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教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学习实践感悟思考而形成的。这就像游泳,无论教练把动作、规则讲得多到位,而其实真正学会游泳还是自己不断的游摸索出来的,教练的指导只是让学生少走点弯路而已。由此我想,要想让学生学好,就要相机引导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阅读、主动写作、主动研究的学习能力。
一、营造主题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积累知识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整合课内外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主题性阅读,在主题性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知识,形成阅读技能。
比如,以故乡为题材写记叙文,多数同学感到无从下笔。这时,老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老舍的《想北平》、叶圣陶的《藕与莼菜》、孙犁的《乡里旧闻》、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等以“故乡”为题材的主题性材料,让学生了解故乡的风俗、物产都可寄托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风俗和物产,对这些风俗和物产,你有没有与这些作家相似的情感体验?由于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这一问正好调动起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触摸到了他们的兴奋点,同学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课堂上谈得尽兴,写起来自然就流畅多了。
再如,在训练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写人时,老师不必告诉学生有几种描写手法,也不必讲这些方法有怎样的表现力。而是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回顾学过的文学作品,其中有谁给自己留下怎样的难忘的印象。语音刚落,学生们便七嘴八舌地说起了“穿长衫又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搶过灯笼,一把扯下灯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的满脸横肉的康大叔;不停地絮叨地说着“阿毛”故事的祥林嫂;“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王熙凤……此时,老师向学生交待,原来这些人物分别用到了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然后让学生在写人物时运用这些描写手法,同学写起来自然轻松多了。
二、创设情境,方法引领,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微作文写作的习惯
语文学习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说“谈写作而色变”一点也不为过。学生之所以怕写作主要是因为无话可说,或根本就不会写。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通过跟学生聊天,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比如让学生填空:“我曾经很____”,学生可以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曾经让他们自豪的、快乐的、捧蝮的、懊恼的、跺脚的……触动心灵的事情一一展现,由于是自己经历过的,所以谈起来眉飞色舞,形神毕现。此类的话题还有“他(她、它)让我____”,“那一刻,我____”,这些题目也可以再现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学生们好像又看到了……,听到……,想到了……,学生们个个有话可说。这样先是每天一说,接下来可以每天一写,把要说的写下来,可长可短,这种有目的的片段写作就是微写作。先是老师要求、督促,渐渐地,学生的习惯慢慢养成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议论文写作也可以从聊天开始,大家每天聊聊读到的故事,聊聊从中得到的感悟。然后训练他们将感悟用一个肯定的句子表达出来;接下来再训练他们用这个句子做论点,用这个故事做论据写一篇小论文。这里老师要下点功夫,进行一下方法指导,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叙述论据,如何分析论据都要指导到位。每天或每两天完成这样一篇小论文的写作,长期坚持,学生的积累素材的能力、提炼观点的能力、议论分析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引导学生在研究中了解高考命题特点、答题规律
许多老师对考纲、考题的研究很透彻、到位,课也上得头头是道,学生们听起来也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整个过程由于只是接受而不是参与研究,过不了多久,从老师那儿听来的就忘得差不多了。真正高效的课堂,应是让学生动起来,和老师一起研究考纲、研究高考的命题规律、答题要领。
比如,针对现代文阅读这一考点,老师先向学生提供几篇典范的现代文阅读题,指导学生研究题干分别对应了考纲中的哪一考点,从而明确每一考点的各种提问方式;再指导学生研究该题干与文本的对应关系,牵涉到文本的那一部分,怎样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从而探讨出各考点的答题要领。通过反复的探讨、研究,让学生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和角度,继而总结解题思考和答题方法。有了这些经验,学生第一遍文本浏览就能有效地明确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主旨,再来做题,就容易多了。
四、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更高效
高中了,学生除了拼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拼效率。而提高效率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互动合作。
首先要互定任务: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多少积累。
然后互相比赛:对于定下的任务以竞赛的形式完成,并可进行适当的奖惩。
接着互相提醒:学习贵在坚持,一旦定下互动合作同盟,互相提醒可让这种积累长期进行下去。
还有互相督促:完成了一些目标后,互相督促着向下一个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