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虹
最近坊间流传这么个故事:2014年,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失恋了,心情苦闷,整日窝在家里用毒品自我麻醉。有天他进了一个漫画网站聊天室,发现漫友们正激动地谈论“CD”。“CD”是中国玄幻小说《盘龙》(Coiling Dragon)的英文缩写,2014年被美国网友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怀着好奇心,卡扎德点开了小说链接,结果一下子陷进去了,读得废寝忘食。随后卡扎德很快又找到了三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半年后,因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卡扎德彻底戒掉了可卡因。
中国网络小说战胜可卡因,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不过着迷于中国网络小说的国外读者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除了火爆东南亚外,中国网络文学已登陆欧美二次元阵地。一直颇受争议的网络文学,在没有政府和资本护航的情况下,借着一股民间的翻译力量快速“出海”,融入一批“老外”粉丝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输出这场真刀真枪的博弈中,一支“草根庶出”的队伍,居然来到了许多传统文艺都无法抵达的彼岸,这让众多人大感意外,也一下刷新了对网络文学的印象。
时光若回到二十年前,网络文学不过是一群网友自娱自乐的爱好,被传统作家、评论家视为“快餐”“泡沫”甚至“垃圾”。但如今网络文学已势不可挡地改变了中国文学格局,燎原到人们的脚边。有数据表明,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数达到3.33亿,网络文学年产值达到90亿。2016年,4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驻站作者数超过1760万,作品总量达1454.8万,作品数达到175万种。与此同时,《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和《甄嬛传》等诸多网络文学作品被资本青睐,成为超级IP,被改编为影视剧、网络游戏、动漫等衍生产品。
对于网络文学这种最具活力的大众文化形式,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对网络文艺和网络文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2015年,中国作协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2016年共有29位网络文学代表进入作协,随后各地网络作协纷纷建立……关于网络文学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日前,上海网络作协主办了“‘歪果仁也爱中国网文”论坛,畅谈中国网络文学缘何受到外国人的追捧;《人民日报》专门刊文,讨论“网络文学出海,会成为中国的‘新文化现象吗”;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南京举行,共商网络文学发展大计……如今中国网文已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中国网络文学是如何狂飙突进的?它又将往哪里去?上海是我国网络文学的发祥地,也被认为是全国网络文学创新和发展的高地。上海的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又如何呢?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网络文学作家、网络文学推动者、研究者等,一起探讨网络文学的新情况、新趋势。
网络文学二十年狂飙突进
“金庸的小说在华人圈子里很受欢迎,但是翻译成英文后却没什么外国读者关注,可能是金庸的小说太中国化了。所以我们过去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输出到海外可能是错的,应该先把中国通俗的东西输出到海外,让外国人慢慢对中国有兴趣了,再输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不能一上来就走精深路线,得一步一步来,先让外国人接受容易的东西。”英文网站“武侠世界”创办人赖静平指出。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所痴迷的“CD”正是在“武侠世界”上看的。目前“武侠世界”是英文世界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内容以玄幻、武侠、仙侠为主,日均页面访问量达362万次。读者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的读者占了近1/3。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认为,恰恰是网络性让中国网文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阻隔,在被网络重新“部落化”的“地球村”获得了广泛的亲缘性。“很多老外粉丝在谈到某个网文时,会自然谈及某个游戏的背景。对于他们来讲,中国网络文学首先不是中国的文学,而是网络的文学,是属于‘网络人的文学。