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础

2017-06-11 18:13张琴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建立关系师生

张琴珍

摘 要:和谐的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张扬的沃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是我们一直深思的问题!创建和谐的班集体我觉得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抓起!

关键词:师生 关系 建立

师生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界讨论最多最热闹的话题之一,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缘于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对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师生关系本身的复杂性,使我们在师生关系问题是上始终处于寻觅良方的阶段。

一、如何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他们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而是一个体现了教育特殊性的人际、教学、管理等特征的关系。

1. 民主地处理问题,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而武断的做法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但在学生心里永远与你隔着一层。[1]

記得那是二年级期中过后,一个女同学在几个女同学的陪同下哭着来办公室找我,看到这个情况,我的第一反应是摔去了吗?一问却不是,而是她吃早饭剩下来的钱不见了。见到这个情况,我让陪伴的同学先出去,我得仔细问个明白。平时,我也一直在强调,身上不要带零花钱,掉了会心疼,以为他们听话,结果还是有学生带来了。对于这件事情,我难免也对女同学多说了几句,让她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得想出解决的办法,在和她谈话期间,我也在想到底哪几个人比较可疑。一番思考之后,我决定了几个人选,于是去教室把这个几人逐个叫来询问一下。当我问到最后一个同学的时候,那个同学承认了,这让我意外,他在我面前居然没有编理由来推脱,而是坦然的承认了,让我也欣喜,说明他还有进步的空间,改过的机会。首先我表扬了他,勇敢承认自己的错,值得表扬;但是对于那钱这件事情,他自己感到了愧疚,我也和他讲了道理,举了几个例子给他听,他都接受了,还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犯这个错误。看着他能明天我感到很欣慰。最后我把钱还给女同学的时候,反复叮嘱她,以后不要再带来了。[2]

2. 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

二、师生之间能否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人格上并无差异外,在其他方面教师和学生都难以实现真正的平等:知识方面不平等;思维成熟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平等;在教育教学的责任中不平等。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总体上是不平等的。尽管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完全不平等的。尽管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但人格平等是一个普通型的抽象概念,不能反映师生关系的教育性特点,所以不能因为师生在人格上平等了,就得出整个师生关系是平等的结论。

三、教学有谁做主,学生,还是教师

我们现在普遍谈论的所谓民主的师生关系,不过是指教师对学生不同意见的倾听,其实课堂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教师手上。把这种关系说成民主关系,既反映出一些人对当前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师生关系的渴望,又说明人们对该问题尚缺乏研究。当然,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民主关系加上教师主导,变为教师主导下的民主师生关系。这种说法貌似合情合理,可事实上却自相矛盾:即为民主,又哪里来的教师主导?既然要强调教师主导权,又如何让学生做主?

实际上,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应该具备必要的主导地位。在知识的占有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较少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较少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便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教师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会使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密、 友好的感情双向交流,这正是教育获得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伍新军,张军,《教师职业能力测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钟祖荣,刘维良,《教育理论》,[M],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建立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