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锁
初中阶段的学生介于12-15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教育得好就会为学生高中、大学乃至以后的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初中的学生出生于00后甚至05后,这个阶段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决定着他们有着活跃的思想、强烈的求知欲,加之科技的发展,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时,由于受年龄、学识的限制,学生心理、思想尚不成熟,这在学习过程中就表现为逆反心理。
一、核心概念界定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提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不听话”“消极对抗”,甚至“顶嘴”“对着干”,以期自己能够“脱颖而出”。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逆反心理的表现
1.对教育者有抵触甚至厌恶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大量的互动。有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说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也是效果甚微,过一段时间照犯不误,甚至有的学生还会直接顶撞老师,跟老师对着干。
2.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兴趣
现代知识的更新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教材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有一定的滞后性。过时的教学内容、老套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生有厌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质疑甚至否定教师的讲解
教师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的总结是主流的,这跟教参和教学大纲是保持一致的。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所以就会对这种中心思想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当然不乏有一些想法是幼稚的、肤浅的,甚至是片面的。对于这样的质疑,教师不应该运用教师的权威将其一棒子打死,而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策略
1.提高、丰富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着独立的意识和思维。教师在面对众多的个体构成的整体,其身心特点也是复杂的。但是他们又有着共性,因此教师要深入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学科,正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抓共性的同时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教学方法。
2.采取“走下来”“蹲下去”策略
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心理就需要“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亲切交谈。同时采用“蹲下去”策略,降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和心灵联系。只有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不利于教学的消极因素,才能够正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但是,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如果教师停止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如果学生对教师缺乏了最基本的信任,教师是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更别说有效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了。
4.不断丰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虽然进行了新课改,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但是为了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很多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師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主导作用,教师就是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例如我校就提出了“原点教学”“让学生先来”的教学理念,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5.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为此,学校、教师要沟通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是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有进步时,教师要适时进行鼓励,要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有更大的进步。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联合其他学科的老师来共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发挥教育的集体作用。为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多与其它学科教师沟通,了解他们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结合语文课堂的表现,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并对其他学科教学提出合理性建议。
逆反心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不仅影响教师的教,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如果不能利用学科知识进行适时疏导,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率和效果。为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进行疏导,最大程度降低逆反心理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等为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出切实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