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虽然类型文学有着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却是纸质文学,与网络空间隔着一层‘次元之壁。可以说,正是借助媒介革命的力量,中国类型文学获得了‘金手指,率先进入了网络时代,从而具有了媒介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网文这两年的“出海潮”背后是网络文学在中国二十年的突飞猛进。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弯道超车”,被称为网络文学“师爷”的作家陈村是见证者。1999年榕树下网站开张,陈村担任了艺术总监,成为网络文学发表出版的幕后推手,后来他又成为知名文学论坛“小众菜园”的“村长”,如今是上海網络作家协会的会长。二十年前,网络兴起不久,一群人出于好玩、想表达自我,便开始在网上发帖写文章。原本只是“看热闹”的作家陈村发现了里面的新“门道”:在传统的出版里,一个作者很可能因为作品不符合编辑的审美而四处投稿无门,但是在网上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网络给予了作者更大的自由度。“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是每日更新的连载模式,其实传统文学开始时也有连载的模式。比如狄更斯写小说就是连载的,《阿Q正传》也是连载的,这种情况不是和现在的读者每天等网络作者更新很像吗?而且现在的读者有网络更方便了,可以通过打赏或者留言催促作者更新作品,也可以直接向作者表达对新章节的不满。此外,类型化的小说发达了,出现了玄幻、悬疑、武侠、历史、穿越等诸多类型,更多元化了。”陈村说道。
陈村是最早也是最深入地介入网络文学的传统作家。而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可谓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1999年葛红兵就以网络文学为题申请到省部级研究项目,同年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夏季年会上发言,提出“口头文学”“纸面文学”“网络文学”文学发展三段论说,并在他自己主编的《文学概论通用教程》中设立《网络文学》专章推介网络文学。不过,回忆起当年的研究,葛红兵笑着坦言,当时自己在学界是非常“另类”的,甚至被认为有“网络文学崇拜症”。但葛红兵之所以“一意孤行”,在于他看到了另一层面的重要意义:由作者推动、读者直接通过点击率决定作品好坏的网络文学引发了一场出版革命,打破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专业文学和业余文学传统的地位等级秩序,实现了文学的平民化、大众化。
“第一代网络文学是论坛型的,主要是以各大网站的文学版论坛发帖为主要发表形式,解放的是文学爱好者的写作生产力。当时主流文学界大都不承认网络文学,而且网络文学缺乏网络版权保护措施,多数网络作家只能通过网上成名之后被纸面出版社收编出书来生存,因而即便是当时的网络文学主将,比如安妮宝贝等,一旦成名就忙着洗脱自己和网络文学的关系,深怕别人知道自己出身草莽。这是第一代网络作家的悲愤,写得很多,没钱赚,不被主流认可。”葛红兵向本刊记者介绍道,“到了第二代网络文学,我称之为‘战国时代,晋江文学城、红袖添香网等文学网站涌现,如同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很多网站形成自己特色的艺术、经营模式,这也是文学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阶段。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开创了在线收费阅读即电子出版的新模式,使得网络文学获得了创作、电子出版、收费阅读全流程产业链的支撑。”
新商业模式的确立让一度陷入寒冬的网络文学重获生机,但陈村却感到了失望。2002年时他指出,网络文学已经过了它最好的时期。如今15年过去,网络文学已今非昔比,陈村是否还坚持当年的观点呢?对于本刊记者抛出的这个问题,陈村略沉思了一下后回答道:“现在来看,我觉得这话有对也有不对。之所以说它过了最好时机,是因为网络文学最早出现时都是性情之作,但后来因为功利成分的介入,原本写现实写生活的自发自觉写作更多变成了有目的的虚构创作,不少自我情感的宣泄转为了迎合读者、投其所好。网络这个载体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如同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很多形式、内容、观念上进行探索的小说,给文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网络文学的宿命是走向商业化,那么今天也确实让网络文学从一个比较小的格局演变成一个大产业。二十年里,网络文学从无到有,然后变得这么‘巨无霸,这是很厉害的,让人震惊的。”
“从文学自身来看,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文化产业方面来看,网络文学的生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本生产,而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产品的生产链条,完成了从内容生产向版权产业的转变;从青少年思想培育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在青少年的阅读生活中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从当代思想文化形态的建构方面来看,网络文学作品已经越来越深地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很多文化热点都是由网络文学作品引起。这些热点文化塑造着广大网络文学阅读者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代人今后的成长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养成。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上海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评价道。
