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017-06-15 18:10赵京芳
财政监督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员企业

●赵京芳

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赵京芳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作为信息革命浪潮的标志,大数据在改变社会经济环境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对于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影响尤为明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变得日益复杂,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难度不断增加。本文从企业审计风险的形成逻辑着手,结合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结构特征以及大数据时代特征对企业审计风险的客观影响,研究分析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管理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审计风险互联网企业

审计风险的特征产生于企业审计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与数据的关系更为密切,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外部环境波动性更大,企业内部的结构亦需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运营面临更大的风险,而这些都给企业审计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对注册会计师自身要求的影响。因而,分析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风险管理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一)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内涵

创业型企业通常是指处于创业阶段,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创新开拓型企业,以开拓创新业务模式或产品服务为标志而组成的经济组织。因而,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可理解为以创新为企业标志而生存的互联网企业,通常认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互联网企业为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大多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主要分为五类,包括:电子商务类、互联网信息服务类、网络娱乐服务类、互联网通信联系类和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类。创业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差别甚大,具有诸多异于传统企业的特征。

(二)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特征

1、创新意识强,成长性高。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往往是属于专业知识较为密集的行业,其人员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一般需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及灵敏的创新思维,因而,其企业的成本结构中人力成本占比较高,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根据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内涵可知,创业型互联网企业是一种处于成长阶段的互联网企业,创新是其存在的根源,同时创新也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因此,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创新性与成长性间存在着紧密的内部联系,创新能力强,其成长性就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得就快。

2、管理结构简单,企业规模较小。创新型互联网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运行较为灵活,效率较高,以便适应恶劣的竞争环境。相对于传统企业,创业型互联网企业面临更多的市场不确定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高效运行,而基于成本、企业规模等因素的考虑,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都较为简单、高效。

3、产品和服务更新较快、企业利润高、风险大。创新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往往具有高附加值,而收入与成本的配比性较差,相对于传统行业,创业型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波动往往较大,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如不能及时创新,企业将面临较大生存风险。

4、人才储备有限,技术基础薄弱。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持续稳定的投资资金支持,其人力资本主要集中在原始创业团队,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对于人才的引进与技术的提升,往往是基于企业新产品成功推广,从而获得高额利润,投资前景预期大大增加,企业规模急需扩大的情况下才实现的,因而,对于多数创业型互联网企业而言,其人才和技术的储备都非常有限。

二、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成因

审计风险通常分为固定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特征表现为:客观性、潜在性、偶然性、可控性和普遍性。固定风险是剔除了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风险,其存在独立于会计报表和审计之外,可理解为先天性风险;控制风险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可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机制来进行改善;检查风险涉及审计主体,指的是风险的存在与否与注册会计师的认定不统一的可能性,可通过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及完善审计程序来进行调整。企业审计的要素分别为:审计的对象、审计的主体和审计程序。企业审计风险具有动态特征,其变化随审计要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研究审计风险特征及成因可从审计要素变化情况着手。可以认为,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阶段的外部环境、注册会计师的水平差异及审计方式的更迭都是通过影响审计要素来造成不同的审计风险,及审计要素的变化最终会以固定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变化形式体现出来。而企业审计风险等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乘积。按照这个思路,可分析任何环境下,任何类型企业的审计风险的内容特征及管理方式。现对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特征从审计环境、审计客体和审计主体变化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源于审计环境的审计风险

互联网企业的审计环境通常指的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网络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环境指的是一定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主要指的是宏观经济形势。法律环境指的是在审计过程中国家法定的规章制度,是审计活动有序的有力保障及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的规范要求。网络环境指的企业活动所处的网络状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根据区别就在于所处的网络环境的不同。对于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环境带来的审计风险总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环境不足,加大了企业的固有风险。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创新及运行效率要求非常高,创业型企业往往缺乏雄厚的投资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因而必须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才可能赢得稳定的投资支持,而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往往与投资水平呈正向关系,因为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水平。而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模式和形式上的创新,极易被市场效仿替代,因而,基于经济大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可知,创业型互联网企业运营存在较大不足,增加了企业审计的固有风险。

2、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不完善性导致了企业审计检查风险的提高。这根源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历史较短,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项法律法规的更新仍在进行中,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了企业更多的投机性。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企业的运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数据的处理与存储,这就对企业审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而审计准则应当随着企业性质变化而不断进行完善,而我国当前的审计准则并未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体现出来。

3、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网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社会信用不足。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基础往往比较薄弱,在网络的大环境中,存在网络黑恶和病毒等恶意性侵犯因素,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而当前我国社会的信用水平较低,人们对互联网安全心存戒备,给企业推广及发展带来较大阻力。

