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干+++张立琼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活动,在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基础上,探索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机制,为大学生党支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开展持续有效的社区服务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 服务社区 实践机制
近十几年来,高校一直对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实践活动也从未停歇。从到社区开展一些文娱性活动到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从提供搞清洁卫生等体力性服务到参与社区流动人员管理等智力性专业服务,高校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开展社区服务工作正在不断升级,逐渐探索出依托社区平台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实践路径。但是,由于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层次不一、人员庞杂,在进社区开展服务活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如服务活动与社区需要脱节等典型性问题,影响到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没有形成健全良好的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实践机制。本文从当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试图对构建服务社区实践机制进行探讨,力求能够探索出一些较为实用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服务模式及实践路径。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活动与社区实际需要相脱节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党支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高校都采取了评优评先的策略对优秀的党支部和党员进行表彰。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便开始急于求成,“拍脑袋”式的活动决策便随之而来,只求活动数量而不重质量,服务活动与社区实际脱节现象屡见不鲜。很多高校学生党员并未到过社区基层,也不曾见识过社区基层人民的辛苦,对于社区的认识,很多学生党员都是建立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社区的宣传认识之上,想当然的认为社区情况都应该差不多。所以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活动而言,不少都是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而直接拿出了活动方案,缺乏对相关社区有着最直接的了解,以至于活动最后支部人员也筋疲力尽,而活动却没有收获应有的效果,这样反倒失去了学生党员服务进社区它应有的意义。
(二)社区服务实践质量与效果仍有待提高
社区服务实践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的实现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的积极性。当前的社区服务活动中,不少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社会与社区群众的肯定,足以证明,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活动质量还是深入人心的。但是,在提高社区服务实践质量上,高校学生党支部仍有发挥的巨大空间。当前影响高校学生党支部提高服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活动形式保守传统,没有新意,服务内容难以深入社区群众;二是学生党员的知识理论不能与社区实际紧密结合,无法较好的转化自己的知识理论,空有理论纸上谈兵,难以深入人心;三是不能与时俱进的把当前新媒体技术应用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服务活动凸显滞后性;四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本身没有充分发挥主观动能性,创新不足,影响服务活动质量。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充分总结服务活动经验,学习借鉴,在不断的否定中追求提升。
(三)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缺乏长远整体规划
长远整体的服务活动规划,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党支部在一段时期内服务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而且关系到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共建关系的稳定发展。在服务社区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少高校学生党支部缺乏长远整体的服务活动规划,致使服务活动流于随意,不具有长远发展的稳定性。更有甚者,是突发奇想搞个活动进社区,活动开展之前才联系社区党支部,不仅没有巩固与社区群众的感情,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社区党支部的正常工作,不利于双方共建关系的稳步发展。只有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活动长远规划,并提前通知社区党支部,那么双方在共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过程中才能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否则突发性的服务活动只能使社区党支部陷入被动局面,不能起到帮助协调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突发性的服务活动不仅给社区党支部和社区群众带来不便,而且最关键的是给社区党支部和社区群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深处影响到了社区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共建。
二、構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共建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共建,在紧密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总支的有效对接的基础上,推动服务活动与社区实际需要相脱节问题的有效解决。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通过结对、挂牌等形式开展联合共建,真正从深层次开展共建合作的还不多。之所以要加强双方共建,是因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党建工作,没有双方从深层次的合作共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服务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共建,就是要在结对、挂牌等双方党支部共建基础之上,双方共同探讨社区存在问题,商议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服务活动,确定社区党支部的帮助协调义务;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在社区的组织影响力,以“老大哥”的身份把高校学生党支部带进社区介绍给社区,使学生党支部能尽快融入社区;就是要让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联合携手,优劣互补,相辅相成,共同为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贡献力量。充分打造社区党支部搭台,高校学生党支部唱戏的局面,构筑党支部共建指挥部,统筹协调共建事宜。
(二)强化对社区基层需求的了解和认识
