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产老相机带我们走进过去的岁月

2017-06-15 17:19:01图文原梦
照相机 2017年1期
关键词:调焦胶卷红梅

图文|原梦

相机世界

让国产老相机带我们走进过去的岁月

图文|原梦

经常会有年轻的影友在问,过去人们收入很低,爱好摄影的人买不起功能齐全的照相机;售价便宜些的简易照相机能满足拍照需要吗?那些简易的中国制造的老照相机拍的照片质量如何呢?在此,我选择了几台不同年代的国产简易老照相机,让我们回味一下过去的岁月。

几乎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里都会拥有一本或几本老相册(图1),相册里承载着对过去岁月的记忆。

我喜欢照相机,喜欢拍照片,而且家中有比较高级的国外品牌照相机,上大学期间虽为一些出版单位画书籍的插图等挣点稿酬,也仅够支撑用胶卷的开销。直到1962年的初秋,我参加工作有了工资收入,才动了要买照相机的念头。我的工作单位是上发薪制,工作没几天就领到了第一份工资58.5元人民币。兜里有钱了,周日我就去逛委托店,专看摆着照相机的柜台,相中了台很新的天坛牌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但我兜里装的工资是买不起这台二手的天坛牌双反照相机的,最后只花了6元钱买了台胶木制造的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图2)。

在买下这台用120型胶卷的跃进牌简易照相机之前,我一直使用徕卡小照相机,手里没有放大机,35mm胶卷拍的小底片印相看就没有优势了。

图2 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

图1 老相册

图3 1962年初秋拍摄的室内人像照片

我买的这台二手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是北京市宣武区的区街办实验工厂于1958年参照欧洲捷克国家制造的一款机型仿制的,整个机身和镜头筒都是用胶木(酚醛树脂)制造,镜头是2组2片的光学结构,镜片的表面未镀光线增透膜,镜片是由北京照相机厂协助加工的,镜头的焦距为65mm;可旋转前镜头筒圈调焦,调焦筒上有1m、1.5m、2.5m、∞等米制距离刻度,机身的前面板上还印有头像、半身像、全身像、风景拍摄距离图案,可供使用者在估计拍摄距离时参考进行对焦。镜间单叶片机械快门,设有M(1/25s)和T(B)两档;光圈设有1(F8)与2(F11)两档可调节选用。

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的卷片靠看机背的红窗孔计数,可选用6×6或6×4.5规格的画幅,一卷120型胶卷可拍6×6画幅照片12张或6×4.5画幅照片16张,胶卷的承片框设计成弧形,这样胶片感光面能与摄影镜头弯曲的像场吻合,提高拍摄画面边缘成像的清晰度。实拍也证明了,这跃进牌(包括北京照相机厂制作的结构相同之蓝天牌照相机)中画幅简易照相机的成像质量比同时期其它厂家制造的幸福牌、孔雀牌、劳动牌等中画幅简易照相机要好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跃进牌简易照相机采用了弧形胶片承片框,并且镜头能够调节拍摄距离。

我买下这台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从委托店出来后,又到相距不远的一家照相馆买了10个120型黑白胶卷,回家后就把胶卷装进照相机里,然后给亲朋好友们拍照玩。图3就是当年用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在室内拍的黑白人像照片,是6×4.5规格的画幅,那时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用一卷120型胶卷可以拍6×4.5画幅16张照片,那么人们基本就不拍12张的方形画幅照片了,反贪污、反浪费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的运动。拍完的黑白胶卷我自己冲洗后再用印像纸洗印成照片观赏,图3所示的图片是把底片拿到照相馆花钱放大的6寸黑白照片,然后花1角5分钱买个小薄本的照相水彩,闲着没事时就拿小毛笔调水彩给黑白照片上色玩。

很少有人会把120型彩色胶卷装到这些简易照相机里拍照片,况且像跃进牌这种胶木制造的照相机壳体极易碎裂,如今完好能用的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是少之又少。我买的这台跃进牌照相机只玩了半年多就束之高阁了,故能将其完好的保存至今。

