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研究

2017-06-14 03:31刘亚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高职院校

刘亚敏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需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有效的力量。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两只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有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却存在着合作范围较窄、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弊病,极大的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需要搭建其合力育人的平台,完善其合力育人的制度,创新其合力育人的方式。全力促进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16号文件)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并且强调,高校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全力配合。其中尤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合力育人为最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更强调的是在理论课以外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但是现在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制度上还是机制上,都没有形成工作的合力。因而育人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1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的必要性

1.1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的教育方针概况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中,重点强调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中,德育是各项教育活動的基础和核心,而高校主要的德育工作力量就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辅导员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之外。无论是课堂上传授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还是课堂之外的志愿者活动、各类文体活动、日常行为管理,都渗透着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因此,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在目标上是具有一致性。

1.2工作内容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课时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要的内容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形式政策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论、规律和方法。这种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的,但是,现在我国一直在强调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所谓大思政就是指思政课教学中应该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课外教育作为辅助渠道,让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在二个渠道的有机结合下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从而把思政课教学纳入到整个学校的人文教育系统中去。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深入学生,在学生中开展日常教育管理、思想引导和养成教育,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能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通过谈心谈话、活动组织等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加深对思政理论的认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主观意识。

1.3工作性质的同一性

正因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工作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工作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因此他们的工作性质是具有同一性的。工作的同质性决定了双方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会必会对另外一方活动产生正向或者负向的效应。因此构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的联动模式,加强他们之间的融合,应当而且能够形成合力,实现任何单方活动难以企及的效果。

2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辅导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处理与学生有关的各项事务,如奖助贷、评优评先、招生就业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事务性性质较强。思政课教师的主要工作为教学和科研,两者的工作基本上没有太多交集,这客观上造成了彼此联系沟通的缺乏,合作程度和范围都不够。

2.1辅导员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缺乏认识,简单的把辅导员当做是一般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来使用,主要的工作也是事务性的,因此很多辅导员都感叹自己的工作内容涵盖了文秘、教务、档案、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每天疲于应付各种通知,落实各项安排,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更不用说对其开展思想引导了。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心理上的知心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辅导员陷入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在思政工作面上,只能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了工作的主动性。加之,很多高校不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使队伍人员流动较大,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和获得感较差,因此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客观上导致了其与思政课教师在协同工作方面无法令人满意。

2.2合作渠道有限

目前各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师的归口部门为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而辅导员则是归属于学生处及各个学院(或系),两个部门虽说都是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工作管理机制不同,工作流程不同,工作内容也是大相径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彼此很难有合作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通过课堂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辅导员则是通过日常的行为管理、心理疏导及活动组织来强化思政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双方合作的程度。

2.3合作范围较窄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的合作,更多的还是在自身工作的基础上,适当结合对方的工作特点和方式。例如,在思政课的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中,请辅导员参与进来,以发挥辅导员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或者是在辅导员组织的一些时政热点讨论活动中,请思政课老师加入进来,引导思路,把握理论方向。这样的合作方式是比较普遍的,也是比较浅层次的方式,换言之,彼此的合作只是在形式上的,而非核心理念上的合作。因为彼此对活动的深入程度是不够的。彼此只是作为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出现,而没有作为共同策划者来推进教育活动的实施。

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理育人有现实的必要性,需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统筹思考,全面完善。

3.1构建合力育人工作平台

从大思政的理念来看,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从组织架构方面入手,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一个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双方有充分的合作的空间,有更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具体来说,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学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在这个大架构下协调各方力量,提高合力育人的氛围和组织保障。其次,要分工明确,将学校思政工作分为两个板块,即理论教研板块和实践教研板块。理论教研板块的主体力量是思政课教师,主要渠道是课堂。实践教研板块的主体力量是辅导员,主要渠道包括日常教育管理、课外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每个板块看似分割,实则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第三,要强调融合。在这个大平台上,虽然大家各司其职,但是一定要相互融合。具体融合的渠道就是,让思政课教师深入到第二课堂中,让辅导员站上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在思政课中,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基础等课程,辅导员是完全有能力来上的,通过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融入理论教学,更能让学生接受,提升教育的效果。而思政课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具体活动中,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将枯燥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衔接,从而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

3.2完善合力育人工作制度

为保证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这项工作能常态化地开展,学校在有关制度建设方面,可将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以制度的方式规定下来。制度的完善可以保证合力育人作用的长期有效发挥。目前,有学校已经在思政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一体化合作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只有形成为制度之后,工作才有政策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合作平台的创建和管理制度、辅导员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思政課教学管理制度、合力育人的激励制度等,力争形成全方位的保障机制。

3.3创新合力育人工作方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思政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本身是思政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如何利用这样的创新模式提高育人的效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渠道和方法。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思政教育业需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驶入新的发展时期。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开设专门的思政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占领网络思政的主动权。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专门的APP,打通学生舆情流通渠道,了解学生,及时开展引导和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外,我们可以从思政课教学模块化和思政实践教育的项目化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教育的形式。思政课模块化教学就是把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以模块的方式,通过引入时下热点问题,通过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引入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实践教育的项目化,就是将需要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形式,让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来策划、筹备项目,再一起组织开展,通过项目的运作来实现彼此的深度合作,达成共同育人的目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需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有效的力量。如何更好的推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建立,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103104.

[2]胡晴欣.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耦合效应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6,(2):129130.

[3]郑光贵,魏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22124.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高职院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