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水上巴士的SWOT分析及规划建议

2017-06-15 23:23陈娟许邦鹏
珠江水运 2017年10期
关键词:SWOT分析广东

陈娟+许邦鹏

摘 要:以绿色交通为理念的水上巴士,因其经济、便捷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在一些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提升我省交通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与措施,广东省的水上巴士建设正迎来发展机遇。本文对广东省发展水上巴士进行了SWOT分析,为广东省发展水上巴士提供几点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广东 水上巴士 SWOT分析

1.发展水上巴士的优势

1.1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

广东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广东省珠海市有岛屿147个,为国内岛屿较多的城市之一。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广东水资源相当丰富,年降水总量3194亿立方米,河川径流总量1819亿立方米,广东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43条,其中独流入海的河流52条。广东最大的河流是珠江,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和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独流入海河流。广东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珠江通航能力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的第二位,居中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长度及流域面积均居中国第4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内河与港海湾兼备的特殊省份。

1.2经济稳步发展

广东是经济大省,总量全国第一。以制造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省,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连续二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增长7.5%,虽然增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高于全国,继续发挥对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和支撑作用。2016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7%,人均GDP达到72787元,是全国的1.3倍。

1.3人口密集,城镇化水平高

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区域发展差异系数由0.680调整为0.6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8.7%,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仅落后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居全国第四位,在全国各省中排首位。

城市化水平提高会对交通系统产生重大影响:①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使得出行的总量大、强度高,这就要求我省大中城市的客运交通必须要以公共交通为主体。②城市用地范围扩大,导致出行距离变长。机动化出行水平必然提高,而且人们要求能够快速出行,这就需要先进的、多样化的交通工具来满足,水上巴士的建设随之提上日程。

1.4各级政府大力扶持

广州市交委公布的《广州市关于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建设公交都市的意见》指出,广州将构建以轨道交通(含新型有轨电车)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水上巴士”也将不断拓展,至2016年规划实施18条航线,线网总航程超过110公里;增加投放22艘船舶,累计配备船舶60艘以上。

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指出的“大力发展海湾水上巴士,是方便市民出行、丰富海湾旅游、发展低碳交通的现实需要。”湛江市正着力整合现有交通系统,开通水上巴士航线,形成多样化城市客运体系,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高湛江市交通效率,打造靓丽海滨城市名片。

1.5公共交通网络发达,信息技术日臻成熟

近年来,广东省以“民生为本、智慧为要”为主题,积极探索城市公共交通与公众出行、城市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路径。

随着公共交通的建设、绿色交通概念的提出,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互联网+”运输服务行动》,提出到2017年,广东省要基本完成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涵盖公路、水路、民航、铁路、邮政及气象等部门的信息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机制,实现海量数据深层次的交互融合与挖掘应用。

1.6旅游资源丰富

广东是全国旅游大省,近年来全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在促消费、稳增长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旅游成为广东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纽带。2014年,广东省以9227亿元位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同比增长12%,领跑全国。

2.发展水上巴士的劣势

2.1水陆衔接有待完善

由于水上客运码头和航线的分布受水系分布的影响,其在出行过程中可能不能覆盖全程,需要换乘其他交通方式。各停靠站点的布局要合理规划,换乘也要方便,使得规划难度大。纵观广州和湛江的水上巴士发展状况,都存在水陆衔接方面不足的问题。

2.2运营成本高

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船舶的购买及维护,码头的建设,河道或海域的航道建设上;运营的安全性要求较高,检修成本大;因其公益性,票价需要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水上巴士市场启动较慢,回收期较长,经济预期不明朗;因此水上巴士作为经营项目而言,运营成本相比陆上公交是偏高的。

2.3公共交通一体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省内有运营水上客运的城市中,公共交通各种方式之间在线网、设施、站点衔接、票制票价、体制政策等方面的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

首先,水上客运(轮渡和水巴)现仍未纳入各城市公交票价优惠政策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众选择水上客运出行的意愿;另外,水上客运票价低廉,但未能与陆上常规公交企业一样享受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机制,导致水上客运经营单位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其次,水上客运与其它公共交通方式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高。

2.4出行习惯有待改变

目前广东省内各城市居民对水上巴士了解还很少,大部分是没有坐过或者很少坐,对线路了解更少,基本还没有体会水上巴士的优势,他们的出行的首选还是陆上公交或私人交通方式。因此,大力发展广东省水上巴士,首先要让市民了解水上巴士,使水上巴士成为他们出行考虑和选择的因素之一。

3.发展水上巴士的机遇

3.1机动化出行增长迅速,城市拥堵严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机动化的发展高潮期。机动化进程加快主要是因为私家车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大幅增加。小汽车虽然给居民带来许多方便,但也巨大地影响着交通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最明显的后果是造成道路拥挤。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是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的高峰期,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城市道路拥堵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样,广东省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省,陆路交通拥堵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3.2地铁在省内普及尚待时日