深化对社区基层的认识,加强对社区基层群众需求的了解,是实现高校与社区有效对接的基本前提,也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提升社区服务实践质量及效果的重要基础。一个不了解社区基层的党支部,一名不了解基层诉求的党员,更遑论到社区开展服务实践活动?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要强化对社区基层需求的了解和认识。大力开展大学生党员到社区挂职锻炼,派出优秀的青年党员到社区基层去,吃住在基层,生活在基层,体验劳作之苦,同享丰收之乐,真正发现群众所需,然后汇报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只有寻找出群众之所需,那么就找到了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活动的对象,服务活动才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进一步开展寒暑假期间高校学生党支部“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党员接触基层,认识基层,也使他们的百姓视野不再停留在网络媒体上。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里唤起各位大学生党员自发自觉服务基层的热情。
(三)制定和完善社区服务活动规划
以问题为导向,以社区群众长期性、普遍性需求(如家教等)为着眼点,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服务实践活动规划,将有助于指导高校学生党支部更好地整合资源、合理调配人员深入社区开展更为有效的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也将有助于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社区服务活动规划要立足高校学科、专业及学生党员素质能力水平等现状,着眼于既能使整个服务活动处于有计划统筹之下,又能持续有效跟进服务活动进展。考虑到大学生在校读书学习年限和流动性,一般规划活动时间以一年为最佳。在服务活动规划中,可以把服务活动分为常规性服务活动和项目性服务活动。常规性活动一般指能够日常生活闲暇中到社区基层为群众服务日常生活性事务,项目性活动一般以某个主题项目活动为带动的社区服务活动。在活动规划中,一般要体现从某月到某月进行常规性活动、活动内容概述、每月到基层的次数、学生党支部负责人以及学生党员人数等;更要体现出项目性服务活动,比如在党的生日、国庆节等日子中,拟定相关主题,在社区组织大型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同时对于是否寒暑假会组织“三下乡”实践到社区,以及在什么时间与社区党支部召开座谈推进工作等均可体现在服务活动规划中。高校学生党支部拟定全年服务活动规划草案后,要提交社区党支部审阅和修改完善,做到双方心中有数,以赢得社区党支部更加自觉主动的配合和支持,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提供重要保障。
(四)推动服务社区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规划制定之后,关键在于落实。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要着力探索在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的领导下,在与社区党支部合作共建的基础上,探索成立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商定会议规则,明确须联席会议商讨决策的相关服务活动项目及事务。同时,还要探索形成社区服务活动项目责任制,每个服务项目都有专人负责,层层落实,确保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扎实开展。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于参与服务活动的学生党员的管理,把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作为重要指标,作为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活动项目总结评价机制,对于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组织开展对项目活动进行总结,寻找不足,充分发扬民主,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获得提升,为下一次的活动提供借鉴。
(五)与时俱进完善服务保证质量
社区群众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增长见识,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完善自身的服务形式,根据社区群众需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就要确立创新理念。一个服务活动实现的过程,也是一个活动创新发展的过程,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继承优良的传统服务模式,摒弃不合时宜的服务模式,不断的根据社会发展社区需要更新自身的服务内容,力求达到最好的服务效果。其次要融入新媒体技术手段。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普及不仅仅惠及年轻学生,它同样也在社区群众中广泛传播。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大胆探索利用微信朋友圈、QQ群等新媒体手段,与社区党支部党员、社區普通群众建立更便捷、更及时的信息沟通平台,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效率。最后要转变活动方式。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地位逐渐凸显,“人”的发展逐渐加强,社会上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活动方式,在与社区群众的交往中要更加注重人性化,活动项目设计要更注重人文关怀。
(六)建立健全服务监督和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双重监督和评价机制,是高校构建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机制的重要一环。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而言,它既是考核人——考核本支部学生党员开展社区服务效果,同时也是被考核人——被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所考核,同时还应接受社区党支部及社区群众对它的评价。对于社区服务活动效果如何,社区群众更说话权,因此,群众的评价更为关键。所以在构建服务监督和评价机制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社区党支部和社区群众的看法。当服务活动开展一年即将结束之际,社区党支部与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召开联席会议,邀请部分社区群众代表参会,对高校党支部在社区开展的服务活动进行总结及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报送高校学生党支部所属的上级党组织审阅及备案。评议报告中,不仅要显示对服务活动的满意程度,而且要提出活动中的不足和相关建议。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可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有学生党支部委员参加的会议,对学生党支部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作出综合考核,并以此作为学生党支部推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从正面进一步激励和调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服务活动进行必要指导。
综上所述,开展服务社区实践活动依然是高校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重要选项,因此,探索并不断完善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机制,是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它不仅指导着服务活动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为实现社区服务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奠定扎实基础。当然,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社区服务活动形式及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区实践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房晓军,邹永红.高校服务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
[5]邓晓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和工作对策[J].山西青年,2013,(22).
(项目基金:2014年广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项目“依托社区平台拓展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实践路径探索”(项目文件:桂党高工组[2014]10号);作者简介:[1]黄日干,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张立琼,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