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场孤独的战争
——观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2017-06-15 15:11武威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林恩比利李安

文/武威

成长是一场孤独的战争
——观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文/武威

1

电影《比利窑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名字本身就值得回味,英文原名《BillyLynn爷sLongHalftimeWalk》中并没有“战事”这样的字眼出现,其小说译名《漫长的中场休息》似乎更准确。但看完电影你或许会发现,这个翻译恰如其分且巧妙直接,一群从伊拉克战场撤下来的大兵,在美国本土热闹非凡的感恩节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亮相,却犹如经历了一场战斗。

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窑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表现英勇,为了营救受伏击的班长施洛姆上士铤而走险与武装分子搏斗,被遗弃的摄像机拍摄到的视频被传回国内,让比利窑林恩成为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在为参加施洛姆上士葬礼而获得的短暂休假中,他与所在B班的战友受邀参加在得州举行的一场橄榄球比赛。年轻的军人们以英雄身份获得众多赞扬和掌声,然而赞誉的背后却满是沉重和冲突。

首先,这群美国军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对他们而言,那是失去班长最糟糕的一天,却要被反复提及,冠以鲜花,就好像被迫炫耀自己鲜血淋漓的伤口。影片中大兵们被要求在镜头面前保持微笑,如同木偶般配合表演,本该万众瞩目,然而存在感最低,甚至显得弱势。其中有个场景,他们在走台时对喷出的烟雾做出应激反应,立刻弯下身子,一瞬间以为在战场遭受了伏击。人们传诵他们英勇作战的事迹时不会想到,战争带给他们的不是获取战功的荣耀,而是一直处于生死边缘的恐慌,比起英雄的称号,他们更像是受伤的病人。

其次,远离战场的民众并不理解他们口中的“英雄”。他们发出“伟大”“光荣”等溢美之词更多是彰显自己崇敬英雄的表演,观众对他们肆无忌惮地开着不尊重的玩笑,商业大亨谋划如何从他们身上牟利,搬运工可以一言不合拳头相向。舞台上风光,落幕后冷落,“英雄”并非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能够任意搬运利用的道具,一枚可以到处炫耀的勋章。正如电影里一针见血指出:“说支持军队的大话很容易,但钱才是最大声。”

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有解构战争英雄的意味,它并非是简单的反战影片,讨论的焦点不在于战争是否正义(只有饭桌上一小段争论的场景)、军人战场创伤应激障碍问题(只有医生在电话里有直接表达)、美国阶层撕裂的矛盾(士兵和石油商人对峙一幕里略有体现)等宏大命题,镜头始终聚焦在一个普通的士兵身上,展现出的是李安在作品中一直贯彻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与情感。他不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猛烈炽热的情感冲击来影响观众情绪,而是用克制、细微甚至略显平淡的讲述手法,不存个人偏见地摆出一道命题,不批判不赞美,也不强求标准答案。或许观看时觉得不够刺激,但事后细细品味,一定能咂摸出许多种味道来。

2

如果把人心比作要塞,彼此间或是有桥梁连接,或是有墙壁阻隔,墙壁往往先于桥梁而存在。从一头走到另一头的路并不通畅,需要克服自私、破解偏见、消除疑虑,往往只适合特定场合下的特定对象。比如影片中班长施洛姆上士通过和比利窑林恩的几次对话和共同执行任务,已经逐渐搭建起走入他内心的桥梁,能够让比利窑林恩在他遭袭后不顾自身安危前去相救。“如果子弹注定要射中你,那这一枪早开了。”这是施洛姆上士秉持的“因果宿命”论,如果有可能,比利窑林恩愿意为他挡住这颗子弹,与其说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信任,不如说是拯救对于自己而言重要的人的本能,所以战友情比起世间许多人际关系往往更加坚固。

等比利窑林恩回到和平世界,却发现周围满是心墙,难以翻越:家人享受着因他带来的荣光,不在意这场战争应不应该发动曰那些称赞他的人并不关心他出生入死的事迹,倒是对军营八卦肆无忌惮戏谑嘲弄曰电影投资人对他表示欣赏,想的却是如何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多利益曰即使遇到动心的女孩,当他产生与她逃离念头时,女孩惊奇地说“可你是英雄啊”,让他顿悟之前感受到的精神契合不过是幻觉。他们永远是站在自己立场上去对他说“我理解你”,带着片面刻板的偏见去比对,并且竭力把他修饰成自己预期的印象。比利窑林恩和战友们对此有迁就,也有反抗,同时也在公众和媒体面前作着伪装、竖起隔阂,最后却发现与原本熟悉的环境已经格格不入,凶险的战场反而更能收获理解和支持。这也正是很多军人从战场回归生活难以融入现状的原因:精神上的孤独和心理上的无助不是远离炮火硝烟就能够解决的。

