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这样做
不禁惊了,喜了,又醉了!
这是怎样的一棵松啊!
扎根于石砾之间,盘虬于枯木之中,枝干遒劲,松针滴翠,孤零零地伫立在黄山之巅。
手指摩挲着那粗糙的树皮,仿佛可以听见树的心跳,低沉、有力。我不禁疑惑:树啊,你为什么要屹立在这黄山之巅,饱受狂风暴雨、似火骄阳的折磨呢?
天无语,地无语,唯有清风阵阵。
对了,或许是风吧,或许是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吧,又或许是一只路过的鸟,将一颗松子丢在了黄山之巅。
那颗松子怨过,恨过。它的兄弟姐妹在温房里享受着园丁的照料,在肥沃的泥土中变得圆润鲜活。而它,却要在贫瘠的泥土中挣扎。但是种子深知,埋怨是没有用的,它只有将根扎得更深,才能汲取更多的养分。于是,它击碎一切障碍破壳而出,将自己的根深深地埋入泥土之中。
终于,它得到了水,那清冽的水,滋润了它的身心,种子成为幼苗。它伸展枝叶,变得更高,更壮。它看到了蓝天,那一碧如洗的蓝天!松树开始与白云嬉戏,与清风共舞,与小鸟齐鸣。从此,温房中少了一株姿态文雅的盆景松,山顶多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那么,你想告诉我什么呢?我急切地将耳朵贴在树干上,想要聆听树的低语。
天无语,地无语,只有鸟鸣啾啾。
白云笑了,清风笑了,那些欢跃着的鸟儿也笑了。它们低低地闹着,笑着:“学习这棵树呀!将根扎深,在困境中逆风生长!”
学习一棵树?我有些疑惑地看着那如墨的树冠。树静默着,阳光从枝枝叶叶中透过来,细细碎碎的,洒了一地金黄。
面对困境却不自怨自艾,生于贫瘠之地,却让自己成为最美的风景。为了梦想,为了明天,努力奋斗,为了有朝一日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而生长。
有梦想,才有明天。生而为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有松树的精神。鲁迅怀着疗救世人灵魂的梦想,纵然有几分彷徨,却发出震人心魄的呐喊;孔子以忧民的博大情怀,不顾世人眼光,在泰山脚下创办私学。我们又怎能不向这松树学习呢?
学着这样做,与松树同行。为了明天,为了青春,拼搏吧!
点评
这是一篇颇具匠心的好作文,考场上很短的时间写成此篇,实属难得。
作者以树为师,向一棵松树学习,选材颇为新颖。细细思考,其实这就是一篇写旅游见闻的文章,作者巧妙地将旅游途中的感受演绎为一篇作文,颇见智慧。
作者的语言很有表现力。句式多样化,整句与散句结合,一个词语拆分使用,陈述句与疑问句交错使用,语言呈现出摇曳多姿之美,抒情色彩浓郁,颇见功力。
作者发掘黄山松树的思想内涵,进而由树及人,升华了文章的中心,凸显了文章的主旨。这人,既有古代贤哲,又有当代伟人,颇见几分思想。
文章的结尾如果不是这种口号式的结尾,或含蓄,或隽永,或引人深思,当更好。
(殷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