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阅读 百家争鸣

2017-06-14 22:39李爱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行道树陶渊明品味

李爱俊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注重语言的揣摩品味,喜欢把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诱导”的方式强加给学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阅读行为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阅读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包容学生对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时空等方面的自主选择,提倡文章意义的解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建构转变,对学生各种独特的理解,要从积极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提倡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感悟,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在多元的碰撞中,让学生获得更多。

例如,我在进行《行道树》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神圣的事业是痛苦的,行道树为神圣的事业忍受了哪些痛苦?”(让学生美读文本,通过语言的揣摩、品味以后同桌交流,再进行班级交流。)

生1:因为它的同伴在玩“凉凉的云,在吸露”,而行道树却站在路边,身上是抖不落的烟尘,所以它痛苦。

生2:因为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行道树却在寂静中,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着,所以它痛苦。

生3:我的看法与他们不同,行道树不仅为环境污染痛苦,为自己痛苦,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的麻木而痛苦,他们居然习惯于环境污染了。

……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自觉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善于洞察学生已有的阅读“期待视野”及生活体验,由此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再创作文本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建构文本意义,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并使学生与文本间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最终使学生在这种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期待视野”,丰富自身的人生体验。

要把语文课上成极具语文味的课,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揣摩、感悟,走进文本,品味作家带来的人性美、人情美、文化美,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我们只要在语文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使个性化阅读成为学生生命之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循着揣摩品味语言的门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三维目标和谐发展。

例如,我在讲授《五柳先生传》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赞成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吗?

生1:我不赞成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讲究“推敲”和“品味”,反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读书绝不会学有所成。

生2:我赞成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求甚解”是把握大义和主旨,并不是囫囵吞枣。

生3:我也赞成。从文中得知,陶渊明“不慕荣利”,他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因为他本身就热爱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乐趣,他是用心去体会文章的美妙。“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恰恰体现了作者不与恶浊社会同流合污的思想。

生4:如果不细细推敲、琢磨,怎么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纵观古今中外,哪位功成名就的文人不是勤奋读书的?五柳先生以消遣为读书目的,不能不说他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所以,我不赞成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学生之所以能萌发如此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答案迥异的见解,完全是因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催化剂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在语文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本堂课中,学生关于陶渊明“不求甚解”一句的辩论,不仅是对读书方法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关于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在探究中,他们既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陶渊明的人格美,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开展争鸣,适时点拨、指导,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这样,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课堂其乐融融,充分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语文个性化阅读学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在百家争鸣中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會使学生的思想飞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行道树陶渊明品味
行道树
弯道
弯道情结
陶渊明失败了
弯道情结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