同时,电影不仅在讲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联系,更是在探讨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对比利窑林恩来说,因打人滋事入了军营,一开始对军人、战争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如果没有这个改变命运的选择,或许他也是在体育场嘲笑“傻大兵”的混球小子曰在伊拉克战场他遇到耐心教导的班长,开导他超越自己,逐渐向一名好兵靠拢曰在战斗中偶然成名,回到家中后姐姐想方设法要留下他,虽有动摇,但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曰听闻开拍电影会有大笔收入自然开心,但最后看清这些所谓的“爱国人士”对他们毫无敬意,义正严辞地拒绝……当他对球队老板怒斥“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我们的生活”时,不也是一个“破墙而出”的过程吗钥如果说他是无奈成了军人,意外当了英雄,茫然变了小丑,但在告别亲人作出抉择时,他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和坚定。他没法苛求别人理解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想法,但强化了对自身转变和志向的认同,返回真正属于自己的战场。

结尾处比利窑林恩上车与战友们互相道着“ILoveYou”,应该有不少观众会忍不住想,他们中有多少人再也不会返回钥此时悠扬的音乐响起,比利热泪盈眶,电影在淡淡悲伤的氛围中落下帷幕。莫测的不只是他们的命运,还有他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彼此可以互相取暖,然而什么时候能够真切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呢钥

3

这部电影除了剧情,制作上也广受关注。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结合120帧速度、4K画面和3D显示技术拍摄而成的电影。加之李安导演前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成功,不少人抱着极高的期待走进影:,出来时却大肆诟病。除开并不刺激惊险的情节外,新技术呈现出过于清晰的画面观赏起来并不舒服,演员的皱纹清晰可见,表演的每个细节都被放大,像是走进拍片现场,观众和角色之间的朦胧感、距离感消失了。诸如“江郎才尽”“技术无用”的论调开始出现,这样的反响在李安导演预料之中,他说:“虽然很难改变人们的习惯和文化,但我太好奇了,我不再年轻了,我不想等待。”

成名后赞誉不绝,一旦没从影片中获得满足就倒戈攻击,这样的现实和电影中美国大兵的遭遇何其相似。这些观众看中的是李安的名声,不理解也不在乎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技术革新的探索,站在自己角度妄加评论。在商业票房压力下,在先进技术加持下,拍摄那种紧张刺激但套路严重的故事显然更容易吸引眼球,但李安依旧选择了坚持。他说过,之所以想拍电影是因为电影给了他发言权,“你不拍,大家就以为是现成的样子,你拍了的话,人们在现成之中又多了种选择。若我不争取、不表达、不发言,径直让它过去,将来的历史、大家脑海中的文化印象就是另一回事。”《比利窑林恩的中场战事》正是如此,导演借它表达但并非独断,给观众选择而不是定论,他希望观众倾听,但不奢求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有的观众心中有座“墙”,而李安心中是没有“墙”的。

电影中人们认为比利窑林恩作为“战争英雄”就应该是勇敢的、崇高的、正义的,比利窑林恩深知自己并非如此,现实中一些观众对待李安的导演身份同样也提出了许多本不该他承受的要求。当今社会每个人都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符号化的处理有助于我们更快速认知彼此,但也格外容易造成偏见和短视,没有耐心深层次了解对方的境遇、过往和所思所想,越是交往越在心中竖起高高的墙。面对一名军人,不少人会想当然认为他很严肃单调,一旦对方的表现超出定势思维的圈子会大感意外。前段时间网络上火起来军营版《小苹果》,有人就诧异甚至愤怒:“军人还有这么一面钥怎么可以这么不顾形象钥”用片面的认知看待世界,只想世界呈现出期待的样子,站在自己的角度论断他人,沾沾自喜而不得知,人心疏远,心墙难越,是我们都应该警醒的现实。

电影结束时,我想起里尔克在《秋日》里的一句诗: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或许这就是电影教给我们的道理:不要轻易对某人下定论,不随便对他说“我理解你”,同时也不强求别人的理解。在心墙未破除、桥梁未搭建好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成长就是一场孤独的战争,在奋战中若是能遇到知心相交的战友,是件多么难得的幸事。★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林恩比利李安
青梅竹马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跟“天才”比利一起守护创造力吧!
林恩是个好少年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二战“军中甜心”歌手薇拉·林恩逝世,享年1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