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唐 亮
“疾风劲草”盛亦兵
□ 本刊记者 唐 亮
盛亦兵(右)在汶上县一农场讲解苜蓿栽培技术。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山东省农科院牧草学科奠基人、省农业良种工程牧草项目首席专家盛亦兵,就是这样一棵在命运面前不肯屈服的“劲草”。
他承担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山东设立第一个试验站的建设任务,并带领团队育成了6个紫花苜蓿、大刍草等优质牧草品种,打破了山东省没有自主选育牧草品种的历史;他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研发的牧草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了1000多万亩,产生了近10亿元经济效益;他身患重病,8年来6次开膛大手术,整个右肾切除,小肠仅剩三分之一,却依然坚持奋斗在农业科研生产一线,硬是把不为人了解的小牧草做成了富民大产业……
今年54岁的盛亦兵,出生在济南的一个干部家庭。1981年,18岁的盛亦兵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学的是农业专业。“高考是我命运的转折点,本来踌躇满志却意外失利,与山大生物系擦肩而过,最终进入了农业大学。现在想想,这似乎也是必然,我属兔,兔子爱吃草,对这一行的选择,大概在我出生的时候便决定了。”盛亦兵说他跟牧草的缘分大概是“命中注定”。
大学毕业后,盛亦兵被分配到山东省农业自然资源区划研究所(现更名为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工作。盛亦兵选择的研究领域是牧草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工作不久,盛亦兵就跟着导师来到东营利津,搞黄河三角洲万亩草场建设,一待就是七八年。研究牧草的兴趣,从那时起就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就是喜欢研究它,研究它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要长成那个样子,它为什么产量高,它为什么产量差。”
“春天是牧草生长的旺季,基本上每天都要到草场里面定点观测。那时候风吹起来,黄沙漫天,像是沙尘暴。从观测点走回驻地,从衣服口袋里能掏出好几斤沙子。”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盛亦兵一脸笑容,“虽然工作环境差,但是干得很舒服。”从一开始,盛亦兵便爱上了这个行业。
在农民的老观念里,种地要拔草,可盛亦兵却要农民种草来致富。很早以前,他就发现山东作为畜牧大省,对优质牧草的需求缺口很大,在合适的地方种合适的草,对优化种植业结构、满足养殖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意义。但是,要教会老百姓种草并非易事。
为了保证种草农户的收益,减少雨季损失,盛亦兵针对山东气候特点,最先提出苜蓿在山东第一茬应适当提前刈割的理念,以错开第二茬、第三茬恰逢雨季影响收获晾晒的问题,为山东苜蓿科学生产开辟了新的思路。为了赶在第一茬收割前试验、推广这一理念,他亲自带领试验站成员到各地布点试验,到示范县讲解宣传。每年的3月至5月,他基本没在办公室待过,多数时间都在基地之间奔波。
2010年,他在东营建立起牧草科技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面积已过万亩,并选定了5个示范县,涵盖山东牧草的主产区,通过岗站对接、站企对接,加快了科研成果的推广速度和力度。在盛亦兵的推动下,山东省牧草种植面积达169万亩,其中苜蓿种植面积39万亩,无棣、广饶出现了万亩苜蓿生产基地。目前,山东省共有苜蓿草产品加工企业10家,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吨,加上之前牧草产业化发展基础,山东省牧草产业化链条已初具规模。作为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长的盛亦兵,功不可没。
牧草业在山东是个小产业,关注的人不多,盛亦兵刚工作时,财政投入的科研经费也非常少。在盛亦兵进入牧草行业23年后,2008年,山东牧草科研工作迎来了春天。这一年,国家引导各地调整种植结构,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饲草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省有关部门和农科院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支持,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2008年,盛亦兵恰好45岁,他所在的研究所经济状况有了好转,科研经费也比以前充足了。40多岁,对于一名科研人员来说,正是体力较为充沛并且经验十分丰富的年龄,是出科研成果的黄金时期。盛亦兵踌躇满志,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没有料到,当年8月,他参加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被查出患有“腹膜后脂肪肉瘤”。看到体检结果,他犹如五雷轰顶,被迫躺到山东省立医院的手术台上,接受了开腹手术。为了防止肿瘤细胞扩散,医生摘除了他的右肾。
