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晓华+刘慧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是现代新诗单元,单元选取了《雨巷》《再别康桥》和《大堰河——我的保姆》三首新诗,还选录了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指出:“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纲将诗歌(古代诗歌、新诗)与其他三类并列,把诗歌也囊括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里。这说明新诗作为阅读文本,是有可能进入高考的。但它可能考查什么呢?考纲说“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说明,学生要对新诗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要知道,这是考查的基础。
新诗有哪些重要特点?惯用哪些表达技巧?新诗的流派和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新詩会怎么考?实际上,我们回答了前三问,第四问就容易解决。笔者以为,高考如果考查新诗,选材主要是现当代的名家名作,价值观取向应该与散文文本相同,考查的主要内容应是涉及对新诗的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内涵、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等方面的理解与赏析。题型应该与小说散文考查一样——是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
看笔者设计的题目:
诗人余光中曾说过,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结合对本诗意象、语言或修辞的分析或者是某一节的内容加以赏析,谈谈你对本诗所表达的乡愁的理解。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赏析 诗人站在基隆港头想起了他九岁那年,在故乡采桑、捉蜻蜓——那里有莲有菱有螃蟹有招展的酒旗,还有小杜、苏小小、西施、范蠡和乾隆……诗人眼中的江南是“唐诗里的江南”。
在江南,诗人度过了诗意的童年,有过青梅竹马、温婉多情的表妹。曾一起采莲摘菱。然,她们已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故乡是母亲,可母亲去世了!诗人对江南的描摹,打破了台湾和江南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乡愁诗具有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讨论 新诗比古诗词好理解,“乡愁”的主题大家也不陌生,但如何去鉴赏却是一个难题。
首先,《春天,遂想起》中的意象运用很有特色,涉及古今中外的内容,呈现的也是常见的形象,学生应该能理解领会,这也是鉴赏本诗的关键。
其次,一些典型修辞手法的运用很到位,如排比、反复、顶真等巧妙运用使得该诗充满了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如“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何处有我的母亲”这几句先用顶真,再用三个“江南”和两个“杏花”的词语重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和一唱三叹的韵律美,这与《再别康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缠绵往复中,我们深感诗人对江南浓郁的依恋和难以割舍的思恋之情,那份浓郁的乡愁在浅浅的海峡两岸显得那样沧桑和厚重。当然,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加以理解诗歌的“乡愁”特点。考试也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学以致用,基于此笔者就设计这道题。
示例 1. 全诗将桑叶、蜻蜓、莲、菱、螃蟹、湖、酒旗等自然意象一一展示,将小杜、苏小小、西施、范蠡和乾隆等文化符号不厌其烦地列举,体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流露出深厚的“故乡情结”,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魂牵梦萦。(从意象角度去赏析)
2. 诗人在满纸的东方古典意象中突然插入一个西方名词“复活节”,借用其意,点出“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想到曾经也是一个江南小女孩的母亲,时间的流逝,如今也无处可寻。只有在清明节、在圆通寺才能听到她的“呼唤”,作者的哀痛更加强烈,那种乡愁更是刻骨铭心。(从特殊词语运用角度赏析)
3. “喊,在江南,在江南”,诗人使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母亲在江南喊“我”,故乡在江南,故乡是母亲,可如今母亲去世了,哪里还有故乡呢。对母亲的思念,自然而然升华为对江南对故乡的思念,母亲的呼唤成了故乡的呼唤,记忆中的江南也成了永远的江南。(从语言句式角度赏析)
4. 从故国山河、自然景观,再到人文历史,诗人看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中年,他深切地体会到隔开他和故乡的并不是那三小时的路程,而是那流逝的时间和种种其他的因素。这种沧桑使得余光中的乡愁里透出千年历史的深沉底蕴。(从诗歌叙写的内容角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