网络作家鲜为人知的艰辛与渴望
近日,网络作家富豪榜发布,36岁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以版税年收入1.22亿元荣登榜首,这也是唐家三少连续第5年登上“网络作家榜”榜首。除了文学网站上的高点击量,不少网络大神的作品处于全版权运作状态,同名大型网络游戏、影视剧、漫画等全面“开花”。由此他们的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众多靠出版物版税和杂志稿费生活的传统作家。
“很多人觉得网络文学作家挣很多钱,但其实能成为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让你每天写一万字,连续写十几年,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吗?”网络作家“骷髅精灵”一脸认真地说道。“骷髅精灵”本名王小磊,身高一米八五,看上去很瘦,但精神矍铄。在刚公布的“网络作家富豪榜”上他排名第五,版税年收入4600万。不过在采访中,他并没有提起让众多人羡慕的这一点,而是回忆了十几年的写作经历,他用了一个字来形容——“熬”。
2004年,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大四学生王小磊一边复习司法考试,一边在舍友的怂恿下开始写网络小说。那时的他根本没想过要成为作家,完全出于兴趣,他在网上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和想象。毕业后王小磊去过律师事务所,却发现律师的工作生活方式跟他想象得不一样,他反而觉得创作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写了3、4个月后,有一次我忽然把自己写哭了,之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在高中的时候,所有门类里面,我的作文是最差的。但写了网络小说后,我发现,原来文学创作是这样的,能打动自己,同时也能打动读者。”那时网络文学刚起步,前途迷茫,但对写作的喜爱以及网友们的支持和认可,让王小磊选择在网络文学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在网文圈内流传着这么些段子:起点中文网开作者年会,一到晚上,所有人都消失不见,各自关在酒店房间里开始码字;某次作协会议,网文作者坐一排,齐刷刷打开电脑,准备酝酿情节更新文章……除了惊人的勤奋和高产量外,网络作家“随便什么地方,只要给个电脑就能写”的“绝招”也让圈外人惊奇。而“绝招”的练成跟文学网站一般采用的文章VIP收费制度息息相关。在网站注册的写手将作品上传后,就要开始拼点击量和认可度,争取得到网站编辑的赏识进而与网站签约。虽然點击量和购买量加起来的钱很可观,但网络文学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在大量网络写手组成的行业金字塔中,年收入上千万的寥寥。
“我们不敢矫情,大多数坚持下来的作者每天都要更新,而且需要大量阅读刺激灵感,所以是非常辛苦的,无论你本性宅不宅,你都必须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阅读和创作上。”王小磊感慨道。他就是顶着高压过来的,他在“起点”是最早加入、坚持最久的一批人之一。“早期创作时,我有时会一个月不出门,每天写1万字左右。如今一般每天写5000字左右,把更多时间用在阅读上。”
如此写作坚持了十几年,“毅力”可谓超常。但是王小磊却认真地纠正道,坚持到现在靠的不是毅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是从事网络写作的必备条件,否则肯定坚持不下去。我在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为之喜悦,然后又有很多读者跟我分享,这就让我感觉到,在这个社会里,我是有价值的。我一直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写作类型,其实就是让自己不断保持挑战,有新鲜感,避免让自己陷入重复。”
年薪百万、千万,爬到金字塔顶端,成为大神级的网络作家,看似终于“熬”出了头,但其实依然面临不少现实的苦恼。比如,网络作者跟网站是签约关系,不是劳动关系,这也意味着,在上海生活的网络作家因为没有工作单位,没法办居住证,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对此,成立于2014年7月的上海网络作协颇为重视。马文运向本刊记者介绍:“上海网络作协正积极打破对非户籍作家申请入会限制,吸引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向作协靠拢。在申报居住证、社会保险、公积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促进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为‘海漂的优秀网络作家解决后顾之忧。”