这一年,正值农业部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手术刚满一个月,盛亦兵就接到通知,国家牧草体系拟在山东设立第一个试验站——东营综合试验站。他兴奋异常,一骨碌从病床上爬起来,忘却疾病投入到工作之中。
“如果让我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那和一个死人有什么区别?”在盛亦兵看来,只有继续围着他的苜蓿转,继续为山东牧草产业的发展出力,他的生命才更有价值,而这也正是支撑他与病魔作斗争的动力所在。研究牧草需要长期围着田间地头转,而盛亦兵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盛亦兵和他的同事们,春天要冒着风沙整地播种,嘴巴、鼻孔、耳朵里全是沙尘;夏天在苜蓿地里授粉,广袤的盐碱地找不到一棵可以乘凉的小树,戴着草帽在地里一蹲就是半天,浑身上下都是湿漉漉的;秋天种子丰收了,要趁着早上有露水的时候收割,这样的苜蓿荚果不容易爆裂,能有效减少种子的损失率,常常是收完种子,裤腿鞋子全都已湿透……
2008年以来,由于肿瘤细胞在盛亦兵体内不断地出现,他几乎每年都要做一次大手术。
2012年春天,在一次回济南的路上,盛亦兵突然大吐不止,脸色发白,几近不省人事。当时一块出差的同事吓坏了,催促司机赶紧往医院赶,好在治疗及时,没有造成大碍。医生告知是手术次数太多,导致肠粘连引发的急性肠梗阻,要让他多休息才行,他已经经不起这样折腾了。
2014年7月,盛亦兵在南京接受第五次肿瘤手术的时候,他的肠道、腹壁等部分被切除。手术之后,盛亦兵的小肠仅剩下了1.6米长,这是维持一个人消化代谢功能的最小长度。在这次手术中,盛亦兵体内连接左肾的输尿管被肿瘤细胞堵塞了。医生不得不在他腰间挂上一个肾造瘘管引流袋,这是为了将他身体内产生的尿液和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今年年初,盛亦兵接受了第六次大手术。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盛亦兵依然不改乐观本性,跟前来探望的同事开玩笑说:“我挺过了八年抗战,已经赚了。现在教科书上抗日战争由8年改成了14年,看来我还得多活几年。”
即使躺在病床上,盛亦兵还在惦记着他的科研、他的草业创新团队,经常把同事去医院探视变成工作研讨、学术交流的机会。无论是在进手术室前,还是从手术室出来清醒以后,他见到创新团队的人就问,牧草试验进行得怎么样了,体系安排的工作做了没有。无论是对牧草还是其他学科的创新团队,盛亦兵都把自己在科研上的感悟和经验倾囊相授,从不保留。通过言传身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尤其为年轻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在同事们的眼中,盛亦兵是一位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做事认真细致的兄长。同事吴波记得,盛亦兵提醒科研团队的人员,苜蓿收获之后,放到田间还是贮存到仓库中,其中水分含量是有变化的,应及时测量,做好记录。在填写田间试验标签时,他要求必须用铅笔。这样,即使标签被雨水淋湿了,晒干之后也能辨认清楚。
在科研工作中,盛亦兵喜欢较真,容不得团队成员有半点儿马虎。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图省事儿,根据苜蓿种子包装袋标注的数据,直接计算出种子发芽势。盛亦兵知道后非常生气,板起面孔,严肃地告诫:“农业科研成果是做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这个年轻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做了一遍试验。
严格背后,更多的是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扶持。盛亦兵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帮助所内的年轻人申报课题。在他带领下,牧草团队逐渐壮大,现已形成8人核心研究团队,包括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2名,博士3名,硕士2 名。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草业创新团队先后培育牧草新品种6个,取得发明专利6项,制定地方标准2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
盛亦兵说:“外表毫不起眼的牧草,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这让它成为家畜饲养的首选。劳苦功高,却默默无闻,我就喜欢牧草的这种性格。”坚强不屈,勇敢无畏,盛亦兵就像一棵打不垮、摧不残的劲草,骄傲地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