不管是从运输能力,运输效率,还是从消费资源和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无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轨道交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轨道交通有其自身的缺点,普及尚待时日,所以在近期我国大部分城市还必须以公交为主。构建地面及水上公交捷运网络,是短期内改变出行方式结构、确立公交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3.3公交交通向全方位、可持续方向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以“民生为本、智慧为要”为主题,积极探索城市公共交通与公众出行、城市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路径。

广东省出台《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停靠站及城市水上客运码头建设,并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实现城市内外交通便利衔接。

使用环保能源的交通工具将逐步增加。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多样化将是一个发展特点。交通电气化的比重也将明显上升,这都为水上巴士的船舶动力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4.发展水上巴士的威胁

4.1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

据气象资料统计,1949-2013年,共有173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年平均为2.7个,广东成为被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海岸线比较长,濒临南海,无论是南海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还是从西北太平洋西行而来的热带气旋,在有利于的环流背景下,容易登陆广东。

降水对水上巴士出行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们不愿意在下雨时选择水上巴士出行,雨天路面湿滑,视线受阻,出行安全性不足;并且,下雨天气多伴有刮风,使得船舶航行的速度和舒适度都有所降低;此外,船舶也需要在特殊天气停航。

4.2私人交通方式的普及

私人小汽车交通与公共交通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对于机动车拥有量较高或倾向于发展机动化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实施将会受到很大阻力,从而影响水上巴士的经营与发展。2015年末,广东省私人拥有车量同比上涨15.5%,达到1149.83万辆,在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中私人拥车量依然延续第二名。

5.规划建议

作为常规公交的有效补充方式,水上巴士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投资少、对环境友好、乘坐舒适、兼具旅游功能等优点,是政府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的公用事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水上巴士具有社会公共福利的性质,采取的是低票价收费,线路的运营不能单纯靠企业自身营业收入维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部分,各地政府应给予支持和保障,保证水上巴士的正常运营。

5.1宣传保障

需要加大对水上公共交通的宣传,吸引公众注意力。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将水上巴士交通及旅游观光的功能及特色展示给公众,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便利,为各城市特色形象的提升打好基础。

5.2技术保障

(1)省内各相关城市的水域条件差异较大,地形和气候条件也相差各异,各地水路环境较复杂。为确保安全航行,建议先开展通航论证,使用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加强航路管理,有效避免船舶碰撞问题。

(2)作为各城市水上巴士交通枢纽的重点码头需要做好调度系统的设计,推进水上巴士智能系统的建设,提高水上巴士的便利性及速度性,提升水上巴士的管理水平。

5.3配套设施保障

(1)加快运营船舶、船舶补给基地、维修基地、避风港、陆上消防站设施等配套设施的规划与配置,保障水上巴士的健康发展。

(2)加快水上巴士码头周边停车场、附公交站、交通指路标识等建设,确保水、陆交通之间的高效衔接,方便市民出行,增强水上巴士竞争力。

5.4政策保障

(1)加快完善水上巴士行业配套政策。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发展水上巴士这一公共交通形式的配套政策,包括行业法规、财政投入、运营补贴、票务优惠等各种保障措施,为水上巴士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加强公共交通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目前水上巴士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政府各部门之间在规划、建设层面加强协调,有效整合水、陆各种交通方式,实现各种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

(3)加快水上巴士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水上巴士配套设施包括船舶、船舶停泊的补给基地、维修基地、码头周边停车场、交通指路标识等,建议加快其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以做到配套发展,保障水上巴士的健康发展。

(4)推进水上巴士智能系统的建设。水上巴士智能系统对于提高水上巴士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州和湛江的水上巴士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不利于推进水上巴士快速、可持续发展,建议以近期航线发展、船舶建造、码头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水上巴士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水上巴士的管理水平。

(5)水上巴士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方式之一,建议由政府将水上公共交通纳入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体系,每年根据水上公共交通航线合理运行成本,模拟核定基准票价计算的票价收入与实际票价收入之间的差额,给予经营单位全额或部分补贴。

(6)政府对水上旅游市场进行整合,对旅游航线经营资格进行招标,招标所得费用用于水上公共交通的補贴,以减轻政府财政补贴压力。

建议政府给予水巴经营企业码头、船舶广告业务经营、候车大厅餐饮服务、商品销售、场地租赁等政策扶持,提供多元化经营条件,发挥企业自身造血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收入,同时减轻企业和政府的负担。

(7)建议结合水巴航线在沿岸上的文化旅游点实行通票管理服务,打造旅游观光新品牌。

参考文献:

[1]程丽宏,李丽.杭州水上巴士规划研究[J].水运科学研究,2007(9).

[2]吴超华,陈川.水上巴士交通服务模式探讨[J].交通与运输,2006(6).

[3]李姗姗.加快发展武汉水上巴士的建议[N].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4]关金平,钟永浩,王炼军.广州水上巴士低乘坐率问题调查研究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SWOT分析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广东电力》简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