其实过去制造的这些镜片未镀膜的简易老照相机镜头对色彩表现也是有特色的,给其装上120型彩色胶卷拍照片效果也不错,如图4就是用跃进牌中画幅简易照相机F11拍的中远距离景物,色彩饱和度较高。图5是雪天近距离用F8拍的外景人像,画面背景上金银木果实呈现出高饱和度的红色。

图4 跃进牌相机远拍景

图5 跃进牌相机拍摄

每月有将近60块钱工资的进项,家中也不需要我的钱,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到银行去存点钱,工资就由着我胡花乱花了。1964年,当我看到商场里有卖8元人民币一台的西北光学仪器厂出的华山牌胶木小照相机时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你想啊,不愁吃喝的人兜里有五十多块闲钱,买8块钱的物品会犹豫吗?

这华山牌胶木照相机(图6)是座落于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路的西北光学仪器厂在1958年初组装苏联的斯米娜(SMENA,语意是:接班人)35mm简易照相机的基础上仿制生产的,1957年,苏联派出技术人员并提供机器设备帮助中国的西北光学仪器厂建成了简易135型照相机的生产线,又从苏联进口了斯米娜胶木机身的35mm平视旁轴取景简易照相机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学习;通过学习组装斯米娜简易小照相机,西北光学仪器厂掌握了这种胶木相机的生产技术。在1958年初,西北光学仪器厂已能自己制造这种相机的胶木机身及卷片计数器等零部件,但尚不具备制作摄影镜头的能力;厂方决定生产自己的品牌相机,取名叫“华山”牌,镜头部件仍是从苏联定制进口进行整机的装配。

买了这台华山牌胶木简易照相机之后,我没少用其拍照片,还用其与我那台小徕卡照相机作过对比,从当时所拍的照片上看,我更喜欢这华山牌小相机拍的照片,主要是因为它拍摄的照片四周有渐变过渡的暗角,把画面圈成了一个深遂的空间;这种画面效果在27年后的世界上叫作“LOMO影像”,在我看来这华山牌胶木小照相机所拍的照片应算LOMO摄影在27年前的先祖之一。图7就是用华山牌胶木小照相机拍的黑白风景照片,在当年所用黑白胶片的质量条件下,且不做高倍放大照片,我看不出这华山牌胶木照相机的苏制T-1型40mm F4.5镜头在成像质量上与徕卡的Leitz Elmar 50mm F3.5摄影镜头有多大的差别(暗角现象除外),至少是分辨率上看不出有什么差别;细看也仅是徕卡的小镜头所拍摄的影像暗部区域层次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可是徕卡这镜头在高光区域的层次表现真的不咋地,徕卡照相机只是一个相机界的贵族品牌,特点就是卖得贵!说到徕卡镜头的成像质量,不能说不好,但绝不是最好的。

图6 华山牌照相机

图7 华山相机拍摄

图8 华山相机拍摄

我在商店花8元人民币就买了台全新的华山牌胶木小照相机,而徕卡照相机在1964年中国大陆的委托店里功能和成色均好的二手货要卖好几百元人民币呢;并且华山牌小照相机那棕红色的纯牛皮套材质与做工均不逊于徕卡照相机的真皮套,怎么想这华山牌小照相机都是物超所值的。

当发现华山牌胶木小照相机成像很好后,我又跑去商店买了一台华山牌照相机,店员还记得我呢,所以这次的服务格外热情耐心,拿出多台相机让我挑选;我仔细地挑了一台,镜头号码还不错。