(二)源于审计客体结构特征的审计风险

审计客体即为审计的对象,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人员素质、企业资金管理结构等构成企业发展的内部元素,其变化与企业审计风险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企业人员素质水平不够。创业型互联网企业人员素质特征表现为“头大身小”,企业家往往富有才干和创新精神,但创业团队未必人人都是精英。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资金多数用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对于人才引进和培训的资金较为短缺,而企业发展需要不同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对于规模较小、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而言,这方面往往比较缺乏,因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2、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软件技术较为薄弱,软件技术的水平低下使得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增大。当前,由于互联网行业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对人员素质、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此外企业绩效的不合理,外部环境因素等致使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人才流失严重,行业软件技术水平整体偏低,而对于创业型互联网企业而言,受成本因素控制,只能选择技术水平更低的软件,这与创业型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网络环境相矛盾,因而网络安全风险增大。

3、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低。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内部机制较为灵活,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界限较为模糊,企业制度不完善,这便使得企业缺乏风险防控的有效机制。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经营制度与管理制度,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评估往往不够重视,管理层人员将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企业利润增长点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分析上,缺乏对企业本身竞争力的评价及其可能面临的外部和内部风险的分析,因而,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往往表现为低效率。

4、数据造假率较高。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往往会出于获得资金支持的动机而进行数据造假,蒙蔽审计人员和第三方使用财务报表者,且在互联网时代,数据造假成本低下,存在的隐蔽性和难以识别性更大,而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高于一切,企业管理层往往会强行夺取部分审计资料从而对自身企业进行一种数据造假保护,增加企业审计风险。

5、企业家风险。在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家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及管理思想都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风险性质,企业家才能甚至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企业家才能表现出来的作用更为重要,产生的效用也更为明显。而当前对企业家素质的评价尚未构成较为科学和统一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将面临着企业家带来的更大的企业审计风险。

(三)源于审计主体特征的审计风险

1、审计人员的要求及监督方面。互联网企业审计内容包含了会计审计、计算机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学科内容的交织融合,相比传统企业的审计,难度大大增加,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往往会因为考虑成本因素而选择成本较低素质较差的审计团队,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审计的检查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企业往往缺少能够充分对审计人员审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的部门或机构,这使得审计人员受到的约束力大大减弱。

2、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审计风险的认知不够。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团队中,信息技术型人才往往占比较大,这些人往往对企业的审计风险了解不充分,对企业审计风险的重视度不够,进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不完善,甚至有的企业管理层单单凭就自身的观察和管理经验就对企业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节约企业运营成本,不惜简化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所必要的一些机构,从而忽视了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运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3、审计软件的科学有效性不足及信息系统缺乏相应的审计接口。目前,国内通用的审计软件所具备的功能较为简单,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数据访问和常用的审计程序,因而审计软件的通用性较弱。另一方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需通过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接口取得相应的被审计信息,而大多数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都未设计相应的审计接口。

4、我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费用整体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审计市场发展较为缓慢而未形成竞争性市场,而审计费用主要还是按照政府指导价格进行收取,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往往会因为降低审计成本而进行审计程序及审计人员配置的简化和审计时间的缩短,从而降低审计质量,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大数据对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不断进行完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数据传播速度极快、数据有效价值密度低下以及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变更等特征。与一切事物的产生一样,大数据对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也有正反两个方面。

(一)正面影响

1、使审计理念更倾向于数据相关关系的分析。大数据为企业审计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相对于传统审计通过抽样审计的方法和经验性理念的方式得出风险评估报告,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企业可充分利用不同结构的数据的关联性来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而这种审计方式较传统审计方式更为简单可行。

2、改变了审计抽样方式。大数据时代可为企业审计提供更为庞大全面的样本信息,较传统的抽样审计信息更为全面,风险评估范围更为广泛。大数据时代信息交流较为充分,信息获取成本相对较低,且信息的获取途径多样性,信息传递的高效性都有利于降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3、提高审计人员在数据整合的效率。传统的审计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往往会使得审计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数据整理上,大数据时代可通过云审计的方式与企业进行网络相连,瞬间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节约审计时间,并且,大数据通过增加审计证据的复杂性而减少了大量书面式证据,提高了审计效率。

4、增加了审计风险的验证方式。大数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化的高效数据,即企业的财务数据,其代表较强的行为关系,一种是半结构或非结构性数据,如消费者的各种聊天记录等。两种数据构成全面的数据体系,审计人员可通过分析半结构化的数据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验证和评估。

