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康
[摘 要] 康氏粉蚧又名梨粉蚧、桑粉蚧、李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是梨树主要入袋害虫之一。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地块平均虫果率明显增长,成为梨园生产中的一个具有潜在威胁的害虫。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以及调查分析,就梨树康氏粉蚧的危害症状以及相对应的防治措施进行简单陈述,为提升梨树产量与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梨树 康氏粉蚧 有效防治 危害症状
[中图分类号] S436.6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39-01
梨树康氏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九十年代末期在山西平遥县梨产区零星发生,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发生程度不断加重,2014-2016年 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地块平均虫果率8%-15%,成为梨园生产中的一个具有潜在威胁的害虫。为了掌握该害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相应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2015年以来,对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筛选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1 危害症状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口器,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芽、嫩梢及果实的汁液。套袋前主要为害嫩芽、嫩梢,造成叶片扭曲、肿胀、皱缩、致使枝枯。套袋后,其成虫进入袋内,主要集中遭果实的萼洼和梗洼处,对果实进行危害,通过分泌白色蜡粉,污染果实,吸取汁液,造成组织坏死,出现大小不等的黑点或黑斑,甚至腐烂,人称黑头、黑尻子,进而降低果实的品质。
2 生活习性
康氏粉蚧食性较杂,不仅只针对梨树,也会对苹果、桃、杏、葡萄、枣、瓜类以及多种蔬菜造成危害。常活动与阴暗、潮湿区域,生长繁殖的最佳场所就是套袋内,因此套袋果园、树冠郁闭、光照差的老果园发生较重、树冠中下部及内膛发生重、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重。此外,其繁殖速度较快,雌虫可产卵200-400粒/头,幼虫大多聚集在一起,当温度达到20℃以上时,5-7天后开始扩散,对果实进行大范围的危害。
3 发生规律
据调查康氏粉蚧在平遥地区一年发生三代,初期主要集中在1米以下树干的粗皮裂缝中、散落在果园的套袋病虫果,根际周围的杂草,土块、落叶等隐蔽场所,保证其虫卵或幼虫更好的越冬。各代重叠发生,梨树开始萌芽的同时虫卵进行孵化,若虫出蛰活动,第一代若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此时若虫主要在新捎、嫩叶危害,完成这个生活史一般需要大约50天。第二代若虫发生盛期为7月中旬,此时若虫主要在新捎、嫩叶和幼果危害。完成这个生活史一般需要35天左右。第三代若虫发生盛期在8月下旬,此时若虫主要在套袋果危害,萼洼处危害率约占60%,梗洼处危害率约占40%。晴天上午9点--下午7点无露水时危害果从果袋外观看有明显的水浸状湿点,与正常果明显不同。危害严重时造成腐烂,甚至落果、叶片覆盖黑色霉层,嚴重影响光合作用。进入十一月后,气温下降,康氏粉蚧以卵囊在树干及枝条的缝隙等处越冬,其中树干一米以内占70%。 竖年4月份左右随着果树萌动康氏粉蚧卵开始孵化,若虫出蛰活动,开始新一轮危害。
4 防治技术
4.1 做好冬春防治。冬季结合清园细致刮除粗老翘皮,清理旧纸袋、病虫果、残叶及干伤锯口,压低越冬基数。春季发芽前喷布波美5℃的石硫合剂或索利巴尔50-80倍液。在花序分离期可选用48%毒死蜱1500倍液喷雾,消灭越冬的卵和若虫,降低越冬基数,起到杀一灭千的效果。
4.2 套袋前的防治(5月上旬),此时正值一代卵孵化盛期,幼虫聚集在一起尚未扩散。可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或48%乐斯本1200-1500倍喷雾防治。喷雾时做到内外打透,树干、主枝、嫩捎均匀喷打。
4.3 套袋后康氏粉蚧开始向袋内转移,2015年6月2日已经发现康氏粉蚧在套袋内进行危害,2016年于6月8日发现袋内危害,此时正值我县酥梨疏果套袋期间,所以最佳防治适期必须掌握在套袋前进行。药剂选用48%毒死蜱1500倍、10%吡虫啉2000倍或5%啶虫咪2000倍溶液,并采用喷雾式进行,间隔15天再防一次,同时兼治梨黄粉蚜。7月中旬、8月下旬是二、三代若虫的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套袋内,同时也将导致康氏粉蚧大范围扩散传播,因此要加强虫害防治。此时要采用内吸剂和熏蒸剂相结合,药剂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混合80%敌敌畏1200-1500倍喷雾防治,喷药时间注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喷雾要细致均匀,尤其是树冠中下部及内膛。避免药害的发生,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康氏粉蚧越冬场所多,世代重叠,分泌蜡粉,喜钻果袋,防治难度大。尤其是一旦钻入果袋,防效甚微。所以要重视冬春防治,关键是套袋前及时防治,将其消灭在袋外,彻底控制其危害,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洁雯,刘奇志,周成,田宝良,李鹏. 我国梨园康氏粉蚧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综述[J]. 中国果树,2014,0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