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级新区的生态文明示范

2017-06-15 17:47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7年24期
关键词:贵安新区文明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一个国家级新区的生态文明示范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贵安新区把五大新发展理念作为探索新路的战略指引,通过绿色示范,释放生态环境的巨大红利,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绿色使命:生态文明示范区样板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指示:“中央对贵安新区定位和期望值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要发挥贵安新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新区既成为经济新高地,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总书记的指示,给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贵安新区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使命,在贵州大生态战略行动中,贵安新区也是绿色制度和产业探索的核心区和“主战场”。

贵安新区生态文明的高端,更多体现在战略思维上,从全国层面,贵安新区联合上海浦东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等多个国家级新区,共同签署《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倡议》,并联合发表《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宣言》。

同时,为了激发更多的绿色思想,贵安新区在研发上做足文章,按照新区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需要,成立了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研究院——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其建筑集成运用智能化感应照明系统、节水灌溉系统、带有磁悬浮空调的高效能暖通系统等10余项国内外绿色生态和智能管控技术,成为新区生态文明科研的摇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项目要引进,环保先把关。《贵安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提出集中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从产业空间布局约束、行业准入限制、环境容量管控和环境质量管控四方面提出直管区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将环境影响预评估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严拒污染企业落户贵安。并通过落后产能淘汰、饮用水源企业搬迁等多种方式,对直管区所有项目针对性开展污染治理工作。

贵安新区大力实施“钻石计划”厚植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绿色新兴产业,加快绿色崛起。

坐落于贵安新区的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首次引进国外最前卫的园区建设理念,厂房的节能环保设计就比普通厂房造价高2至3倍,但“绿色指数”更“高”。该园区涵盖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国际数据中心等七大产业,无一例外均以绿色“环保牌”主打。

机制创新: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坚盾”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牢牢把握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目标,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坚盾”,形成助推绿色发展的制度“利器”。

成立初期,贵安新区就未雨绸缪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系,组织编制了《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贵安新区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案,推动与贵阳、安顺实现生态同建、环境同治。不断通过顶层设计,为实现贵安的“绿色崛起”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2014年12月,贵安新区召开第一次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并出台《贵安新区直管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方案》及《贵安新区生态环境负面清单》等九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这“九大制度”,涉及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生态红线保护机制等方面,使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此外,新区还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叠加优势,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

首创“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让城市“会呼吸”,获得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做好“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这篇大文章,制定并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保护实施方案》,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实施“十河百湖千塘”“五区八廊百园”“绿色贵安三年会战”“退耕还林还湖还草三年行动”生态环境工程,让直管区535个山头绿起来,让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活起来。

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淘汰直管区范围内全部燃煤锅炉,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天然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区所有14个安置点全部采用燃气集中供暖;新能源公交车占在用公交车比重超过50%,新能源使用率居全省首位。

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让贵安新区“河清水洁、岸绿鱼游”。

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产城景互动、山水田一体”的城市建设步履更加坚实。

绿色贵安正在崛起。

“大生态+”:绿色福利释放绿色红利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贵安新区大力实施“大生态+”工程,积极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大开放融合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2016年,贵安新区提出“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创建全域美丽乡村”,探索健全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机制,将美丽乡愁变成生产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

贵安新区将直管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道路两边的土地全部退耕,以“生态+”,实施“六万工程”,宜林则林、宜湖则湖、宜草则草,打造生态富民的样板——

对已有樱花升级并继续扩大种植,打造“万亩樱花园”,形成贵安旅游品牌,带动滨湖区域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绿色栽培“万亩葡萄”,举办葡萄节,引进酒庄入驻,配套乡村旅游,发展休闲体验农业,覆盖9个村,带动贫困户888户、3124人。

巩固原有羊艾茶园和平坝茶园,利用党武古茶树和马场四村资源基础,打造以“茶”为核心的茶旅综合体,将茶业扩展成休闲农业,将茶园经营成安养乐园,将“万亩茶园”打造成高山避暑胜地。

在马场镇南部的五个贫困村打造“万亩智慧牧场”,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牧草万亩,发展肉牛养、平坝灰鹅及林下养殖,并提高产出,首期带动6个村共1200人就业。

把“万亩经果林”平面种植变成立体利用,既为新区绿化贡献森林覆盖率,又为美丽乡村贡献环境和市民体验,覆盖村15个,覆盖贫困户1376户、4688人。

引进优质水稻品种种植“万亩香稻”,发展订单农业,把优质品种加工,以贵安山禾品牌带动形成品牌产品。

此外,借助大数据,贵安新区还整合精准脱贫云平台、移动APP、农业大数据监控平台、云上农场、云上农校、农产品追溯电商平台和民生监督等系统,建设“农业数据管家”,实现对蔬菜种植、林下养殖、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监管指导。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以销定产”推动供给侧改革,带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老百姓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袁 燕)

与自然生态格局相适应,贵安新区走向“美美与共”。图为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贵安新区新闻中心供图)

猜你喜欢
贵安新区文明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三代”贵安人:共建新城同圆梦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奋进贵安
对不文明说“不”
贵安新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