5、大数据降低审计证据的搜集成本,打破成本降低的技术限制。通常而言,审计证据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优化处理,原因是为使审计证据方案与注册会计师和第三方使用者的目标及审计报告的预期结果一致。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证据的搜集成本大大降低,技术问题也得到相应的解决,故而注册会计师可通过搜集更为全面的数量来减少审计风险。

(二)负面影响

1、增加企业制度风险。由于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具体操作环节的规章约束,而单靠原则性的法律法规避免不了制度风险的发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审计的目的、对象、方法和过程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审计方法的变革,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加现代化和全面化,更要求有切实可行的法律规范作为其变革的理论及制度依据,而在当前的审计规范当中,只有原则性依据,缺乏具体指导性的操作建议。

2、大数据提高了审计人员操作难度。数据的庞大性不利于审计人员发现审计的重点,进行重点审计,数据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数据的内涵及其相互的关系特征,数据的多样性不利于审计人员对非结构型数据的处理。总之,大数据虽然给审计的方式方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审计风险的评估和识别创造了更多的渠道,但大数据本身存在的数据问题就是审计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互联网技术也不够发达,因而大数据处理的成本高,处理方式不够先进等问题都成为审计人员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障碍。

3、审计固有风险增加。大数据本身存在的数据安全防护风险未能消除,而使用大数据的审计者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对数据的管理和控制权,从而增加固有风险,这种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法进行管控的。从数据的安全防范风险角度看,互联网经济立法的不健全,企业公司制度的缺陷,都是导致企业重要数据安全风险的重要客观因素,而目前更为主要的因素在于互联网企业的信息系统软件技术较为低下,企业信息化办公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差,而企业管理层缺乏信息化专业方面的人员,从而造成企业网络信息数据安全防控意识薄弱,带来企业审计固有风险增加。

4、检查风险增加。由于大数据本身的特点,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审计取证的难度都增加了,而审计软件功能的滞后性和审计人员队伍人才的缺失性都将导致审计的检查风险增加。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专业性极强的特征,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而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性的审计知识,还需具备信息技术,统计分析等技能,审计人员的素质受大数据时代影响要求更为苛刻,审计人才供应不上,加之审计软件技术较为落后,使得审计主体压力增加,从而增加企业审计的检查风险。

四、加强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数据安全防范

可根据审计程序的特征来设置数据的访问权限,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另外在数据的存储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软件或数据云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数据备份。同时需要开发相应的数据软件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以便缩小审计的范围,使得审计更具重点针对性。

(二)创新企业审计技术与方法

传统的审计技术与审计程序注定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变化而变化。针对创业新互联网企业的结构特征,可利用嵌入式测试设备来检测审计程序的情况,利用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对数据处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同时可通过将审计元素添加到业务系统记录中的方法来方便审计人员对数据进行抽取复查。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大数据具有数据庞大、结构复杂的特征,因而对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除了需要熟悉审计理论、审计工具的运用,审计人员还需对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掌握,以便灵活应对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要注意与相关信息化专业人才进行沟通交流合作,以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

(四)完善相关法规及准则

在继承传统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情况完善相应的市场法律法规,同时对审计准则修整完善,落实到具体的审计环境,使得审计人员在展开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而在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时,应注重考虑与互联网企业或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相契合的审计规范,使得互联网立法原则与审计规范原则相互融合,更好的规范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活动。

总之,一方面要不断健全互联网经济的法律体系,提高互联网软硬件技术水平,保障企业审计数据的质量与安全,使得企业审计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审计方式的转变做好制度支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培养信息化专业的审计人才,提高我国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审计人员的职能属性更加切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充分发挥审计主体在企业审计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主动降低审计风险;最后,政府应当合理调整审计部门的工资水平,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或全力开放审计要素的价格管制,充分发挥市场对价格的调配作用,全面促进审计行业的发展,最终达到降低企业审计风险的目的。■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1]龚旻,甘家武.公共预算制度软约束与市场生产效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4).

[2]孟焰,潘秀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06,(03).

[3]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06).

[4]孙宝文,李辉.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与审计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5).

[5]杨晓军.面向电子商务的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0,(05).

[6]杨应杰.企业管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15).

[7]张帆,龚旻.税负与公共商品支出的约束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7,(05).

[8]张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财政绩效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2016,(12).

[9]张帆.公共服务精准化绩效审计问题探讨——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J].财政监督,2017,(04).

猜你喜欢
人员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跟踪导练(四)
紧急疏散下的人员行为及建模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