上海是聚集网络写手、文学网站最多的地区。2015年3月,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组建阅文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注册用户数2.9亿,作品数突破1000万部。目前,上海网络文学占全国原创文学市场的比重,已由原来的70%左右提升到90%。仅阅文集团旗下七家网站的注册作者就达200多万人,其中上海地区作者占作者总数的6.86%,一线作者占5%,在全国各城市位居第一。根据这个现状,上海网络作协正有针对性地开展着工作。目前,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有229名。陈村介绍:“以前是有户口才能加入作协。现在,在上海具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写作已满三年的签约作家,在网络上首发的原创完本文学作品,实际被点击数在30万次以上的、字数不少于20万字的,就可以向上海网络作协提出入会申请。”
“能加入作協对我而言是一份荣耀和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比如为我们创造了很多跟传统作家交流、网络文学作者间交流的机会,带来很多的思想碰撞,让视野更宽广。”王小磊说道。作为上海网络作协的副会长,他也希望能借作协的平台,为新人尽可能多地提供便利,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多交流。
2016年12月13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上海研究培训基地在上海大学挂牌,同时上海研究培训基地第一期网络文学高级研修班也以首日论坛的形式开班。“高研班”邀请了中国作协、上海作协优秀作家及编辑、知名网络作家、文物鉴定家、历史学家及学者进行学术研讨、专业授课。“高研班”的24名优秀学员分别由阅文集团、翼书网、天涯、17K、爱阅读等全国各大网络文学机构选派。葛红兵所带领的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的团队参与了高研班的举办。他介绍道,对于这些已经是“大神”级的学员,团队一开始很担心,怕这些“网络大神”对官方机构举办的活动比较排斥,会有抱怨。但事实上,他们很快发现:越是“大神”就越谦虚,越渴望学习、交流;所有的课程、工作坊,学员们全都积极参与,没有人请假,也没有人迟到、早退。
网络时代,“闭门造车”的网文创作无法适应潮流,不断学习也是有自我要求的网络作者的迫切需求。去年葛红兵带领团队开发了华文翼书网,以培训为主,每年培训的网络作者约有三五千人。“希望更多普通人来翼书网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出版很专业的电子书。我们开发了各种上传模式,有音频、视频、文字、图画等,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上传文字书、视频书或者音频、文字混编书等,我们提倡的是多媒体书的概念。网站上,读者买下书阅读后还可以推荐给别人,并获得提成,类似于一个小书商。我们网站的理念是:人人写,人人读,人人销。”葛红兵还透露,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是拥有了中国唯一创意写作双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的教研创作机构,机构将在适当的时候,开展网络作家的学历教育,通过定向委培、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开展网络作家硕士学历教育。
网络文学如何告别“野蛮生长”,肩负起文化担当
“网络文学行业想长远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的社会、文化担当,没有这个前提,创造了多少产值都毫无价值。”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严肃地提出,“越是在网络文学汹涌澎湃的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网络文学正处在这个时代文化的前沿,网络文学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反映时代主流的、基本的价值观,体现中国精神。”
“文学责任一定是要有的,我们写得越久,就越会深刻体会到。”王小磊说道。有一天一位粉丝透露,他看王小磊的小说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他的儿子也在看。“听了后,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是,非常感动非常自豪,另外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想着,这么小的孩子也在看,我就要更加有责任感。而且我相信大部分网络作家内心都是这样想的。有时,社会上有一些根本不属于网络文学的人,趁着网络的便捷硬混进来,这种是不能归在网络文学里边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看了很多网络小说,我觉得那些优秀的、网络上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网络小说,虽然比较通俗,但三观方面基本上是正确的,大都是渴望真善美的,价值观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我觉得网络文学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想象力,故事性强,但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可能会有所弱化、欠缺,希望它能够把几个方面都结合好。现在是网络文学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鼓励它,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促使它从高原走向高峰。”马文运说。