华山牌胶木简易照相机是黑白摄影盛行年代的产物,用其拍彩色胶卷时,镜头的色彩饱和度较低,拍摄的照片色彩有发旧的感觉(图8)。

眨眼间就进入了“文革”的年代,这期间虽有一些功能齐全的国产照相机问世,但产量小,商店难以见到,即使有售价也不低,我那点工资也望尘莫及,倒是有几家委托店在卖抄家物资,有些外国产的照相机标价很便宜,我手里的钱都用在买外国货上了,不再关注什么国产的照相机了。直到1970年以后,中国大陆的社会表面上比较平静了,委托店也没有便宜的抄家物品可卖了,我手里的闲钱又开始用于买国产的照相机了。其实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爱好摄影的普通人极少,不仅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普通人若拿着台照相机到处去街拍是容易被“革命群众”们误当成敌特份子来对待的。我当年带着照相机外出拍照就没少与警惕性极高的革命群众们遭遇,直到我出示了记者工作证才解除了误会。故当年我外出时都会把工作证带在身上,为啥呢?可以“避邪”啊!那年头没有身份证,只是凭学生证、工作证、军人证、户口簿或者是各级革命委员会开的证明介绍信来证明身份。那个年代遇有灾荒年的农民要外出讨饭为生时,其所属的村革命委员会就会给要外出乞讨的村民开具盖有红色公章的逃荒介绍信,凭着此证明信灾民可以到城市乞讨而不会被收容所抓走。

说到我把玩过的最简易的国产照相机就是上海玩具厂在1978年底设计制造的红花牌中画幅玩具照相机了(图9),我是在1979年的元旦期间逛到百货大楼的玩具柜台前看到了这种玩具照相机,标价16元/台,随手就买了一台,那时我每月的工资是八十多元人民币。

红花牌玩具照相机是用硬塑料制作的机身和镜头筒,其用120型胶卷只能拍摄6×4.5规格的画幅16张。说这红花牌玩具照相机是最简易的国产照相机是因为它的摄影镜头采用一片玻璃凸透镜片,焦距60mm,光圈有F8、F11、F16三档,单片圆孔转轮机械快门,设有B、I(1/60s)两档(图10)。

图9 红花牌玩具相机

图10 红花牌相机内部

图11 红花牌相机镜头与快门

图12 红花牌相机拍摄

图13 红花相机的新月形镜片

图14 倒置红花牌相机的新月形镜片

图15 红花牌相机倒置镜片拍摄

图16 红花牌相机倒置镜片拍摄

图17 红花牌相机倒置镜片拍人像

上海玩具厂生产的这款红花牌塑料玩具照相机与随后算是“同时期”出现的苏州白洋照相机厂设计生产的凤凰牌79-1型简易照相机、北京市玩具四厂制造的宝石牌玩具照相机相比最大亮点是其镜头(就是装着单镜片的前镜头圈部件)可装卸,红花牌的单镜片镜头圈是靠两枚金属销钉固定在镜头筒上,拔出这两枚固定销钉就可取下装着镜片的前镜圈(图11)。红花牌塑料玩具照相机这种可拆卸镜片圈的结构是源于其最初设计时想让它具有与机身镜筒之间靠螺纹调节伸缩的调焦机构(与跃进牌简易照相机的调焦机构原理相同),在1978年末至1979年间商场销售的红花牌玩具照相机所附的铜版纸彩印使用说明书上就印有调焦距离:1.2m、2m、5m、∞的说明,后来在1980年市售的红花牌玩具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上就用黑墨把调焦距离说明一栏涂抹了。

市售的红花牌玩具照相机所拍的6×4.5画幅照片边缘像散和色散严重,只有中心像场的清晰度还不错,画面有桶形畸变(图12)。红花牌塑料玩具照相机不仅镜头圈可卸下,其单片玻璃镜片也可以装卸(图13)。红花牌玩具照相机镜头的新月形镜片可以拆出倒置安装,即凸面向内,此时像距有所延长,得加长一小段镜头筒,镜头的焦距相当于65mm左右(图14),此时相机拍摄画幅边缘成像清晰度较好,四周暗角现象也较轻,整个画面有轻微的枕形畸变。图15就是用倒装镜片后的红花牌照相机拍的黑白风景照片;图16是用彩色胶卷拍的风景照片,画面的边缘上有非常明显的红、绿、蓝色散现象。

红花牌玩具照相机倒装置镜头的镜片后拍摄人像照片效果也不错,这种单片镜片在逆光拍摄时也不用担心眩光的问题,就一片镜片,两个镜面也眩不了什么光的,所以用这种玩具照相机拍摄图17所示的白背景高调人像照片的光影效果也挺好的。

