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疾病,患者全身关节肿胀、疼痛,尤其是双手关节肿胀、疼痛、僵硬,极为痛苦。在过去,80%以上的患者因关节畸形而残疾,因此,在过去该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生对“类风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新型治疗药物——生物制剂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疾病预后,使类风关获得完全缓解(即治愈)成为可能。那么,是不是所有类风关患者都可以使用生物制剂呢?
生物制剂:靶点更精确
过去,治疗类风关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有效物质,例如青霉素、雷公藤;人工合成的化学小分子,例如强的松(泼尼松)、布洛芬、甲氨蝶呤。这些药物因为分子量小,作用靶点不够精准,可能具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也可能出现多方面的不良反应。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药物,即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可以直接阻断类风关的某个特定发病因子,靶点更加精确。
目前,国际上用于类风关的生物制剂至少有五大类,较常应用的主要有两大类:①阻断肿瘤坏死因子的受体融合蛋白或单克隆抗体;②阻断白介素-6的单克隆抗体。另外,还有清除B淋巴细胞、阻断T淋巴细胞活化、阻断白介素-1的生物制剂。
有优点,也有副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可以有效地控制关节炎症,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减少关节畸形发生的优点。不过,由于生物制剂属于蛋白质类大分子,如果口服给药会在胃内被消化分解而致无效,故该类药物只能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
在正常人体内,少量存在的肿瘤坏死因子或白介素-6,对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感染、心肌功能代偿等具有保护作用。使用生物制剂完全阻断肿瘤坏死因子或白介素-6后,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肿瘤坏死因子有助于机体形成肉芽肿包裹结核杆菌,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可以使原来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患者,旧病复发。
多数患者可从中获益良多
大多数类风关患者可应用生物制剂,尤其是病情较重,经过多种口服药物治疗、病情未能得到良好控制的类风关患者。对于拟生育的患者而言,生物制剂是大分子且作用靶点明确,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化学药物。但合并恶性肿瘤、结核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合使用生物制剂;体质特别虚弱或者长期卧床者,也不太适合。
关注3点事项
1.在开始生物制剂治疗前,患者需要排除隐匿的结核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高复制等情况。有肿瘤、心肌病、肝病、活动性感染等病史的患者应主动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制定稳妥的治疗方案。
2.在治疗期间,如果合并肺炎、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应暂停使用生物制剂1~2周。在使用生物制剂期间,不可接种活疫苗。
3.理论上,生物制剂可以长期应用,国外已有应用10年以上的安全性数据。但笔者建议:类风关病情持续缓解1~2年后,可以停用生物制剂,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或来氟米特等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戴生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风湿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尤其擅長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三、五上午)
大众医学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