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就是陪学生去发现

2017-06-12 13:37何小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唐伯虎谜面反义词

何小波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课,由我校袁老师执教,教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級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祝枝山、唐伯虎和文征明一起吃饭时猜谜斗诗,颇具雅趣。

“一口咬掉羊尾巴”“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袁老师的课由这两个字谜导入,让学生猜字谜,学方法。然后教师顺势引入课文题目“一个字”,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问,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汇报,师生认读字词,再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而后安排默读第2~5自然段,放手让学生在默读中去发现。学生发现祝枝山是用朝代做谜面,唐伯虎用不同类型的人做谜面,文征明用方位做谜面,而酒店老板也用与人相关的某些方面做谜面。学生不知什么叫对仗,但发现谜面中“古代—现代、商周—秦汉、唐—宋、善—恶、智—愚……”这些词语相对应。袁老师在此处适时插入一句:“这叫对仗,连这个也被你们发现了,真是才思敏捷!文中也说唐伯虎才思敏捷,真是这样吗?”于是,学生发现“祝枝山话音刚落,他马上接口”最能表现唐伯虎的才思敏捷。学生说:“这说明唐伯虎在祝枝山谜面未说完时就已知道谜底了。”“祝枝山谜面未说完,唐伯虎不但已知道谜底,而且还根据谜底编了一个新的谜面。”“而且是用祝枝山同样的方法来编的谜面。”袁老师表扬同学们是才思敏捷的“智者”,顺势引出反义词“愚者”,并教学生用认识“想”字的方法学习“愚”字,于是学生发现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禺”表音,下面的“心”表义。“除‘智与‘愚这对反义词,还有其他反义词吗?”袁老师轻轻一点,学生就发现“有—无、善—恶、右—左”等反义词。最有趣的是读谜面,先前两个学生没有读出节奏感。“谜面还有一个特点,几个字一组?”学生顿悟,第三个学生立即读出了节奏,因为她想到了《三字经》。于是师生一起拍手读,“古代有,现代无,商周有,秦汉无……”节拍感、顿挫感立现。读着读着,屏幕上四条谜面中的“古、商、唐、善、智”等字变为红色,这一下所有的学生都发现四个谜语的谜底都是“口”字。此时再来读文末最后一句“三个人听了,互相看了看,跟酒店老板一起大笑起来”,心中自然领会到其中意味。接着又顺势学习了“互相”这个词语,袁老师范写,引导学生观看,同桌交流什么地方容易写错,怎么写才好看,然后练习写这两个字。

学以致用,紧接着小组合作,以“……有……无”的格式模仿创编谜底是“口”字的谜语,学生的答案五彩缤纷。难度马上升级,袁老师依次出示文中生字“秦”“著”“谜”,要求学生创编谜面。学生说:“春秋有,冬夏无。”袁老师说,看着“春秋”两个字,再想想。学生说:“春一半,秋一半。”“春一半,香一半。”“春一半,季一半。”“春一半,种一半。”“泰一半,和一半。”“奉一半,私一半。”“草一半,猪一半。”“草一半,都一半。”……“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著的谜面:作者头上戴草帽。”各小组稍作讨论,便有“善者头上戴花环。”“苹果砸中智者头。”……

袁老师的这节课既是巩固识字步骤及方法的课,抓住了年段重点,凸显了语文的工具之美;又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课,扣住了文本育人的特点,彰显了人文之美。

这样的课,教师没有多的语言,而有多的陪伴,陪伴学生走进文本,每每在关键处及时或点或拨或引或导或启,学生便有所发现,有妙语,有灵光,更有趣。教师导得巧,学生答得趣,于是课堂流淌着妙趣、智趣、情趣、童趣和乐趣。

这样的课朴实而不花哨,自然而又生动,学生触摸到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文字背后的文化,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意趣。而今他们在教师的陪伴下发现并触碰到,于是又迫切地妙语连珠地表达出来,才思敏捷,尽显智慧之美、思维之美,实现了与有生命的文字的对话。

陪伴,是最长情的阅读教学。

(四川成都电子科大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611731)

猜你喜欢
唐伯虎谜面反义词
热闹的“非遗”年货集市
找找反义词
数字迷,猜成语
唐伯虎戏商人
“反义词”朋友
唐伯虎赞画
地理通
唐伯虎送画
给人物心理写“谜面”
有趣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