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均衡和持续增长

2017-06-13 08:04史育龙卢伟
财经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一带国家经济

史育龙 卢伟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为解决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中国力量”

5月10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这一重要文件是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文基础上,系统梳理總结三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用事实说话,深刻阐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实践和中国的贡献,将为本次高峰论坛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增强合作动力、把握前进方向提供重要基础。从三年多的实践看,“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促进各国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双多边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架构,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出的这种正能量作用,让世界各国面对复苏乏力、增长基础不稳和低迷的贸易投资态势,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三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为解决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中国力量”。

“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经济均衡增长做出贡献

发展的不平衡和分配的不平等是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的重要原因。“一带一路”建设秉持沿线国家和地区平等参与、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把眼光投向长期以来不被国际资本重视的亚欧大陆腹地,创造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填补了金融危机打破传统全球经济循环后出现的“真空”,促进了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利益分配更公平,为实现世界经济均衡增长做出了贡献。三年多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重点,我国与沿线各国合作实施了一批具有先导性、示范性的合作项目,显著改善了沿线地区吸引集聚生产要素的硬环境,在为沿线国家培育新增长点的同时,以为中国经济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使欧亚大陆腹地成为连接东亚经济圈和与欧洲经济圈的桥梁纽带。亚欧大陆腹地对外交通联系通道不畅,长期处于远离世界市场的边缘位置,这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关键。“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在这一区域构建东西向的现代交通体系,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改变这一区域的区位劣势,使其成为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大经济圈的桥梁。过去几年,依托道路衔接体系优化和物流通关商检规制的改善,形成了西、中、东3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驰骋于广袤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成为对中欧海运物流系统的有效补充,为欧亚大陆东西两大经济圈之间提供了高速物流的新供给。截至目前,国内开行城市增加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9个城市,运行线路达46条,搭建了国际货运班列“大动脉”,成为沿途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实现了沿线国家之间的道路联通、物流畅通。

大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改善了沿线国家投资贸易环境,也为中国基建和装备制造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基于中国过去30多年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普遍由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难以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导致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困境,“一带一路”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在沿线地区掀起了一场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和信息高速路“六路”并举、互联互通的“大会战”。许多谋划多年但限于资金等因素未能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比雷埃夫斯港已经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亚吉铁路则为高速增长的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港口间建立了便捷的陆路通道,显著改善了沿线地区的投资贸易环境,为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国企业雄厚的基建施工和装备制造能力也有了用武之地。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持续增长,也为加工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情况下,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逆势上扬,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高。2017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继续升温,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6.2%,比去年全年提高25.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出口值在同期全国总额中的占比均接近三成。货物贸易方面,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15.8%,占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28.2%;自沿线国家进口同比增长42.9%,占全国总额的25%。2017年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7%、18.7%、19%、69.3%和27.7%,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充分显示了沿线地区巨大的贸易增长潜力,这对于国内规模巨大的加工制造产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有力支撑了我国更好发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国际产能合作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有效缓解了长期制约沿线国家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也为沿线国家创造大量税收和就业。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共在20个“一带一路”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经贸合作区56个,占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2017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43个国家有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合计29.5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4.4%,较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这些投资,有效缓解了沿线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在这些园区,上千家轻纺、家电、钢铁、建材、化工、汽车、机械、矿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企业入驻,显著提高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物资保障的本土化水平,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促进当地特色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在有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为东道国实现税费超过1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17.7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与巴基斯坦共同建设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已经为巴基斯坦创造了超过13000个新就业岗位,成为了“一带一路”互惠互利的典范。在印尼,中国港湾(印尼)有限公司已累计为当地提供了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中印尼经贸合作工业园青山园区一个项目就为印尼带来了1.1万个就业岗位;华为(印尼)公司的本地合作伙伴已超400家,每年间接创造高技术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聚龙集团与印尼当地民众开展“合作种植”事业,总面积已近1万公顷,覆盖周边40多个村庄5000多个家庭的2万多农民。在非洲,仅埃塞轻轨、亚吉铁路两个项目,中国中铁就聘请了埃塞雇员超过15000余人,高峰期时,使用当地员工的占比高达90%,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铁建中土集团也大量招聘本土雇员,在埃塞雇佣当地员工2.8万人以上,在吉布提雇佣当地员工也超过5000人。这些经贸和项目的建设,带动了我国优势产能“走出去”的步伐,也成为沿线国家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能力、促进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有力举措。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对沿线国家强化能源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基础设施产品供给,着力提高沿线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建立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向沿线国家传播适用生产技术。“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不乏农业国家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地区——中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四国粮食自给能力不强,特别是后两国粮食缺口较大。抗旱新品种、旱作农业技术,为当地所迫切需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广泛开展与中亚各国的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专家,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扩大农业生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提高沿线国家人力资本积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快,围绕着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沿线国家对铁路、管道、公路、港口、通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有巨大的需求。为此,我国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同时积极鼓励我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等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自《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公布后,中国先后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其中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夯实沿线国家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必须的人力资本基础。

第三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拥有较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发达国家的有效参与,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十分重要。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踊跃加入这一“大合唱”。2015年6月,中法两国结合双方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高端技术方面的优势,就对接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建立中法共同基金,为双方于第三方开展产业投资等国际合作提供融资支持。中法合作为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种合作,既为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开拓了市场,也面向发展中国家就地生产装配,还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合作,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节能环保的装备、产能以及有保障的金融服务。在提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倒逼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还可以带动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和创意出口,实现“三赢”。《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文件特别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是公开透明的合作倡议。中国愿意与有关发达国家一道,发挥技术、资金、产能、市场等互补优势,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的高度开放精神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的五大方向、六大走廊和多国多港物流大通道基础上,针对一些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空间架构的关切,《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专门阐释了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伙伴,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非互利合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进一步将亚欧大陆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促进亚欧非携手发展。中国致力于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有关国家对接发展战略,用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和合作方式推动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特别指出大洋洲是“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太平洋岛国加快自身发展,深化与中国的南南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岛国对此态度积极,双方合作潜力巨大。这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吸引更多国家和经济体的有效参与铺平了道路,也将凝聚更大范围的发展共识,通过不断深化合作,探索共同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一带国家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