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轩
摘 要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主持人的自身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对于很多广播主持人而言,对他们的标签定义并不仅仅是容貌,也不是外在的整体形象,更多的则是依靠一幅“好嗓子”,播音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以语音为主。基于此,笔者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主持人的规范发展展开研究,提出规范方法与途径,为广播主持人更好地適应新媒体时代提供条件。
关键词 新媒体;主持人;规范发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17-02
主持人的规范发音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就像一个“地雷”一般,对播音主持的发音质量与嗓子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任凭这些发音误区的干扰或者作用,将对主持人的节目效果产生严重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去适当地把握发音误区,规范主持人的发音。
1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主持人素质的不同要求
1.1 回归口语化传统
新时代背景下节目记者与主持人的身份已经呈现出融合的发展态势,要求节目主持人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与驾驭节目的能力,也需要节目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回归到口语化传统。包括对事实的讲述与节目内容的评论,这是一种新型的节目方式也是一种对于传统主持方式的创新,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新时代特征与广播主持人的素质[ 1 ]。
1.2 幽默健谈的主持风格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逐渐形成幽默健谈的主持风格。以新闻节目主持为例,受到新媒体时代新闻娱乐化的影响,主持人的风格也随之改变,呈现出娱乐化的发展状态。基于市场逻辑的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当中的普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广播电视领域成为普遍内容,主持人的风格愈加幽默健谈。
1.3 展现个性特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受到较强的冲击,针对这种现象的产生,要求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展现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建立一种对新媒体的全面认知。而从实际情况来分析也可以发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已经由节目的竞争转向主持人之间的竞争,如何突出主持人的个性化,则需要通过规范发音来奠定基础[ 2 ]。
2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规范发音策略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的规范发音策略,要求从对规范发音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过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主持人对发音训练都不具备正确的认知,导致规范发音习惯无法养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针对性的做好策略优化,让新时代背景下主持人具备规范的发音技巧,推动广播电视领域的科学发展。
2.1 以气托声
声音发出的基本途径是需要在脑神经的支配条件下,实现声带的共振,通过一定的张力由肺部去提供气息,产生所想要的声音。基于现代广播电视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发音训练,从而对声带共振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片面地认为声带的共振幅度越大,声音越大。很多节目主持人为了适应广播电视的发展进程,刻意地去追求洪亮的声音,在进行自我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伤及嗓子的状况,严重者更会导致声带受损。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们发音的过程中,并不是通过大量的气息来衬托出声音,减少这一误区,则能够在新媒体时代实现主持人的规范发音。首先,主持人应该对发音有几个基本的认知,对振动与声音之间的相关性做好确定,避免出现较为频繁的振动练习,从而对主持人的嗓音产生影响。做好声音层面的规避,则要求避免通过大量的气息来衬托声音;其次,在主持人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声音的产生要求依靠人体的全身骨骼共鸣所产生,发音训练方法要保持高度的科学性,进行系统性练习,避免主持人声带受损,影响主持人的节目质量,也不利于声带的保护;最后,主持人应该在长期的发音练习当众掌握共鸣方法,减少以气托声现象的产生,为听众或者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感受,保持主持人的声音具有高度辨识度[ 3 ]。
2.2 胸腔共振
新媒体主持人的发音训练过程中,很多主持人认为发音训练与胸腔共鸣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洪亮的声音基本都是依靠胸腔的共鸣来具体实现的,这个误区在主持人队伍当中的长期存在,导致其本身面临着一个严重的误区。例如在一些歌曲类节目当中,一些有特色的节目主持人的发音深沉厚重,声音的辨识度非常高,具有大量的粉丝群体。这就导致很多节目主持人争相效仿,认为低沉的声音是与胸腔共鸣的结果,依托胸腔共振骄来发出声音。事实上,已经有科学研究表明认为雄浑深沉的声音并非是依靠胸腔振动所产生,而是发音过程发声器官放大声带振动所产生的低音能力较强的缘故。通俗一点理解可以发现,声音的发出是一个系统的综合过程,保证各个层面的综合振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出想要的效果。单纯的理解这种发音是因为胸腔共鸣的结果,说法并不明确。因此,主持人在规范发音方面应该掌握科学的发音训练方法,避免由于错误的认知与理解出现发音不规范的现象,不能获得自身想要的发音效果,不少人甚至认为嗓音是天生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获得,但事实并非如此,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能够展现出主持人良好的发音能力[ 4 ]。
2.3 语速适中
新媒体时代由于广播电视方面面临挑战,听众或者观众对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以及表达特点提出较高要求,当然语速成为一个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不同的节目类型与节目风格,适当地语速控制成为每一个主持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必要素养之一。在发音训练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语速的有效控制是通过嘴唇的动频来决定,很多新生代的播音主持人在日常的练习中追求嘴唇的动频来练习,从而达成控制语速的基本目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播音主持的过程,主持人需要根据所主持的内容保证适当地语速控制,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节奏与频率。如果语速较快势必导致听众或者观众的理解出现困难,语速过慢导致节目的整体节奏受到影响。基于此,掌握科学的语速控制方法对主持人而言显得十分必要。并且对于语速起到决定性控制作用的并非是嘴唇的频率,而是舌头的频率[ 5 ]。主持人想要在主持的过程中控制好语速,则需要针对舌头进行一系列的联系。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主持人为了达到较好的节目播出效果,会对舌头的频率进行练习,增加舌头的频率,保证在正常发音的情况下有较快的语速。保证语速适中是每一个主持人应该具备的技巧,也是保证节目效果与发音辨识度的关键。
2.4 口型标准
在主持人发音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想要良好的发音则需要依靠发音与口型标准,需要经过长时间实现对口型的训练,通过对口型的训练来全面提升语言的把控能力,通过对口型的具体训练来全面提升发音时的语言美感。但从本质上来看,口型标准对于发音训练本身的效果并不明显,具体的训练过程要求训练者发音过程中依据文本进行,不少播音主持的学习者为保证口型的准确性而盲目扭曲嘴型,以保证日常节目发音美观性。因此,在播音主持的发音训练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于口型的训练,转而向一些实用性更强、效果更好以及其他的播音主持训练方法上转移,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发音能力,既能够保证发音训练的科学性,也能够依据科学的训练方法保持口型的美观性。所以说,口型标准的训练过程要求做好系统性的分析工作,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发音训练提供保障。
3 结论
综上所述,主持人在进行发音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发音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收获科学的口型。当然,也应该正确认识到发音训练的误区,避免错误认知对主持人发音产生影响。包括科学的发音方法、系统的发音策略以及精准的发音训练等,为主持人规范发音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芳.论如何提高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报的质量[J].采写编,2016(2):110-111.
[2]朱绍祥.对播音主持发音误区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6(12):88-89.
[3]刘锦钢.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魅力探析[J].现代视听,2016(7):57-60.
[4]常睿.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9):137-138.
[5]刘运.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浅谈[J].才智,201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