一部网络小说往往动辄上百、上千万字的体量,对此,马文运认为,这有点像中国传统的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同时也跟收费阅读模式有关,一开始是免费阅读的,到了一定量后再开始收费,因此写得越长就赚得越多。网络文学商业化的模式,使得网络文学实现了超大规模的类型化,但同时在思想深度、艺术表现和审美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积极引导网络文学的创作,马文运透露,今年作协将继续举办现实题材、武侠题材和玄幻题材三个网络文学培训班,并将在8月上海国际文学周期间与新闻出版局、虹口区、阅文集团联合举办“网络文学节”活动。另外,上海作协和上海网络作协正积极推动完善“网络文学年度好作品评选”,以签约作家和重点创作扶持等形式,鼓励网络作家创作出诗歌、散文等更多种类的网络作品。同时创新深入生活机制,搭建深入生活资助平台,引导和组织网络作家到上海改革开放前沿去体验火热生活,鼓励他们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近两年网络文学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关注现实题材。去年,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下,阅文集团主办了“2016网络文学会客厅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推进活动”。
上海作协还主办了华语文学网和云文学网,面向全球华语文学原创,培育青年作家创作,积极推动传统文学的线上出版,致力于打造优秀文学的网络阵地建设。
除了文学网,2016年4月11日,上海首份网络文学批评电子刊物《网文新观察》上线了,主要功能是开展文学批评以及关注现状、追踪历史、推荐作者。《网文新观察》的主编是陈村。他表示:“我们不是要给大家看当红的东西,红不红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关注的是持续一段时间的文学现象、某些有特色的作者、网络文学的历史。以前网络文学与批评界一直是处于分裂的状态,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我们刊物的立场是开展文学批评以促进网络文学,与网络作家协会设立的情况一样,我们拒绝商业力量的左右。”刊物的立意很好,不过也面临现实问题,譬如稿源。“一部网络小说往往是几百上千万字,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然后再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稿费又很低,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这也使得很多评论家不愿意评论网络文学,我们也不好意思专门约稿,只能关注哪位学者正在搞这方面研究,请他顺带着帮我们写篇文章。”陈村一脸无奈地说道。
“一部传统小说二三十万字就属于长篇小说,我几天时间就能看完。但我现在在看的一部网络小说,已经看了两三个星期了,才看了20%,而且它还在不断更新……”马文运笑说道。除了阅读习惯的改变,他表示评价的标准也需要改变。“中国网络文学实际上延续的是中国传统小说的风格,不能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评价,也就是说,要在掌握大量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来建立起一套新的评论体系和评论话语。”
网络文学领域,除了评论人才稀缺外,翻译队伍也是匮乏。近些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看似成绩斐然,但这股力量主要是靠粉丝兴趣、翻译组自发选择文本译制,尤其是欧美的内容输出方面依然处于小作坊式的运营阶段。因此,兼通中国文化与欧美阅读习惯的高质量翻译人才也是此领域关注、寻找的对象。
“网络文学正处于最辉煌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管理并最大可能地保留网络文学的机制,是我们国家需要面对的事情。一两年前,网络环境的净化让三五十家网站一夜间关闭,有好的方面,但也使得网络文学出现垄断局面。如何保留网络文学的特质,使得文学生态更丰富更多元,这是需要思考的,希望在大的网络文学的国企介入的同时,能让一些小而特的企业合法化,在保留主流文学的需求同时,给非主流的、小的亚文化群体更多生存空间。”葛红兵说道。
数千万人参与创作,数以百万计的签约作家和3亿多人的读者群,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让人称奇,同时它以网络跨界、民间发力的路径冲出国门、远播世界,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排头兵”,显现了极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虽然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年被认为是“野蛮生长”,但作为一种现象级的文化奇观,网络文学不容忽视。期待网络文学在积极引导下健康发展,更大程度地释放民族的文学创新力和文化创造力,真正扛起“文化传输”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