图18 红花牌相机镜片通光直径

图19 红花牌镜头拍摄

图20 红花机身+红梅镜头

图21 红梅相机镜头

图22 红花机身+红梅镜头拍摄

红花牌玩具照相机镜头的镜片直径约21mm,装在前镜圈内的通光直径可达18mm(图18),倒置镜片的光学焦距相当于65mm左右,其具有约F3.6的最大光圈孔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的有些感光材料厂生产过供看后背红窗过卷计数的中画幅照相机使用的有背纸135型黑白胶卷,把这种胶卷装在红花牌玩具照相机里(还得加装135型画幅挡片框)拍摄人像特写也挺不错的(图19)。

1979年的冬天,在一场大雪过后我去公园拍照,偶然看到有人手拿着台红花牌玩具照相机在拍照,定睛细看似乎又不像是红花牌玩具照相机,出于好奇我就走近细瞧,原来这是一台用红花牌机身+红梅牌HM-1型折叠式照相机镜头拼装成的照相机(图20)。经过与这位摄影爱好者的交谈得知,他是一家国营工厂的学徒工,学徒期是三年,每月工资只有16.5元人民币,每月发薪后他给家里交10元钱,剩下的6.5元归他支配使用。他喜欢照相,但只能买台红花牌玩具照相机用;也是凑巧,他认识的一位喜欢拍照者不慎把一台红梅HM-1型折叠式照相机摔坏了,破损的机身难以修复了,他就花20元钱把尚完好的红梅相机镜头买来(图21)改装在红花牌的机身上,这样一来他这台红花牌照相机就有了F4.5~22的可调节光圈,也有了B、1/10~1/200s的快门调节速度,还可以接用闪光灯(当然他手里也没有闪光灯),还有机械自拍器了。用这台拼装的照相机拍照片质量与红梅HM-1型折叠式照相机没什么区别(图22),只是拍不了6×6的方形画幅照片。

过去说穷则思变,贫穷令人们勤动脑思考、多动手自制所需的物品,以满足自己在工作、生活、爱好方面的需求,过去人们在工作中常说的一句口号就是: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这位16岁初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小学徒工每月收入就那么点工资,家境也贫寒,当他的业余爱好是照相时,只能是勤动脑和手来尽量满足自己的爱好了;否则当年常州照相机厂出的红梅HM-1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在商场是卖61元/台,他得存将近一年的零花钱才买得起,而这机缘巧合的拼装照相机仅是16(红花牌照相机)元+20(红梅HM-1型镜头)元 = 36元。

在1979年这个年份里,要说中国大陆生产的比较正规些的中画幅简易照相机应算是常州照相机厂生产的红梅5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了(图23),其整个的机身都是用硬塑料制成,如此低档材料制作的简易型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居然还给配个棕红色猪皮相机套,看着这真皮相机套可比内装的塑料照相机高级。

红梅5型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当年在商店的售价是82.4元人民币,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实行商品统一零售价,没有地区差价之说。

当我在商场里的照相器材柜台看到这红梅5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时就是被它那漂亮的皮套给吸引住了,巧的是我刚发薪才5天,工资还没花,周日逛商场就是想把这兜里的钱花出去些,所以看到这红梅5型相机的售价我就买了一台,兜里还剩了几块钱。捧着新买的照相机兴冲冲的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一直都在做月光族,只是这次发薪才5天月光就照亮了我!

回到家细摆弄这台红梅5型双反照相机就有点后悔了,后悔花八十多元买这么个破塑料壳子相机,我觉得它最多也就值个四十块钱人民币。唉……买就买了吧,它的摄影镜头虽然用的是与红梅HM-1型折叠式照相机一样的镜头和快门机构,但它是整组调焦,在近距离拍摄时成像质量应该比靠旋转前镜片调焦的红梅HM-1型折叠式照相机好些吧。

红梅5型塑料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摄影镜头与红梅HM-1型折叠式照相机一样,镜头的焦距75mm,采用3组3片光学结构,镜片的表面镀单层光线增透膜,光圈调节范围在F4.5~22,三叶片镜间中心机械快门,速度设有:B、1/10~1/200s ,X闪光全速同步,有机械式自拍器,可延时8~12s拍摄。

