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波康大美术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许观良
中国 检测机构现状及思考
文/宁波康大美术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许观良
检验检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质量基础,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6年6月12日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在京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1122家,较2014年度增长9.82%,近三年年均增长11.92%。2015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营业收入1799.98亿元,较上年增长10.37%,近三年年均增长13.4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截至2015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4463801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3017.59亿元,实验室面积5369.15万平方米,近三年来设备资产年均增长26.69%。截至2015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数为1689家,较2014年增加70.7%。表明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从机构属性来看,企业类型的检验检测机构18665家,占机构总量59.97%;事业单位类型11853家,占机构总量38.09%;其他法人类型604家,占机构总量1.94%。近三年来,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42.5%、40.6%、38.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的趋势一致。
从产权性质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15012家,集体控股896家,民营企业12498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87家,其他机构2529家。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在华业务发展迅速,201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7%。数量占行业总量0.6%的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取得了行业市场规模6.92%的营收,其盈利水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全国96.2%的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数少于100人,平均就业人数为32人,大多属于小微型企业。全国82%以上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提供服务,提供全国性服务的机构数量偏少,国际化发展的机构几乎没有。此外,国内检验检测市场呈现竞争加剧态势,近三年来检验检测机构平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数量减少3.8%,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幅大于检验检测业务增幅。
该报告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收入增长显著,检验检测机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民营机构在检验检测服务业中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但检验检测机构“小散弱”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检测机构区域化特征依旧明显,很难提供全国范围内乃至国际化的检测服务。数量仅占行业总量0.6%的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取得了行业市场规模6.92%的营收,我国国有检测机构及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该何去何从,才能在与外资检测机构的竞争中攻城略地、收复城池呢?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才能及时做出调整,笔者通过走访国内的一些检测机构,对国内检测机构的基本情况及优劣势加以概述。
按照当前行业内的习惯划分,我国检测市场主要存在三大主体:国有检测机构、外资检测机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从检测体系角度看,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标准制定方、认可机构、检测机构、检测实验室,一般认可机构和标准制定方都是行政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国有检测机构、民营机构及外资检测机构,其中后两者被称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国有检测机构目前占据整个检测市场55%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已占据了约30%的市场份额,而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据了约10%的市场份额。中国的检测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梯队成员服务网络遍布全国,服务涉及工业品、消费品、贸易保障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检测、校准、检验、认证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项服务,在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杰出代表。其次是以谱尼测试集团、中鼎检测机构等为代表的第二梯队,由于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难以涉足某些领域,和第一梯队有一定差距,但也有成为第一梯队的可能性。第三梯队为各地的一些检测机构,有一定的客户群,但区域性较明显,辐射能力有限,资金上也并不充裕,各机构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及相应的合作。第四梯队主要以一些咨询公司为主,这些公司本身不具备检测设备及平台,但也能提供咨询及测试服务。
国有、外资、民营检验机构互有优势和劣势,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才能有效地扬长避短,采取针对性地措施抢占市场先机。以下从服务对象、政策资源、品牌认可度、价格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比较。
1、服务对象
外资第三方主要为一些需要出口的产品进行产品的检测,通常有客户进行指定,这是外资检测机构底子强硬、认可度高的体现,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有SGS、BV、TUV、ITS等。国有检测机构承担的是各部委的商检、质检、环保以及食品、卫生等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及各级政府的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检验,针对一些内销的产品,也常采用政府资质。其他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的是政府强制性检测之外的检测内容,主要承担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目前我国检测市场的政策是一种保护性政策,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垄断性,只有政府部门所属的检测机构才能从事本地区本行业的检验检测,其它的检测机构,即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无法介入;二是排外性,其实垄断性也包含排外性,这里的排外性特指有些政策并没有明文禁止非国有检验机构进入,但实际上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是被排斥在外;三是分散性,检验检测机构很多但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统一大市场,区域性较明显,缺少市场流动性和统一标准。
