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国有彰武县四合城林场,辽宁 阜新 123208)
2种种子处理方式对蒙古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陈晓红
(国有彰武县四合城林场,辽宁 阜新 123208)
蒙古栎作为一种适应性强树种,在辽西地区都有种植,但是由于其生长缓慢,导致数量不多。文章以辽宁阜新的蒙古栎种子为对象,通过两种种子处理方法来探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去芽法处理的种子能很好促进苗木的生长,而多芽法处理的种子对苗木的生长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蒙古栎;种子处理;苗木生长
蒙古栎别名柞树,落叶乔木,主根发达,侧根少。该树种适应性极强,耐贫瘠、耐干旱、耐寒冷。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辽宁、山东几个地区[1]。辽西地区树种比较单一,主要以油松为主。蒙古栎作为辽西为数不多的阔叶树种,和油松搭配混交林对改变林分结构和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蒙古栎苗木生长缓慢,侧根纤细,数量少,吸收水分及养分能力差,导致生存率不高[2]。通过采用2种种子处理方式,来探讨蒙古栎苗木生长情况,为提高辽西地区蒙古栎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辽宁阜新市国有林场内。
2015年9月,在林场采集种子,将种子采回后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用1%硫酸铜进行消毒,浸泡4 h。然后用1∶5的沙子进行混拌,用水浇透后加盖一层沙子和草帘,进行过冬,来年4月进行育苗。
1.2 试验设计
设置苗床:将苗床设置为长5 m,宽1 m,高0.25 m的规格,共计9个。先将苗床上的土壤用0.15%福尔马林进行消毒,然后自然风干挥发。供试土壤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供试土壤养分含量 mg·kg-1
种子处理:采用去芽法和多芽法两种处理。其中去芽法是将催芽后的种子在胚根长至1 cm以上时除去,然后直接播种。多芽法是将催芽后的种子在胚根长至1 cm以上时除去,然后再催芽一次后播种。
将没有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处理记为CK,去芽法处理记为T1,多芽法处理记为T2。于2016年4月中旬采用点播法播种,每个点撒100粒种子,然后覆土踩实,用水浇透。两个月后开始项目测定,每隔一个月取样一次,即6—10月。重复3次。
1.3 测定项目
苗高和地径分别采用皮尺和卡尺测量[3]。
苗木生物量采用烘干法测量[3]。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1 2种种子处理方法对蒙古栎苗木高度的影响
由表2可知,通过不同方法处理蒙古栎种子后,从苗木生长高度可以看出T1处理(即去芽法)后能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而T2处理(即多芽法)对苗木生长影响效果不显著。在蒙古栎苗木整个生长季中,T1处理苗木高度始终高于T2处理和CK,并且差异显著(P<0.05)。9月末,T1处理苗木长势减缓,10月最高,达到12.93 cm。而T2处理苗木的长势始终低于CK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蒙古栎苗木高度的影响 cm
2.2 2种种子处理方法对蒙古栎苗木地径的影响
由表3可知,通过不同方法处理蒙古栎种子后,从苗木地径生长可以看出T1处理(即去芽法)的地径始终高于T2处理(即多芽法)的地径,在后两个月即9月和10月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与CK比较来看,T1处理(即去芽法)的地径在6—8月都显著高于CK(P<0.05),9月和10月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蒙古栎苗木地径的影响 mm
2.3 2种种子处理方法对蒙古栎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通过不同方法处理蒙古栎种子后,从苗木生物量可以看出T1处理(即去芽法)的生物量整个生长季中始终高于CK,并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T2 处理(即多芽法)的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中始终低于CK。
表4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蒙古栎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g
试验结果表明,T1处理(去芽法)和T2处理(多芽法)对蒙古栎苗木整个生长季中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去芽法处理的苗木无论在苗木高度、地径大小和生物量多少方面都显著的优于多芽法处理和对照处理,并且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性。而多芽法处理在苗木高度、地径和生物量上都低于对照处理(除地径方面的6月和7月处理),对苗木生长起到了抑制生长的作用。这与崔建国(2005)研究相似,他建议去芽种子应该进一步催芽后再播种,而多芽法的种子虽然出苗率、须根和侧根增加,但是其生长状态不良,不宜采用此法催苗[4]。
[1] 冯政夫,李虹,韩秀丽.国外针叶树切根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9(1):70-71
[2] 陈应龙.根系的生物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李德民.辽西地区蒙古栋人工直播造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8(5):58-62
[4] 崔建国,崔文山,邓丽琴,等.蒙古栋育苗试验[J].辽宁林业科技,2005(3):13-14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Seed Trees on Growth ofQuercusmongolicaSeedlings
Chen Xiaohong
(State-owned Sihecheng Forest Farm, Zhangwu County,Fuxin 123208,China)
Quercusmongolica,as a kind of adaptable tree species, has been planted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but it is not much due to its slow growth. The effects of seed germination on seedling growth were studied by two kinds of seed treatments.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eds treated by bud-removal method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and the seeds treated by multi - buds method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Quercusmongolica; seed treatment; seedling growth
1005-5215(2017)05-0072-02
2017-04-13
陈晓红(1973-),辽宁阜新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造林和育苗工作.
S792.186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