识差,不爱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在相同时间内,一般学生能够做好的,学困生不一定能做到,因此学困生根本无法同步参与探究学习,许多问题在优生的发言之后,被掩盖了起来。“学困生”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他们的探究学习成效容易被忽视。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对学困生,教师更应该耐心地给他们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创设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对一向被冷落的学困生,教师更应精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最细微处做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第一,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異。学困生在思维、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滞后的特点,我们尤其应该重点关注、区别对待,实施分层教学。课堂上让学困生主要进行字音、字形、词语理解及应用、正确流利的朗读、表达自己看法等基本的语言训练。布置作业时,应对学困生区别对待,不要一视同仁。学困生完成基础练习都比较吃力,没有能力进行拓展深化。评价检测时,教师应设置多样化的试卷以适应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将试卷设计为基础达标、能力检测、拓展延伸等几种不同的难易梯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来做,这样,让学困生也能体验成功的愉悦,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第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并发布任务卡,请家长配合监督,或背诵一首诗,或正确流利的朗读一段短文,或正确工整的书写若干生字等等,任务量不大,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却可以在不断积累中切实提高学困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渐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第三,提倡采用同质分组形式。异质分组法能够以优带差,却也容易使学困生遭到漠视;采用同质分组法,对学困生小组要降低问题难度,偏重于基础训练,教师要适时提出学困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来,让学困生在积极参与中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学困生小组无所事事,他们无法提出既有探究价值又能引起大家探究兴趣的问题,我问道:“众乡邻齐聚范家时,忽然飞来一骑,高喊:‘错了,报错了,中举的范老爷乃邻村范进,非此范进也!想像一下,范进、众乡邻会有什么反应?”学困生们立刻来了兴致,答:“范进很难受,众乡邻全走了。”语言很贫乏但参与的兴致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进一步引导:怎么表现范进很难受?“捶胸顿足”“老泪纵横”“呆若木鸡”“昏倒在地,不醒人事”,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语言也越来越准确精炼。然后我又问:“众乡邻都走了,他们带来的东西是留下了,还是带走了?走之前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那什么,我还有事儿,先走了,然后拿上东西走人了。”“我突然想起来了,我家还做着饭呢,一会儿饭该糊了,说着自顾背着米袋走了。”“摇头叹息道‘唉,草鸡就是草鸡,是变不了凤凰的!”“无耻、卑鄙、下流”……再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给学困生组提出问题:“如果菲利普看到一个富翁像是于勒,想像一下,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学困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积极的参与讨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
第四,放宽对学困生的评价标准。对待学困生,我们不单单看他们学会了多少知识,更要重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不要让他们横向去和别人比水平,要让他们纵向去和自己比发展,对学困生的评价标准要适度降低,对学困生的每一次积极参与,每一个微小发现,每一次探究所得,教师都应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也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检测后,给学困生在讲评试卷后再次检测的机会,只要通过讲评他们有提高也应该给予鼓励,将重新检测之后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
总之,对学困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帮助其强化基础,强化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游离于探究活动之外的学困生完全可以回到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越峰.引导语文学困生走进探究式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154.
[2] 魏军.浅谈如何引导学困生学习语文[J].考试周刊,2016(94): 38.
[责任编辑 齐真]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