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不仅分割了市场、限制了民营第三方机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国有检测机构的发展,对中国检测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阻碍。
2、政策资源
除了行业政策和政府文件的“规定”外,每个国有检测机构的背后,都有一个行政部门的强力支撑和保护,行政部门是这些检测机构的后盾,离开了行政部门的保护和财政支持,这些机构几乎难以生存。政府对检测市场的监管暂时有两条途径:通过12315工商局举报客服电话,可实名或匿名投诉;通过飞行检查、能力验证和盲样考核等方式来对国内检测机构加以监督和规范。工商部门本身不具备自己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也需要委托相应的第三方来加以测试,在抽检等检查中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保护性倾向,在规范市场方面不可能完全做到绝对的公平,在政策资源方面,国有检测机构无疑占有先天优势,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明显处于劣势。
3、品牌认可度
国有质检机构的优势是公信力强,这是其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公信力是检测业务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国有检测机构长期处于主流检测市场,在社会上具有较高认可度,但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出现过不少检测事故,造成不良后果且影响面广,国有检测机构的“公信度”下降,尤其在企业中满意度不高。而民营检测机构正好相反,在企业中享有较高的信誉,但公正性”和“认可度”不足,品牌信誉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小,也难以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
外资机构测试周期普遍偏长,在全国的网点也有限,但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找外资机构做检测,其中原因很多,最大的差距在“品牌”效应上,外资机构普遍拥有非常高的市场“公信度”。在涉及产品保密性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做得更好。因此要想与外资检测机构平分秋色,首先要打造检测机构的“公信度”,提高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独立性,创出自己的“品牌”。
4、营销模式
国有检测机构作为政府实验室,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通常其工作节奏比较缓慢,缺乏敏锐的前瞻意识,有一定的滞后性。国有检测机构市场营销能力明显不足,不少机构没有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和人员,有的即使有也较少深入研究市场,从业务构成来看,国有检测机构的大部分业务都由法定职责附带而来(如“强检”),不需要主动拓展业务。对于强制检测市场,政府部门也不允许外资进入,营销模式僵化是国有检测机构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相比而言,虽然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区域的辐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也未必会被当成考量对象,但在价格、质量及服务有保障的情况下,也常会被现有客户推荐,新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考量,这是民营第三方检测立足品质和口碑后产生的业务延伸,另外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迅速地渗透到一个行业或产品的整个供应链,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稳定客户群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业务方向。
5、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最大优势,无论是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还是自主经营权,民营检测机构都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国有检测机构采用的是行政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员进出机制。各技术机构间受行政隶属关系影响,缺乏长期高效、深层次的合作。管理体制是国有检测机构的短板,人事、分配等制度严重制约了国有检测机构的发展,这也是国有检测机构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方。
6、设备和人才
我国的国有检测机构数量众多,仪器设备、设施资源总量充足,具备较强技术能力基础。但并非所有的仪器均得到合理的使用,很多国有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重复性投入较多,一些大型、昂贵的仪器设备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而仪器设备的维护、折旧、检定校准和操作人员工资都产生了高额费用。机构分布分散、低水平重复投入、活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也是国有机构显而易见的劣势。由于无背景及缺少政策性倾向,工商系统对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管力度相对较大,因此其在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及维修保养上会倾注大量心血。
目前国有检测机构大量吸收优秀的检验人员,资质门类齐全,但也普遍存在人员老化、人才留不住等现象;县级检验机构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匮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检验检测工作因而迫切需要引入新的人才。民营检测机构在人才资源方面也是喜忧参半,一方面,现有人才基本可以满足正常的检测业务,另一方面,又急需更多具有检测“资质”的检验人员,增强其不太擅长的领域的业务能力以进一步开拓市场。具有各种“资质”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将成为各方激烈争夺的对象,在人才的选择和引入上,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较国有检测机构更具弹性。
7、资金
资金短缺几乎是所有检验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国有检测机构来说,财政的投入主要是对设备一次性投资,投资效率不高,容易产生重复投资导致偏差和浪费。民营检验机构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民营第三方在成立之初,其主要的检测项目已经具备一定市场,另外通过外部调研,及时做出战略调整,找准机会做自己擅长的检测方向,会很快产生丰厚的收益。外资检测机构更多会倾向于一些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一些项目,资金充裕则是外资检测机构的最大优势之一。
8、价格
国有检测机构按章办事,收费普遍较高。外资检测机构按照标准执行,但也死板过分、价格也不具竞争性,如涉及一些套装的检测项目,外资检测机构必须是挨个测试,30个零件一套的产品需要测试,60个零件一套的产品也需要测试,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不具备测试技巧的灵活性。而民营检测机构可以选择对其中各个零件进行检测,企业只需将测试合格的零件按照客户及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即可,其灵活性可以为企业节约相当一部分成本,也更易获得市场青睐。