红梅5型双反照相机的上面取景镜头是一枚焦距75mm的单片未镀膜玻璃凸透镜片,最早期的取景调焦屏是用树脂材料模压的中心磨砂圆+四周环带透镜,后又改为中心微棱镜与磨砂圆环+四周环带透镜屏,最后期采用的是中心裂像与磨砂圆环+四周环带透镜取景调焦屏。我买的这台红梅5型双反照相机的取景调焦屏就是早期的中心磨砂圆,调焦距离在1.2m~∞ 。

红梅5型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是采用看后背红窗卷片计数的,后背开有6×6和6×4.5规格画幅的计数窗(图24),不过这红梅5型的塑料后背盖会弯曲变形导致漏光,其总体质量远不如上世纪60年代初期西北光学仪器厂制造的长乐牌中画幅胶木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好。用红梅5型塑料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拍中远景的照片成像质量与红梅HM-1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几乎就没有差别(图25),色彩的饱和度亦不高。可若拍近距离的照片成像质量就比红梅HM-1型照相机强多了,甚至F4.5的大光圈也能凑和着用呢。图26就是用红梅5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装上富士彩色胶卷,用大光圈加小功率的闪光灯补光近拍的外景人像照片,清晰度还不错,焦外有柯克型光学结构镜头经典的旋转感。

我觉得中国大陆生产的老照相机到公元1979年就差不多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的国产照相机似乎还不算有多老吧,故关于简易国产老照相机本文就写到这个年份吧。

每当我端详着这些承载着历史故事的中国产老照相机,回想着过去的经历,在那个年代里有人狂热,有人迷茫、彷徨,迷茫彷徨中的人若有摄影的爱好相伴,无疑能比较充实的度过那幽暗的岁月。

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国人的收入普遍有所提高,很多商品人们也买得起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更应该珍惜现在。

图23 红梅5型双反

图25 红梅5型相机拍远景

图24 红梅5型背面

图26 红梅5型相机近拍外景人像

图1 日产RICOHFLEX MODELⅢ

图2 德产VOIGTLANDER BRILLANT

1950年,在西德科隆举办的第一届德国科隆国际影像器材博览会上,日本的理研(RIKEN)光学公司展销了一款理光弗莱克斯-Ⅲ型(以下简称理光Ⅲ型)普及型齿轮调焦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图1为理光Ⅲ型120双反相机外观。

这款朴实无华、带有经典造型色彩的120双反相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是因为它的质优价廉和大众化。因此,该机的展销成功为理研光学公司在120双反相机的研发和后来系列化的生产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大众化也为摄影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感光材料和相关摄影器材的发展。该机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十分流行和畅销的120双反相机之一。

理研光学公司以普及型、大众化、低成本设计、低成本的加工制造方式为宗旨,生产的这款理光Ⅲ型120双反相机其主要特点是结构合理、结实耐用、故障率低、使用方便、镜头素质较好,达到了质优价廉的目的,特别受到初学者的欢迎。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该机除了调焦齿轮、卷片旋钮等少量的机械加工零件外,没有更多需要机械加工的零件,这比整组调焦方式的120双反相机省去不少的加工部分;相机的机身,主要使用厚度约0.8mm的薄钢带材料经冲压成形为各种零部件,然后经过点焊焊接、铆接、螺丝钉连接等加工方式制成,省去了金属铸造骨架,因此整体机身看起来十分简洁。一切以省、简为原则,该机取景器没有安装放大镜,也没有眼平直视快速取景的设计,成为最简单的120双反相机的取景器。此外,该机的快门速度除B门外,只有1/25s、1/50s、1/100s三档最常用的快门速度范围,减少了快门故障率;光圈范围齐全,为F3.5~22,共七档。该机虽历经60多年,各项功能依然正常,仍可以拍片,该机镜头为理光正光镜头(RICOH ANSTIGMAT)1:3.5,F=80mm,镜头号No:20453c。

图3

图4

猜你喜欢
调焦胶卷红梅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摄影之友(2019年6期)2019-11-22 08:07:23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青春岁月(2017年1期)2017-03-14 01:13:44
Foma与Rollei黑白胶卷试拍
照相机(2017年12期)2017-02-08 03:42:52
空间相机均力输出式调焦机构
光电经纬仪自适应调焦窗口构建
种下的生日礼物
星敏感器调焦方法研究
基于DSP的红外双视场调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