9、服务
服务水平和检验质量是检测机构市场竞争力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服务是检测机构的软实力,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指服务的形式,二是指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服务的主要作用也有两个,一是服务链的扩大与延伸能够直接产生效益,二是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品牌”价值,也是影响检测机构“公信度”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检测服务能否实现满意,主要取决于顾客对检测的质量、价格、时间、服务等方面需求的满意程度。目前服务工作做得最好的为外资检测机构,其相应的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民营检验机构次之,服务水平较低仍是国有检测机构的短板。
10、研发与创新力
研发及创新力决定着检测机构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决定着检测机构能走多远。目前个别国有大型检测集团和少数省级检测机构已具有较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但是大多数市县一级的检测机构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这是国有检测机构又一短板。外资检测机构具备的超强研发与创新力,是国有检测机构及民营第三方机构短时间无法企及,同时也是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的现实。民营第三方机构在“研发与创新力”不具有明显优势,但作为非官方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在熟知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与厂家进行合作,从进货渠道开始,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实时进行产品质量的控制,同时减少企业在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从而实现两者的双赢。
从国有、民营第三方和外资检测机构三种力量对比,可以看出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相对国有检测机构具备市场化优势,相对外资大型检测机构具有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同时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国有检测机构之间也有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的地方。
随着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及简政放权,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战略,中国检验检测行业也将获得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走出去”将是国内检测机构的一个长期战略,那么如何走出去,如何走的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进一步推动政企分离
政企分开,政府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使其对检测机构的监管更具公正性,使检测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进一步推动政企分离,具体的实施手段为:政府支持、扶持企业做检测市场但不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通过计量部门对检测机构仪器的精确性、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数据的真实准确性等进行监管;通过工商部门以市场抽查、盲样等形式对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进行复核;政府提供操作技能培训、标准解析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检测服务;通过举报热线实现全社会对检测机构的监督。在价值规律、市场竞争及政府监管的作用下迫使企业更好地执行标准,实现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及政府监管三维一体、辩证统一,推动中国检测事业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
2、如何重组中国检测机构
针对设备重复性投入、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可根据行业特点及企业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对检测机构的人员、设备等资源进行重组,稀有、高难度、高精尖的检测项目由国家负责检测;区域,或者省级范围内设立区域性大型检测中心,对通用性项目进行检测;县市区以专业的检测机构为主,对企业专门需要、测试频率高的项目进行测试,部分优秀企业的测试中心也可以为专项检测服务。通过资源重组和结构优化,实现中国检测机构在资源合理配置下的点线面、多领域及全方位覆盖,减少浪费。
3、政府设立专项补贴,鼓励企业重视检测
检测费用过高,是企业少做,甚至不做检测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是否可以设立专项补贴,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检测,如同中信保费用减免,鼓励企业积极投保,推动出口;品牌补贴,鼓励企业创牌;研发补贴,鼓励创新等一样。这样即可以减轻企业检测的负担,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检测,又可以扩大检测的整体市场,提升中国检测的竞争力。检测是标准落地的主要环节,有了标准,没有检测,标准形同虚设,监管是标准落地的保证,监管不到位,检测可有可无,检测机构的信誉也很难建立,企业也会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检测。这样做检测的企业,因为产品成本的提高而失去竞争力,而没有检测的企业,可能以次充好,扰乱市场,影响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不公平现象。
4、中国检测机构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检测机构如何走向世界?一方面,中国检测机构需要最大限度地积聚先进技术、完善管理,在提升品牌竞争性及认可度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中国是否也可以效仿外资检测机构以跨国集团的形式走出去?是否可以实现国家间对检测标准证书的认可,以提高我国检测证书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在一些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检测业务上,是否也可以参考中国出口业务一样,强制性地要求通过中国某些检测机构的测试?从而促进中国检测机构在国外设立分部,推动中国检测国际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国内检测行业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对中国检测机构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的时期,更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实现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及政府监管的辩证统一,同时抓好标准,检测,监管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实现全国范围内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中国检测证书的国际认可工作,推动中国检测事业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国检测机构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